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公主丈夫、兒子被斬首後,侄兒康熙愧疚地說:是朕對不起姑母

《鹿鼎記》中,有一個調皮任性的建寧公主,她是康熙皇帝的妹妹,深受皇兄康熙的寵愛,後被嫁給了吳三桂之子吳應熊。這裡筆者要更正一個錯誤,建寧公主並非是康熙的妹妹,而是皇太極的第十四女和碩公主,論輩分是康熙的姑姑。

建寧公主丈夫、兒子被斬首後,侄兒康熙愧疚地說:是朕對不起姑母

順治十四年(1657年),十四皇女進封為和碩長公主,順治十六年封建寧長公主,後又改為恪純長公主。她也是清代唯一一位下嫁漢人的公主。因為她的婚姻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也註定了她的生活難以風平浪靜,最後以夫死子喪、獨守空幃的悲慘結局終了一生。

順治十年八月,孝莊太后主婚將建寧公主下嫁給吳應熊。雖說建寧公主是庶出,可是自小她就要強,眼看著自己的姐姐們都嫁給了蒙古王公,而她卻嫁給漢人,以自己的金玉之身如何去匹配吳應熊呢?然而孝莊太后的懿旨她是不能違抗的。

事實上,十二歲就嫁給吳應熊的建寧公主或許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被捲入了政治漩渦,以後的命運已經和擁有重兵、坐鎮雲南、野心勃勃的吳三桂緊緊地拴在了一起。隨著時光的推移,建寧公主與吳應熊已生活多年,並生下一子,取名吳世霖。自兒子出生後,夫妻二人的日漸和睦,開始過著夫唱婦隨的生活。

建寧公主丈夫、兒子被斬首後,侄兒康熙愧疚地說:是朕對不起姑母

順治十八年正月,二十四歲的順治帝駕崩,玄燁繼位是為康熙皇帝。康熙帝在年少時就表現出了非凡的才智。康熙八年,智除鰲拜集團後,他開始著手削弱諸王旗主的勢力,加強皇權。同時,他也意識到三藩威脅著國家統一。

康熙十二年三月,康熙帝下達了撤藩令,吳三桂與當年十一月發動叛亂。叛亂消息傳到京城後,立刻有大臣建議康熙帝果斷採取措施,命將出徵,還要將吳應熊梟首示眾,以打擊吳三桂的氣焰。

康熙帝起初很猶豫,因建寧公主是他姑母,吳應熊便是姑父,如斬吳應熊,就要將吳家斬草除根以絕後患,建寧公主的兒子吳世霖也不能留世,這喪夫喪子的痛苦必加於姑母,康熙帝實在不忍傷害姑母。康熙一直很敬重姑母,覺得公主下嫁漢人,就如同昭君出塞和親、閼氏寧胡一樣壯烈。

建寧公主丈夫、兒子被斬首後,侄兒康熙愧疚地說:是朕對不起姑母

可是,吳三桂反叛於國於民皆不利,而且康熙帝也知道吳應熊雖為皇家額駙,卻心背朝廷,暗地與吳三桂傳遞消息。於是,康熙帝不得不大義滅親。此時,建寧公主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下嫁吳應熊會埋下禍根,三藩叛亂會給自己帶來喪夫喪子的巨大不幸。

實際上,建寧公主對於額駙吳應熊暗中聯絡吳三桂一事根本不知情,一直認為他也是受害者,當明珠帶著侍衛前來捉拿吳應熊父子的時候,建寧公主還矇在鼓裡。

建寧公主隨後進宮,康熙帝為了避免姑母在他眼前哭訴,避而不見。當建寧公主回到府上時,見到的是滿目狼藉。康熙十三年,康熙帝將吳應熊父子斬首。可憐建寧公主貴為皇帝姑母,卻無力討還丈夫、兒子的性命。這場政治聯姻使建寧公主成了無端的受害者,成了吳三桂與滿清較量的犧牲品。吳應熊、吳世霖被誅的這一年,建寧公主年僅三十三歲。

建寧公主丈夫、兒子被斬首後,侄兒康熙愧疚地說:是朕對不起姑母

自從吳應熊父子被梟首以後,只有建寧公主獨居額駙府。本來出入的人就很少,現在顯得更加冷清。建寧公主不願再見任何人,就連元旦、冬至、萬壽這三大慶典她也稱病不去,只是偶爾去拜見孝莊太后。

喪夫喪子的痛苦讓她蒼老了許多,心也老了許多,再也不想與別人爭什麼。每年的節日裡,面對冷冷清清的府邸庭院,她的心便如針扎一般疼痛。建寧公主怨恨吳三桂,是他株連了丈夫兒子,她又怨恨康熙帝,是他太不顧及情面,殺了自己的兒子。

建寧公主公主一直不相信吳應熊參與叛亂,直到康熙二十年平定了三藩,從吳三桂五華山居處搜出了大量的吳應熊書信,建寧公主這才認清了丈夫的真正身份,建寧公主羞憤交加,終於病倒。康熙得知姑母生病後,親自來到額駙府探望姑母,並下詔:“公主為叛寇所累。”自從後,康熙帝經常到府中安慰姑母,建寧公主也開始頻繁入宮,姑侄二人感情重新和好。

建寧公主丈夫、兒子被斬首後,侄兒康熙愧疚地說:是朕對不起姑母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十二月,當建寧公主剛過完六十歲壽辰時,這位飽受政治婚姻之苦,獨守空房三十年的公主終於度完了餘生。康熙帝聞訊後極為悲痛,對身邊大臣說:“朕對不起姑母,若非叛逆之禍,姑母當享天倫之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