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招生“潜规则”被曝光:SAT满分不如投个好胎

近日,哈佛继招生歧视亚裔之后,又一次占领了教育界的“广场”。据《纽约时报》报道,世世代代的美国考生都认为只要达到哈佛大学官网公开的录取要求:成绩优异,背景多元,拥有丰富的校外实践经历都有被录取的可能。

哈佛大学招生“潜规则”被曝光:SAT满分不如投个好胎

(图源:腾讯新闻)

但令这些野心勃勃的申请者失望的是,这些规则并非一视同仁

哈佛大学招生系统内部还为“另一群人”开辟了VIP绿色通道,即使没有优异的成绩,凭借家族“过硬”的关系,严谨的哈佛大学也会“网开一面”

哈佛大学招生“潜规则”被曝光:SAT满分不如投个好胎

美国大学入学申请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想要进名校除了申请者优异的在校成绩之外,还要参加SAT或者ACT考试

这两个考试也被称为“美国的高考”,考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数学,文法和阅读的测验,并且取得高分,以此作为申请名校的参考条件。

哈佛大学招生“潜规则”被曝光:SAT满分不如投个好胎

据哈佛大学招生办主任威廉 菲兹西蒙斯统计,2018年有约2.6万美国“土著”申请哈佛,其中SAT数学项满分的约3500人,2700人在文法项获得满分,更有近8000人三项全优

这就是赤裸裸的学霸之间的竞争啊!但哈佛大学不满于此,

哈佛大学招生“潜规则”被曝光:SAT满分不如投个好胎

为了确保优中选优,促进美国文化多元,生源质量都是世界最拔尖的。

哈佛大学还会组建40人的招生面试团队,从申请者的“学术”、“课外”、“体育”、“个性”和“综合”等五个方面审核。

但《纽约时报》近文披露,正是由于这样的审核,一些主观的判断和“潜规则”左右了最终的结果。

例如,对于申请者来说,与SAT一样重要的,还有他们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以及父母是否从哈佛大学毕业等要求,这些都纳入到哈佛的筛选系统中。

哈佛大学招生“潜规则”被曝光:SAT满分不如投个好胎

这也就是说,即使一个SAT考满分的人,大学预科课程的成绩无懈可击可能也得不到哈佛大学投递的橄榄枝。

反之,那些为学校捐款,政要子女和学校教职工子女都有极大的可能被录取。

这些额外背景至少抵得上SAT的300分!

哈佛大学招生“潜规则”被曝光:SAT满分不如投个好胎

堂堂世界一流学府,就是这样传递

“平等”“多元”的教育理念吗?!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哈佛大学招生“潜规则”被曝光:SAT满分不如投个好胎

是不是误解,先看一下哈佛招生办都有哪些暗语

“小奖励”

这一项针对的是哈佛捐赠者的亲属

教职工子女哈佛校友的子女(继承群体),学校招募的运动员以及少数族裔

这些“小奖励”都是靠“父母长辈”的庇荫,使得下一代得到了加分项。

难道父母优秀,家族血统纯良,子女就一定智商高?没理解错的话,这不是变相的世袭吗?

哈佛大学招生“潜规则”被曝光:SAT满分不如投个好胎

但这个“小奖励”前一阵子引起了美国亚裔族群的不快,因为在美国亚裔并没有被当作少数族裔享受特权。

反倒是占比重较大的“黑人兄弟们”一直是热门选项。

“院长关注名单”

也可以叫做“关系户名单”,上名单的人基本上都与学术能力无关,而是靠家族捐赠而进入名单中。

比如说给哈佛捐钱建立了一个图书馆,就算是对学校做贡献者,他们的子女会被优先选择。

哈佛大学招生“潜规则”被曝光:SAT满分不如投个好胎

在40人的招生审核委员会中,他们最终会在待选名单(wait list)中考虑那些介于“合格”与“不合格”中间的申请者,这时“院长关注名单”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Z-list”

这项招生暗语一直是哈佛大学不愿意直面透露和辩解的,在这个list上的申请者,几乎都是不满足哈佛录取的硬性条件,但除非主动放弃,不然都会被学校录取。

主要是他们的关系“够硬”

哈佛大学招生“潜规则”被曝光:SAT满分不如投个好胎

但唯一有差别的是,在这个名单上的申请者都要延期一年入学,申请一年gap year。

坊间传闻奥巴马的女儿玛丽亚奥巴马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进入哈佛,在2017年12月15日哈佛放榜日,并没有看到她的名字。

这个消息是在5月1日才被通知到,而后玛丽亚奥巴马选择了一年gap year,延后入学,这和“Z-list”的录取方式如出一辙。

哈佛大学招生“潜规则”被曝光:SAT满分不如投个好胎

奥巴马和他的大女儿

但是,哈佛大学本身教育资源有限,如果因为100万美金的捐助或者因为他们是政要的子女就破格录取。

那些少数族裔就要少掉至少一半的录取机会。

于是就有了哈佛大学官方的统一叫法“发展性录取”。

官方的态度是:他们有钱,可以更好的帮助学校发展建设,何乐而不为呢?

也就是说只要你肯花钱,只要你的孩子脑子还够用,就可以“塞”进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招生“潜规则”被曝光:SAT满分不如投个好胎

例如,来自新泽西的一个房地产商人,既不是哈佛的校友,不具备“继承”的要求,儿子高中成绩也平平。

但为了能够在哈佛念书,爸爸为学校交了250万美金的“捐赠”费用,最后儿子依然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哈佛大学招生“潜规则”被曝光:SAT满分不如投个好胎

(房地产商查尔斯·库什纳 和 儿子 贾里德·库什纳)

哈佛大学招生“潜规则”被曝光:SAT满分不如投个好胎

看完哈佛大学的“隐性”淘汰,让小编想到我们从小到大一直被灌输的“知识改变命运”似乎是一个伪命题——

如果我们因为“命运”不能获得知识怎么办呢?

哈佛大学招生“潜规则”被曝光:SAT满分不如投个好胎

清华大学曾给大一新生做了问卷调查,

包括:

你的父母从事什么?

你上大学以前最远去过哪里?

最喜欢的电影是什么?最喜欢的小说是什么?

问卷统计的结果表示,相比全国家庭的社会地位构成,考入清华大学的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占大多数,而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占少数。

哈佛大学招生“潜规则”被曝光:SAT满分不如投个好胎

也就是说,你的家庭决定了你能接触到多少教育资源,决定了你的学习环境,决定了你上什么样的小学、初中、高中,也决定了眼界和见识。

能来到清华,不仅仅是因为你努力,更是因为你有了上述的东西

无奈的现实总是刺破我们对象牙塔的幻想,对于那些生来就没办法跨越这堵“文化屏障”的人来说,生活可能会经历眼前的苟且,并没有诗和远方。

哈佛大学招生“潜规则”被曝光:SAT满分不如投个好胎

而每一个想要改变命运的人,都想要抓住“知识”的稻草,避免沦陷在困境中,逐渐丧失意志,丧失追逐的勇气。

象牙塔并不是某些人的庇护伞,而应该成为“正义”的良心,

无论是光明下的暗箱操作,还是优先录取的潜规则

请想一想那些明知要被淘汰,依旧无奈奔跑的“申请者”。

正如哈佛大学本科学院院长所说:

我非常知道,历史有一天会公正的看待今天我们所做的事情,我想这就是我们反复问自己的原因。

我们要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我们如何变得更好?我们遗漏了什么?是什么使我们盲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