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戶外工作能拿高溫津貼嗎?答案來了!

津城持續高溫,全國多地也都進入了炙烤模式。

中央氣象臺連續20天發佈高溫預警,局地可達40℃,放眼世界,各國都處在高溫炙烤之下,就連北極圈的氣溫一度升至30℃,國外局部地區氣溫突破52℃。

世界氣象組織副秘書長埃琳娜·蒙娜恩科娃稱2018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年份之一。

不在戶外工作能拿高溫津貼嗎?答案來了!

在這個“最熱”的天氣裡,小社想問,有一筆很重要的工資,您拿到手了嗎?

有的員工認為雖然工作時有空調,但上下班時是在高溫環境中,所以也應當享受高溫津貼;還有的員工因上夜班而被企業取消高溫津貼,理由是夜班不屬於高溫環境......

事實上,不少人對於高溫津貼的發放條件等問題依然模糊。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上夜班能拿高溫津貼嗎?

有媒體報道,一家在民營企業工作的員工因上夜班而被企業取消了其高溫津貼,理由是“夜班不屬於高溫環境。”是這樣嗎?

實際上,高溫津貼的發放不以白班或夜班為界限。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均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

因此,如果上夜班,工作場所的溫度並沒有降到33℃以下,勞動者就應該拿到高溫津貼。

坐辦公室能領高溫津貼嗎?

只要用人單位安排了高溫作業,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單位的勞動者都可依法享受高溫津貼。

如果你的辦公室溫度無法降低到33℃以下,還是可以享受高溫津貼的。

高溫津貼可以不發嗎?

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均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

值得注意的是,高溫津貼屬於勞動報酬(工資)的組成部分,支付高溫津貼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該發而不發屬違法行為;未足額髮放的,視為拖欠或剋扣工資。

正常工作時間工資及最低工資標準並不包含高溫津貼,因此,不得因發放高溫津貼而降低勞動者工資。

高溫津貼和防暑降溫費是一碼事嗎?

很多人易將防暑降溫費與高溫津貼混為一談,但嚴格意義上來說,防暑降溫費並不等同於高溫津貼。

因高溫停止作業,能扣工資嗎?

《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因高溫天氣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高溫津貼要扣個稅嗎?

高溫津貼屬於工資總額的組成部分,需要繳納個稅。


來跟小社一起,看一下各地的高溫補貼標準,對號入座~

不在戶外工作能拿高溫津貼嗎?答案來了!

最後,小社送上防暑小貼士,希望大家能夠舒舒服服的度過這個夏天!

一、及時補充水分,但應少喝飲料、果汁、可樂、雪碧、汽水等飲料中,含有較多的糖精和電解質,喝多了會對胃腸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慾。因此,夏季應多喝白開水或淡鹽(糖)開水。

二、口渴後不宜狂飲。勞動和運動大量出汗後,不宜大量飲用白水,應適當補充些淡鹽(糖)水,因為大量出汗後使人體內鹽分丟失過多,如不及時補充鹽分,則使體內水、鹽比例嚴重失調,導致代謝紊亂。

三、太陽短波輻射最強烈的時間是10時—15時左右,應儘量避開這段時間外出,非出去不可,應在皮膚上塗些防曬護膚品,夏季衣著以淺色為好。

四、空調室內外溫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調室內外溫差不超過5度為宜,既使天氣再熱,空調室內溫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五、不宜佩戴金屬首飾。金屬裝飾品中的某些金屬沾上汗水,佩戴時,所接觸到的皮膚可能會出現微紅或瘙癢等症狀,容易引發接觸性皮炎。

不在戶外工作能拿高溫津貼嗎?答案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