蘭州的臥橋文化

臥橋,又名握橋,是典型的伸臂木樑橋。蘭州最早的臥橋始建於唐代,這種拱形橋,古代,在中國大地上建的很多,例如,著名的有甘肅省渭源縣的臥橋,廣西壯族自治區富川縣朝東鎮秀水河上的臥橋(又名登瀛橋)等。甘肅省渭源縣的臥橋,又名灞陵橋,位於甘肅省渭源縣城南門外的清源河上。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既濟行人,復通車馬”,後被洪水沖毀。1919年仿蘭州臥橋改建,被稱為"渭水長虹"。橋身南北向全長40米,高15.4米,寬4.8米,曲跨29.5米。整個橋分為13間,46柱,橋面和橋底均以每排10根粗壯圓木,並列為11組,從兩岸橋墩底部逐次遞級,凌空而上,形成半圓狀橋體。橋面有臺階通道三條,並配有欄干扶手。橋頂為飛簷挑閣式的廊房屋面造型,全為木結構,精巧壯觀,已成渭水一大景觀。於右仁先生曾題寫了"大道之行"的匾額。廣西壯族自治區富川縣朝東鎮秀水河上的臥橋,又名登瀛橋,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富川縣朝東鎮秀峰下,當地人稱“臥橋”。它始建於明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橫跨秀水河上,為石礅木板結構。舊《富川縣誌》說它“壯麗為縣首稱”,它是富川古代的第一座風雨橋。傳說為秀水村進士倡議籌資而建。“登瀛”二字取是登上瀛洲,瀛洲傳說大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皆仙人居住之地。登是到達神仙居住的地方之意。可惜此橋於1983年毀,空留幾個石礅悽立在河中。

臥橋,在中國橋樑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國橋樑專家茅以升在他的《中國古橋技術史》中對蘭州臥橋給以很高的評價,說蘭州臥橋是中國“伸臂木樑橋的一個代表”。蘭州的臥橋,傳承演繹了蘭州橋樑輝煌的文化,記載著蘭州歷史上古人的聰明才智,也反映了蘭州歷史上多民族文化的交融發展。

一、 蘭州臥橋

據史料記載,蘭州雷壇河臥橋,位於蘭州城西阿幹河下游的雷壇河上,即今蘭州市工人文化宮東側雷壇河橋處,始建於唐代,相傳是仿“河厲”之制而建的。“河厲”是吐谷渾所建造的一種橋型。唐朝建的臥橋後毀於水患。後來的臥橋,始建於明永樂間(1403~1424),清代兩次重建,曾是溝通城關地區與七里河地區的主要津樑。因為是木結構橋,所以只能行人,不能行車。該橋淨跨度22.5米,全長27米,橋高4.85米,寬4.6米。橋廊坡度20度。臥橋採用巨木由兩岸向河心錯落前伸,層層遞出,節節相銜,呈穹隆之弓形。橋面上有拱廊,可避風雨;兩側楹欄整齊。橋兩端各有翼亭,恰似兩拳緊握,故又名握橋。臥橋在蘭州曾享有盛名,為昔日“蘭州八景”之一。1952年,為了修通七里河、西固的西郊林蔭大道,決定將解放門以西的路段加寬而拆拆除。

二、 興隆山臥橋

兰州的卧桥文化

位於榆中縣興隆山峽谷。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知縣唐鳴鐘創建,故稱“唐公橋”。後屢毀屢修。嘉慶八年(1803)知縣李醇和建為木結構拱橋,名“迎善橋”。光緒二十六(1900)年重建,稱“雲龍橋”。橋全長23.6米,跨度9米,橋面寬3米,為13踏步斜坡式。橋上建廊9間,橋頭各建南、北橋亭一座,為歇山頂四角飛簷結構,東、西兩側帶耳房,頂部均布疏璃瓦。美觀大方,是目前蘭州境內保存最好的古臥橋,對研究建橋史和建橋技術有重要的價值。

三、 蘭州水車博覽園臥橋

兰州的卧桥文化

位於城關區水車博覽園與蘭州音樂廳之間的南河道上,是仿照原雷壇河臥橋建造的,2005年8月隨著博覽園的建成對外開放。該橋雕樑畫棟,大氣恢弘,基本上反映了蘭州雷壇河臥橋的風貌雄姿。

四、 金城關臥橋

兰州的卧桥文化

位於黃河北面、白塔山公園西面的金城關蘭州非物質文化博覽館西側的馬家石溝上,2010年10月建成。金城關臥橋不僅具備通行功能,而且猶如一道彩虹,將金城關山谷兩邊的建築連為一體,成為金城關一道亮麗的風景。人們可以登山而上,從臥橋上游覽、觀看黃河及黃河南岸風景。

五、 五泉山公園臥橋

兰州的卧桥文化

修建成於2014年底,坐落在五泉山公園西龍口,橫跨深谷,高度接近40米,成為五泉山公園古建築群的又一新景觀。

六、 永登紅城鎮鳳凰山臥橋

兰州的卧桥文化

該橋建於20世紀初,是永登縣紅城鎮著名木匠楊登巍仿蘭州雷壇河臥橋而精心設計、施工的精品之作。此橋淨跨度27米,呈拱形,上覆雨廊,加上兩頭門樓,共11間,總長33米。整個建築造型別致,輪廊優美流暢。在藍天、白雲、綠樹的映襯下,顯得雄偉壯觀,氣勢恢宏,給人一種“橫空出世”的感覺,後遭到毀壞。2011年初重建,2012年10月建成。基本承襲了原橋風格,臥橋為一跨橋樑,共十一間,長約35米,寬3米,總投資達13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