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空巢”別讓心也空了

中年“空巢”別讓心也空了

提及“空巢”現象,人們首先想到的也許是老邁父母期盼的眼神和蒼老的雙手,耳畔迴響起“常回家看看”和“時間都去哪兒了”。然而,隨著時代變遷,獨生子女、留學熱等因素讓越來越多的中年父母提前進入“空巢期”。“空巢中年”們白天忙著上班打拼,晚上回家面對突然冷清的房間,心裡是歡喜還是落寞?“二次斷奶”帶來的陣痛到底是戳在了誰的心尖上?

從“空巢”到“離巢”

突然的失衡導致婚變

47歲的馮玉芝在和丈夫辦理了離婚手續後,離開家鄉來到哈爾濱,選擇成為一名24小時育嬰師。

“其實我有退休工資還有醫保,生活沒什麼問題。但是,我得有個地方住,沒有家了。”“我倆早就過不下去了,以前為了閨女一直湊合著,現在孩子快工作了,我也沒什麼牽掛了。”這兩口子的衝突在孩子離家上大學後爆發過幾次,但為了女兒,馮玉芝選擇了隱忍。

女兒大學畢業後找到了工作,生活有了基本保障,於是馮玉芝提出離婚。經歷了一番“鬥智鬥勇”,馮玉芝終於如願以償離開了丈夫。為了讓女兒未來的生活有依靠,馮玉芝選擇淨身出戶,所有財產和房產留給婆家。

“我不懂什麼空巢不空巢的,離婚之後剛開始挺自在的,就是想我閨女。剛乾這行的時候也不習慣,別人指使我幹這兒幹那兒的,挺不是滋味的。”提到未來,馮玉芝表示那都是未知數。“我都快50歲了,姐妹們想給我介紹對象,我不想找。你說我家男的能不能改好呢?他說能改。”

馮玉芝的經歷並不是個案,許多感情不和的夫妻本就是為了孩子才“湊合過”,孩子離家後,離婚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提前的空巢讓夫妻二人的生活重心突然發生變化,以往放在子女身上的精力被轉移到配偶身上,再加上處在還能“折騰”的年紀,突然的失衡導致許多中年“空巢”家庭發生婚變。

“我家這劇情,

電視劇都不敢演”

小賀的父母在小賀考上大學後爆發了最激烈的一次爭吵,起因依然是丈夫的“不務正業”。小賀的姐姐在外地上班,小賀在本地上學,由於父母頻繁爭吵,小賀選擇一個月回一次家。“原來我在家時,他倆要吵架還避諱點,裝作很和諧的樣子。我上大學之後,我爸連裝都不裝了,他賭博欠債,我媽還老‘查崗’,我爸嫌煩他倆就吵。吵來吵去,誰都吵不贏誰。我和我姐都覺得他倆還不如離了痛快。”

父母真的離婚了,這倒不怎麼讓小賀意外,讓她意外的是,父母離婚的消息是由身在外地的姐姐“轉達”的,而姐姐也是意外得知。父母二人的婚姻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一家人就這樣不聲不響散了。

“離婚還跟自己孩子保密,這樣的爹媽你見過嗎?不過,更沒想到的是他倆又偷著復婚了,我先發現的。”小賀臉上沒什麼表情,說起父母離婚又復婚的原因,小賀覺得跟她們姐倆有點關係。“他倆要面子,可能離了之後才發現外人更不順眼,所以又回來了。”

大丫放飛“二丫”準備

“愛心”轉投給別人

不同於那些“累覺不愛”的父母,另一群“空巢中年”在子女離巢後並沒有把注意力轉移到配偶身上,而是把“愛心”轉投給別人。

於女士的女兒在外地完成了上大學、上班、結婚生子等一系列人生大事,這讓於女士夫妻二人的空巢期提前了10多年。夫妻倆一開始很不習慣突如其來的二人世界,拌了幾次嘴。很快,熱愛烹飪的於女士開始邀請親朋好友們來家裡聚會。

最後,他們讓懷孕的侄女住進女兒空出來的房間,夫妻二人照顧侄女的飲食起居。“我和她爸都喜歡做菜,要是別人吃得高興,我們自己不吃都行。我侄女懷孕以後胃口不好,她爸媽都挺上火的。有一次,她在我家吃飯發現挺合胃口,我就讓她每天下班上我家吃飯,後來她行動不方便了就直接住過來。”

