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搶驢影子的人——新解《伊索寓言》之五

爭搶驢影子的人

——新解《伊索寓言》之五

爭搶驢影子的人——新解《伊索寓言》之五

一個人租了頭驢子要出門去旅行。路上的天氣十分熱,曬得人頭昏眼花,休息的時候,旅行者就躲在驢的影子裡,總算得到了一點蔭涼,涼快了一點兒。驢的主人看到了,也跑過來遮陰。可是驢的影子只夠一個人遮的,兩個人擠來擠去,都認為自己才有權利享受蔭涼。 旅行者說:“我付錢租了這頭驢,它的一切現在都應該歸我,包括影子!” 主人說:“我只租給你驢,沒把影子租給你啊!”兩個人越爭越厲害,後來竟打了起來,趁著他們打架的時候,驢悄悄地跑掉了。現在,兩個人都遮不著蔭了。

爭搶驢影子的人——新解《伊索寓言》之五

近讀《伊索寓言》,發現其中有很多不符合邏輯的故事,比如《驢子和影子》的故事中,就很不切合實際。一是能養得起驢子來出租的人,會親自去給別人趕驢,還別人騎驢,自己走路的,二是養驢的人還與租驢的人發生爭吵,為了一點點驢蔭;三是驢子跑了,是驢有智慧還是驢熱得實在是受不了?在這些沒有搞明白之前,談寓言給我們的啟示,往往會有錯誤的體會。

如今,再讀寓言,面對寓言中不符合常規的細節,要麼裝作沒看到,要麼是沒有讀懂其中蘊含的深意。俗話說的好,存在即合理。《驢子與影子》的寓言流傳了很久,沒有人來挑毛

病,可見有一定道理的。

爭搶驢影子的人——新解《伊索寓言》之五

現實是複雜的、多變的,有時清澈,有時混濁,有時看到本來面目,有時什麼也看不清楚,甚至有人隱瞞事實,混淆視聽,顛倒黑白,魚籠聽眾。相比現實,寓言就簡單明瞭。“驢子與影子”中,旅行者、驢主人,這兩個的表現蠢的真不如一頭驢。其一,他倆沒有愛心,這麼熱的天,沒有想到如何去為驢找一片樹蔭涼,反倒為獲取驢的影子而大打出手;其二,沒有格局。內心充滿著私慾,以為錢可以解決一切,沒有大局意識;三是驢的智慧就是一走了之,這是在《伊索寓言中》很少有的故事,說明伊索設計這個結果,好像有點深意,驢的走的未必是對,但是也未必是錯誤,兩個人堅持的未必就不是真理,這些存於現實,如果驢走的前提觀念發生了錯誤,完美的邏輯過程,也只能得出錯誤的結論。

有人告訴你,你需要洗臉,你會給他錢嗎?你肯定不會給他錢。無論他說得多麼正確,你也不可能給她錢,因為人需要洗臉是一種常識。當人人認識到真理,人人都掌握了真理,真理就等同於常識,也就是油鹽醬醋茶。只有當人們剛剛認識並接受真理的時期,真理才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正確意義。反之亦然。

真理,不會因為人們的否定而消失,只是以一種不符合人們觀念的邏輯推理的形式存在。不符合邏輯的東西可能是未來的精華,可能是未來人們發現的真理。

爭搶驢影子的人——新解《伊索寓言》之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