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遼大戰,假如亞當斯那記三分不中,裁判會怎樣判罰?

疆遼大戰,假如亞當斯那記三分不中,裁判會怎樣判罰?

11月1日的疆遼大戰可謂戲劇性十足,兩隊攜手為我們奉獻了一場無與倫比的比賽過程。遼寧隊在開局防守嚴謹,手感火熱,迅速確立兩位數的領先優勢;而新疆隊這邊在開局手感不佳的情況下迅速調整,並在最後時刻險些扳平甚至反超。

然而最後時刻裁判的判罰再次成為了焦點,也許你已經習慣,也許你還是覺得判罰不公,也許你會跑來和我說,這就是你從不看CBA的原因。但是你不能否認的是,這是一場精彩的比賽,可以稱得上是目前CBA頂級球隊之間的巔峰對決。

最後10.6秒,趙繼偉命中三分,遼寧隊領先四分,新疆隊外援亞當斯持球進攻過掉趙繼偉,趙繼偉於是選擇犯規阻止這次進攻,然而隨著哨聲響起,亞當斯手中的皮球也飛向籃筐命中!!!

裁判示意三分有效,加罰一次。而趙繼偉則認為投籃發生在哨響之後,而且自己的這次犯規意圖很明顯就是要阻止進攻,給新疆隊罰球機會,這樣剩下的時間將由遼寧隊支配,這是一個成熟的後衛都會進行的正確選擇。

在現場觀眾山呼海嘯般的3+1呼喚聲中,比賽再度進入了漫長的錄像回放過程中。(值得欣喜的地方還是有的,在整個錄像回放過程中,我們沒有看到任何一個主隊或者客隊官員或者教練員圍著裁判和回放手舞足蹈)最終,裁判判罰趙繼偉違體犯規,進球無效。新疆隊獲得兩次罰球,同時獲得球權並爭取到了扳平甚至反超的機會。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亞當斯那次投籃沒有命中,裁判將怎樣判罰。先不說FIBA 的規則,就以往觀看CBA的經驗,如果亞當斯的投籃沒有命中,裁判會果斷判罰普通犯規(也就是默認犯規戰術的成功執行)。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亞當斯罰球,然後遼寧隊球權,新疆隊犯規戰術,最後時刻也就沒有那麼複雜了,也就意味著趙繼偉那記三分就基本殺死了比賽。很正常的比賽流程,比賽本身依舊精彩。

可是世上哪有那麼多如果,現實世界裡我們只用事實說話。最後時刻那次判罰,究竟該怎麼判呢。我查閱了FIBA今年10月在官網上發的規則手冊,全英文版,真的很頭大,直接影響了這篇文章的產出速度。

關於違體犯規的規則解釋:

疆遼大戰,假如亞當斯那記三分不中,裁判會怎樣判罰?

裁判應該是根據紅框中的內容判定趙繼偉違體犯規:防守球員為了阻止進攻球員的轉換進攻採取的不必要的身體接觸。

也許你覺得判罰違體犯規太重了的原因是你印象中的違體犯規動作遠比拉一下對手的手臂大的多,這就看你對規則定義的理解了,你覺得拉一下對手手臂在防守中是必要的動作嗎?如果不是,那這就是一次違體犯規。

疆遼大戰,假如亞當斯那記三分不中,裁判會怎樣判罰?

技術犯規規則解釋

疆遼大戰,假如亞當斯那記三分不中,裁判會怎樣判罰?

違體犯規罰球規則

違體犯規是可以確定的了,再來看球進是否有效,如果是技術犯規,在犯規和比賽吹停之間發生的一切都應該是有效的。而違體犯規:如果是在投籃動作進行中,球進則有效,罰一球,球不進,則罰兩球;如果犯規發生在哨響之前,則投籃無效,罰球兩次。以目前有的比賽回放我們很難看出裁判哨響是在投籃之前還是之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裁判肯定是依據趙繼偉的拉人動作給出的犯規判罰。從慢動作回放中可以看出,在趙繼偉拉人之後,亞當斯還有一個向前墊步的動作,可以以此判定投籃發生在犯規哨響之後。

疆遼大戰,假如亞當斯那記三分不中,裁判會怎樣判罰?

由此可見,裁判此次的最終判罰其實是準確的。

那麼問題又來了,裁判是否可以通過錄像回放判定犯規的性質呢?裁判又是否可以通過錄像回放對判罰進行修改呢?我目前尚未找到可靠的文字說明,還需要慢慢考證。

總之,我認為如果亞當斯這記超級三分沒有打中,比賽可能就這樣結束了,裁判也許不會吹罰犯規,也許就是吹罰一次普通犯規。可是如果嚴格按照規則來說的話,亞當斯的這一球其實就應該不算進,那裁判如果當時判罰再果斷一些,直接判罰違體犯規,也不會有這麼多口水仗可打,球場動態瞬息萬變,裁判也是人,是人肉眼凡胎都會犯錯,就是這樣吧。

最後的最後,還是要為亞當斯的拼搏精神鼓掌,如果他沒有投出這一球,比賽早就結束了。

更要為兩隊其他球員鼓掌,他們展現出來的是目前中國頂尖籃球俱樂部的競技狀態,讓人欣慰。同時也要為兩隊主教練鼓掌,賽後的採訪中,誰也沒有說這次判罰的事兒,郭士強教練表揚了球隊上半場出色的防守,批評了球隊下半場的鬆懈;李秋平指導批評了球隊的慢熱,讚揚了隊員們的頑強拼搏。

幹大事者不拘小節。

賽季剛開始,賽季還很長。

公道自在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