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兩個月!邯鄲復興區前後郝村棚戶區改造徵收完成

原標題:復興區前後郝村棚戶區改造徵收完成

經過50天辛勤奮戰,隨著最後一戶村民簽訂拆遷協議,復興區前、後郝村棚戶區改造協議簽訂工作日前完美收官。

前、後郝村兩個社區地處主城區西北部,北接果園路,西連建設大街,南臨磚窯路,東靠鐵西大街,總佔地面積410.82畝,居民941戶,房屋徵收面積14.8萬平方米。該區傾盡全力,勠力攻堅,展現了復興幹部“能幹事、幹成事”的精氣神。

一絲不苟,縝密研判定方案。該區把前、後郝村徵收作為破解轄區北部發展突破口,當做為民實事、德政要事、發展大事來抓。強化領導。成立徵收指揮部,分為10大分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組、入戶工作組等13個工作組,互相協調,合力攻堅。細化方案。針對整體徵收工作量大、任務重,後郝村東部化工區廠房交錯,涉及徵地村民房屋存在各種歷史遺留問題等複雜情況,指揮部主要領導多次召開會議,反覆研究論證,科學合理制定徵收補償方案,既體現讓利於民原則,又堅守徵收政策底線。分類施策。針對不同情況,將前、後郝村分為4類、4批次開展徵收改造(一類為有證戶,二類為化工區搬遷,三類為非宅基地房屋徵收,四類為違建戶),形成既獨立成篇又環環相扣的工作局面,僅用14天就完成後郝村社區第一批次499戶路西征收任務;集中3天時間完成前郝村社區第二批266戶整體徵收工作;經過反覆研究論證方案,歷時3天完成第三批後郝村路東汙染區176戶的徵收任務;第四階段用時3天,完成58戶非宅基地房屋的徵收任務。

一鼓作氣,眾志成城攻難關。該區迅速形成區級領導現場指揮、多部門協調聯動、各鄉辦全力落實徵遷局面,堅持嚴把政策、陽光操作,徹底打消群眾普遍存在的“等一等、隨大溜”的觀望思想。以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為先導,強化培訓工作人員,不折不扣貫徹執行政策,保持工作人員思想嚴肅性、統一性。

以過硬的工作作風為保障,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每天到徵遷現場督戰,及時指導解決關鍵性節點問題,每日早晚兩次召開調度會,全體區領導現場辦公,與工作人員同吃同住,各分包單位夙興夜寐、激情工作。建立徵收工作微信群,第一時間在群內動態公佈各組工作進度,通報簽約戶數和做法措施,有效激發工作幹勁,形成爭先恐後推進拆遷的濃厚氛圍。以典型示範帶動快推進,要求前、後郝村社區雙委成員、黨員幹部和在區工作的機關事業單位同志帶頭做好家庭成員和親戚朋友工作,第一批先簽先拆,形成帶動效應。在推進中加強示範引導,注重宣傳典型,爭取群眾理解支持,營造良好輿論氛圍。以實時公開促進工作快推進,在徵遷現場懸掛條幅230餘條,發放至前、後郝村居民的一封信、明白卡1200餘份。社區廣播室全天播放徵收政策補償標準、當天累計簽約和交房進展情況,打消群眾心中顧慮,收到積極成效。為贏得居民和商戶信任,在徵收推進過程中,公示徵收政策法規、補償標準、操作程序和簽約進展,公開所有協議,可隨時查閱,徹底清除“貓膩”,不搞“特殊”。同時結合“掃黑除惡”行動,組織警力現場值守,隨時處置異常情況,嚴防極少數人干擾破壞徵收工作。以簽約交房拆除“三同時”實現工作快推進,居民簽約後,該區第一時間安排人員幫其搬家騰房,實地交驗房屋,並拍攝老宅院照片留存備查。在交房騰退房屋的拆遷現場拉起警戒線,集中大型機械和噴水車,確保快拆除、無汙染。拆遷現場安排救護車、消防車,增派工作人員加強現場管護,確保社區道路、電力、天然氣和供水設施順暢安全運行。

一心為民,和諧發展促徵收。該區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把徵拆對象作為北部綜合體改造的參與者、基礎設施的建設者、發展成果的共享者來看待,既推進徵拆工作開展,又確保群眾利益不受損害。堅持與居民和商戶面對面交流、零距離溝通,想方設法為居民和商戶解決實際問題,最大限度贏得理解和支持。前、後郝村居民一致認為,實施棚戶區改造利國、利民、利己,將有力推進該區北部城區和商貿隆起帶建設,進一步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全面改善北部區域基礎設施和居住條件。同時增強文化保護意識,掛牌保護各處古樹,收集石碑石刻、老磚老瓦、老門窗老傢俱、縫紉機、農具等老物件,留好“老村記憶”。一個個生動的事例、感人的場景,體現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徵”出良好創業氛圍,“拆”出和諧發展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