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开展整村整组搬迁与增减挂钩双试点

(记者 王文昭 通讯员 梁书勋)记者近日从陕西省国土资源厅获悉,为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建设收尾阶段出现的宅基地腾退复垦难、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推进慢等问题,该厅将在宝鸡市麟游县、安康市石泉县、渭南市白水县和澄城县开展整村整组搬迁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双试点,年底前基本完成整村整组搬迁3802户13451人,拆旧复垦并在省域内完成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2811亩,用于支持4县脱贫攻坚。

此次开展整村整组搬迁的试点范围主要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发展条件严重欠缺、贫困特征明显,以及人口流失严重且有搬迁意愿的农村地区村庄(组);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恶劣、生产耕作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多发,以及其他确需搬迁的地区村庄(组);通过实施各类搬迁和人口流动形成的空壳村、空心村(组);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内的村庄(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薄弱,配套成本高、建设难度大地区的村庄(组);“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完成情况较好,绝大部分群众有搬迁意愿的村庄(组)。

试点中,避灾生态搬迁指标向试点县所在市倾斜,且可在市域内调剂。同时,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使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等金融机构为整村整组搬迁提供资金支持。整村整组搬迁中涉及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应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管理,实行“先垦后用”模式,即“先拆旧复垦,后建新流转”。试点县应编制拆旧复垦安置方案,项目区验收核查、节余指标流转价格、建新区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收益使用管理、在线备案等,按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助推脱贫攻坚相关规定执行。

据悉,“十二五”以来,陕西通过避灾生态搬迁和易地扶贫搬迁,全省约335万群众彻底摆脱了恶劣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从根本上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目前,陕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建设进入收尾阶段。有关人士称,开展整村整组搬迁与增减挂钩双试点工作,有利于彻底改变群众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