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离职”真的该95后背锅吗?

“快离职”真的该95后背锅吗?

领英的数据显示,70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过4年才换,80后是3年半,90后骤减到19个月,95后仅仅在职7个月就选择了辞职。

“快离职”真的该95后背锅吗?

近日,全球知名职场社交平台Linkedln领英发布了“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对15万份领英用户的公开档案展开分析发现,越是新生代的青年,第一份工作在职时间越短。数据显示,70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过4年才换,80后则是3年半,而90后骤减到19个月,95后更是仅仅在职7个月就选择了辞职。

诚然,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不少青年从小在良好的环境中长大,加上电视网络媒体渲染的优渥工作环境以及良好的社交体验,往往使应届毕业生在选择第一份工作时存在一定程度的幻想,并且就业方向慢慢倾向于逐利,这时,若真实的工作情况与想象有较大的落差,极易使他们产生挫败感和失望感,结果便是选择离职,并寻找下一份工作。其次,在校学习的技能与工作所需技能有着很大的不同,让应届生在选择工作上有很大的限制,不少毕业生选择的工作专业并不对口,由于技能差距及工作性质差异,很容易让他们产生不适感,加速离职。

虽然离职时间的缩短确实与新生代青年生活环境和所受教育关系密切,但笔者认为,这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如今用工与人才之间的矛盾。

在离职问题上,一味责怪95后眼高手低,沉不住气是不对的。他们有他们的生活理念,内心里,他们比长辈更加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他们渴望被认可被称赞。而现实却是,众多的新入职者在公司干着最基础的工作,特别是一些不需要动脑的体力活,让他们发挥不了所学,而今95后的快速离职其实正是一种怀才不遇的体现。

社会需要分工,但是社会的发展与目前的人才储备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不匹配现象,一些高新技术人才需求及基础劳动力需求,都存在不同程度缺口。即使在人口红利逐渐褪去的今天,我国始终有着大量的基础劳动力提供,但企业招收人才,往往希望吸纳知识水平更高的人,而这部分人多为90、95后高校毕业生。数据显示,中国本科生只占到人口的4%,即使将这部分人用劳动力人口作为除数也才将近10%,他们有着对工作更高的选择标准,这就是目前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现象的根源所在。

窃以为,95后离职时间短,问题根源在于目前企业发展或者说工作环境发展与教育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新生代离职时间必然会呈U字形发展,摆脱“快离职”的风潮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努力,一方面学校注重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理念;另一方面,企业应给予新入职者更多的关注和理解,积极带领他们了解公司,培养其形成归属感,而不是只为招一个廉价劳动力供驱使。

策划 | 成都商报经济新闻部

编排 | 小财迷

撰文 |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盘和林

“快离职”真的该95后背锅吗?

成都商报经济新闻部出品

“快离职”真的该95后背锅吗?

cdsbcjf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