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两个月!邯郸复兴区前后郝村棚户区改造征收完成

原标题:复兴区前后郝村棚户区改造征收完成

经过50天辛勤奋战,随着最后一户村民签订拆迁协议,复兴区前、后郝村棚户区改造协议签订工作日前完美收官。

前、后郝村两个社区地处主城区西北部,北接果园路,西连建设大街,南临砖窑路,东靠铁西大街,总占地面积410.82亩,居民941户,房屋征收面积14.8万平方米。该区倾尽全力,勠力攻坚,展现了复兴干部“能干事、干成事”的精气神。

一丝不苟,缜密研判定方案。该区把前、后郝村征收作为破解辖区北部发展突破口,当做为民实事、德政要事、发展大事来抓。强化领导。成立征收指挥部,分为10大分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入户工作组等13个工作组,互相协调,合力攻坚。细化方案。针对整体征收工作量大、任务重,后郝村东部化工区厂房交错,涉及征地村民房屋存在各种历史遗留问题等复杂情况,指挥部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反复研究论证,科学合理制定征收补偿方案,既体现让利于民原则,又坚守征收政策底线。分类施策。针对不同情况,将前、后郝村分为4类、4批次开展征收改造(一类为有证户,二类为化工区搬迁,三类为非宅基地房屋征收,四类为违建户),形成既独立成篇又环环相扣的工作局面,仅用14天就完成后郝村社区第一批次499户路西征收任务;集中3天时间完成前郝村社区第二批266户整体征收工作;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方案,历时3天完成第三批后郝村路东污染区176户的征收任务;第四阶段用时3天,完成58户非宅基地房屋的征收任务。

一鼓作气,众志成城攻难关。该区迅速形成区级领导现场指挥、多部门协调联动、各乡办全力落实征迁局面,坚持严把政策、阳光操作,彻底打消群众普遍存在的“等一等、随大溜”的观望思想。以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为先导,强化培训工作人员,不折不扣贯彻执行政策,保持工作人员思想严肃性、统一性。

以过硬的工作作风为保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每天到征迁现场督战,及时指导解决关键性节点问题,每日早晚两次召开调度会,全体区领导现场办公,与工作人员同吃同住,各分包单位夙兴夜寐、激情工作。建立征收工作微信群,第一时间在群内动态公布各组工作进度,通报签约户数和做法措施,有效激发工作干劲,形成争先恐后推进拆迁的浓厚氛围。以典型示范带动快推进,要求前、后郝村社区双委成员、党员干部和在区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同志带头做好家庭成员和亲戚朋友工作,第一批先签先拆,形成带动效应。在推进中加强示范引导,注重宣传典型,争取群众理解支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以实时公开促进工作快推进,在征迁现场悬挂条幅230余条,发放至前、后郝村居民的一封信、明白卡1200余份。社区广播室全天播放征收政策补偿标准、当天累计签约和交房进展情况,打消群众心中顾虑,收到积极成效。为赢得居民和商户信任,在征收推进过程中,公示征收政策法规、补偿标准、操作程序和签约进展,公开所有协议,可随时查阅,彻底清除“猫腻”,不搞“特殊”。同时结合“扫黑除恶”行动,组织警力现场值守,随时处置异常情况,严防极少数人干扰破坏征收工作。以签约交房拆除“三同时”实现工作快推进,居民签约后,该区第一时间安排人员帮其搬家腾房,实地交验房屋,并拍摄老宅院照片留存备查。在交房腾退房屋的拆迁现场拉起警戒线,集中大型机械和喷水车,确保快拆除、无污染。拆迁现场安排救护车、消防车,增派工作人员加强现场管护,确保社区道路、电力、天然气和供水设施顺畅安全运行。

一心为民,和谐发展促征收。该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征拆对象作为北部综合体改造的参与者、基础设施的建设者、发展成果的共享者来看待,既推进征拆工作开展,又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害。坚持与居民和商户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沟通,想方设法为居民和商户解决实际问题,最大限度赢得理解和支持。前、后郝村居民一致认为,实施棚户区改造利国、利民、利己,将有力推进该区北部城区和商贸隆起带建设,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全面改善北部区域基础设施和居住条件。同时增强文化保护意识,挂牌保护各处古树,收集石碑石刻、老砖老瓦、老门窗老家具、缝纫机、农具等老物件,留好“老村记忆”。一个个生动的事例、感人的场景,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征”出良好创业氛围,“拆”出和谐发展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