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年空巢家庭夫妻特徵

子女就是維繫家庭幸福、夫妻關係和睦的黏合劑,因此,當子女離開家後,會給每個家庭整體以及不同的性別成員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城市中年空巢家庭夫妻特徵

1、情感交流

在中國現代社會里,“空巢家庭”佔了不小的比例,而在空巢家庭中,患有“空巢綜合症”的父母也不在少數。“空巢綜合症”最顯著也最大眾化的地方顯現在:子女離家去外地學習或工作後,長時間不回到他們的起源家庭,父母因為缺乏子女對他們的親情慰藉,而在心裡產生了一種孤獨感,甚至是煩惱和焦慮。在中國,空巢綜合症的產生與中國的整體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首先,中國是個奉行儒家思想的社會,在這個社會里家庭關係通常是親子關係,也就是“子女至上”的思想理念。而在子女外出上學或工作後,這種長期以“一切圍著孩子轉”的家庭,必然出現種種不適應,而這種種不適應,也更多的落在了以“相夫教子”為宗旨的母親身上。其次,從中國的現行政策看,計劃生育政策依然是目前以及未來的執行方向,在這種大環境下,獨生子女家庭比例將會持續走高,而當獨生子女離開家庭後,父母怎麼處理子女不在時的心態,將會成為一個社會話題。反觀多子女家庭,這樣的家庭可以從多個子女身上來獲得親情和精神上的慰藉。從這兩種不同的家庭結構來看,多子女家庭會有緩衝期來適應單獨面對空巢家庭的生活;而獨生子女家庭必須直接面對子女不在的生活,與多子女家庭相比,少了緩衝期,其間的心理落差也是巨大的。

城市中年空巢家庭夫妻特徵

綜上所述“空巢綜合症”是由於子女的長期外出離家,父母缺乏子女對其愛的慰藉和父母對子女的思念形成的。但是這種由於感情空洞而引起的“空巢綜合症”並不是“無藥可醫”的,相反恰恰是可以克服的。首先,從剛進入“空巢家庭”的男女主人年齡階段看,他們仍然處於比較年輕的階段,有很多人處於工作期,甚至是事業發展的巔峰期。這種狀態就決定了他們不得不多與外界打交道,交流感情。這種生活狀態限定了父母思念子女的時間,同時這種交際狀態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家庭子女不在家,而給父母帶來的孤獨感。其次,在中國現代社會中,中國傳統的家庭觀念也相應的發生了變化,由家庭軸心為“親子關係”的模式慢慢向“夫妻關係”的模式轉變。母親會不會為“空巢”而沮喪,跟母親是怎麼看待家庭關係,將自己處於一個什麼樣的角色,有著很密切的聯繫。當家庭關係是“夫妻關係”時,更注重二人世界時,子女的離開,反而使得原本沉重的家庭負擔得以減輕,從而使夫妻關係得以進一步的加深和提高,最後鞏固了家庭的幸福。再者,獨生子女離開父母的既定事實並不足以將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沖淡。由於獨身子女多數是外出學習、打工,其本身就與父母聯繫緊密,再加上交通運輸、通訊技術的發展,使得父母與子女可以通過不同的手段,進行情感上的交流。

在這個階段,雖然子女離家是個不爭的事實,但只能定義為是地點區域的分離,子女與父母的情感雙向交流依然存在。

2、經濟供給

大部分被調查者的家庭,都是由於子女異地求學而導致的空巢,因此中年空巢家庭與其獨生子女之間的經濟關係聯繫緊密,基本上都是父母給予其孩子經濟支持。

城市中年空巢家庭夫妻特徵

由此可見,這些獨生子女們絕大多數都在異地求學,他們沒有獨立的收入來源,完成學業及其生活費用仍然需要依靠父母,而處於中年空巢期的家庭都有著一定的財富累積,財富是由父母流向子女。這部分獨生子女對空巢父母們的經濟供給幾乎是不存在的。另外還有一部分異地工作的獨生子女們,儘管可以做到經濟上的勉強獨立,但由於事業剛起步,且沒有累積的個人財富,因此,他們對空巢父母們的經濟供給也是很有限的。

並且,經過調查數據顯示,有42 個家庭(佔被調查家庭總數的86%)在孩子上學期間就購置好了新住房,以備孩子結婚之需。

3、生活照料

處於中年空巢家庭的父母們正處於壯年時期,其子女也正值青春年少,雙方的身體狀況都較好,雖然不生活在一起,但都能自己打理好自己的生活,因而在此階段,基本不需要生活上的相互照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