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清朝,只要不會掉腦袋的創新,都值得做!

在大清朝,只要不會掉腦袋的創新,都值得做!大家都在說清朝的那些事,不過都是以皇帝為主,皇帝家的故事,感情也好趣聞也好,很多都被大家稱道,畢竟聽聽這些有趣的事還是挺好玩的。

在大清朝,只要不會掉腦袋的創新,都值得做!

不過其實在清朝,中國的很多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傳播,很多好的文化也在那個時候發展到了最好的時候。說的是什麼呢,就是戲曲。在古代唱戲的人都有自己的班子,班子不僅是光有班主啊,得有臺柱子不是。這臺柱子還得是真的人才,這樣才能唱紅。

在大清朝,只要不會掉腦袋的創新,都值得做!

不過這些想當然的事,在古代可不是那麼容易。畢竟在古代可不像是現在一樣覺得戲曲有多高尚,多可貴。對古代人來說戲子是最下賤的,沒人看得起。所以能堅持做這件事的都得經歷很多,且不說賺不賺錢,堅持下去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我覺得還是該被敬佩的,畢竟在那個特定的環境之下能做到這些是很難能可貴的。畢竟都是自身的本事,不是什麼拿不出手的。

在大清朝,只要不會掉腦袋的創新,都值得做!

把戲曲弄到那麼高的位置的人是李漁,他可不是什麼唱戲的人,唱戲的還得是女孩,聲音多好聽。不過會唱歌的人多了去了,唱什麼?瞎唱誰聽啊,是歌曲就得詞句,不能幹哼哼曲子。可是一般的曲子都被唱過了,能有什麼意思?

在大清朝,只要不會掉腦袋的創新,都值得做!

為什麼李漁的班子能火起來,這原因就多了。首先就得說說唱歌的人,是姓王和姓喬的兩位姑娘,她們的聲音把崑曲弄得比平時好聽了好幾倍。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歌曲好聽。那麼這些歌曲究竟是誰創作出來的呢?就是李漁。他的歌曲好聽在哪呢,怎麼那麼多人喜歡?

在大清朝,只要不會掉腦袋的創新,都值得做!

每個人都喜歡與眾不同的東西,李漁寫的東西就是和其他人的創作不一樣。敢於打破常規的東西都是創新,創新的東西要是有人喜歡就能流行。不過要是大家都不喜歡就會從此沒落。這也是定數,就算是現在很多創新也沒能流行起來。不過創新就是被需要的,沒有李漁的話崑曲就不會發展的那麼快。不過任何的創新創作都得有能把它靈魂展現出來的人,所以說沒有李漁不行,沒有兩個聲音好聽的女子去唱的話崑曲也不能讓那麼多人知道。

在大清朝,只要不會掉腦袋的創新,都值得做!

隨著兩位女子的去世,這個李漁的戲班也就結束了。其實我覺得敢於創新的就是英雄,英雄的特點就是敢做。現在也是敢做第一人的通常都很厲害。在現代也好第一人是很厲害的,其實失敗也就失敗了,也不會掉腦袋,死不了的事都不是大事。既然沒什麼特別大的損失那為什麼不做呢?我最敬佩的就是敢於在古代那個陳腐的條件下去做別人不敢做的事那一類人,因為那個特定的,大家都不敢瞎去做什麼的年代,敢去做的人需要更多的勇氣,和出人意料的決心。能具備這些的人其實就是想不成功都難得。現在的很多特色還是應該好好得到傳承的,不然不是對不起古代人費那麼大勁的努力了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