於女士並不認為侄女住過來給她添了麻煩,反而覺得家裡又多了一個“常住人口”,讓稍顯冷清的房間多了些人氣兒。“她就是我家的‘二丫’,一開始在家裡還覺得不好意思,要給我生活費,我哪能要呢。反正我天天也沒啥事,給她伺候明白了,生個小福娃全家人都高興。”閒不下來的於女士想好了,“二丫”生了之後,她就飛去女兒那邊照顧外孫,至於家裡留守的那位:“老頭就留在家掙錢。孤獨?不孤獨,天天晚上跟外孫子視頻,沒工夫孤獨。”

給他翅膀就是讓他飛

不用再圍著孩子轉

對於很多留學生父母來講,除了“空巢”帶來的空虛外,他們每天還要被擔心兒女獨自在外的憂慮所困擾。“我兒子在家連衣服都不會洗,自己在國外能行嗎?”“要是出了什麼意外,我們趕過去都來不及。”崔女士的兒子在韓國留學,剛開始的一年她每天都很焦慮,下班後回家總要和丈夫唸叨,睡前還要跟兒子視頻才能放心。

察覺到妻子的心理狀態逐漸“跑偏”,崔女士的丈夫勸她出去走一走,轉移一下注意力。崔女士痛快地答應了,轉身訂了去韓國的行程。這趟“治癒之旅”讓崔女士感覺到兒子的變化:“他自己租了一個很小的公寓,收拾得還算乾淨。就是不會做飯,天天在外面吃,都瘦了。”崔女士的擔憂放下大半。隨著時間推移,兒子在國外的生活步入正軌,崔女士的焦慮情緒逐漸緩解。“兒子出國之後變化很大,每次我和他爸去看他都能感覺到他的成長。”崔女士的兒子為了給父母減輕壓力,課餘時間在超市打工,崔女士夫妻雖然嘴上說兒子不需要那麼辛苦,心裡卻充滿了驕傲。

不用再圍著孩子轉之後,崔女士的業餘時間多了起來,她參加了舞蹈班,結交了很多新朋友。“班裡有不少都是我這種情況,孩子不在家無所事事。我們互相開導,別讓孩子操心。”

“二十年前給她斷奶,

二十年後輪到我了”

人到中年要面臨的另一個有趣又無奈的現象就是與子女地位的倒置。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思想和身體都出現了“倒退”,這時候漸漸變成了“老小孩”,而他們眼中的孩子已能夠獨當一面。

“我女兒大學畢業後去武漢工作,現在下班回家我都懶得做飯。”鄧娟的丈夫在外地打工,女兒離家後屋子一下空了起來。“20多年來,我已經習慣了小丫頭在我身邊,依賴著我,她這一走我都不知道該幹啥了。”用女兒的話說,鄧女士有些“社交恐懼”,不善於和人交往,每天下班後,她都獨自在家,做做家務,用手機看電視劇。“我媽都看出近視眼來了,我真怕她自閉。”鄧娟的女兒說。

“有一天我忽然意識到,這不就跟當年給她斷奶一樣嗎?好像忽然之間她就不怎麼需要我了。小時候斷奶,她哭我也哭。現在人家長大了,不哭了。”“社恐”的鄧娟休息時不怎麼出門,於是女兒從朋友那要來一隻小貓。“我媽是個挺有愛心的人,有‘米條’陪她她就不那麼孤單了。”小貓“米條”的到來讓鄧娟的生活又充實起來。上班女強人、下班鏟屎官的生活,讓鄧娟找到女兒依賴她的感覺。

鏈接

如何“不空巢”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許為雁認為:“孩子成人之後,就應該是獨立的個體,這個過程是要有父母的許可,或者說默許,孩子才能真正獨立。一個獨立的人,才會是健康的,也才能有能力去經營他的人生。”在她看來,中年“空巢”其實是一個關於中年危機的話題,有些中年人一直將生活附著在工作、孩子等外界事物上,沒有活出自我,一旦這些外界事物發生改變,這類人就會變得無所適從。她建議要把孩子當做獨立個體來尊重,不要去過多幹預“離巢”子女的生活,“最好的愛,就是各自經營好自己的生活。”

對於即將成為“空巢”中年的群體,她建議他們調整好生活重心,回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和人際交往中,安排好業餘時間,夫妻間要做好溝通,可以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要給對方留有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