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鹏:出身商业醉心教育,以真实场景推动个性化教育

徐鹏老师让人印象深刻。

方脸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脸上常有严峻神情,笑起来像孩子一样天真;有的时候他下身会身着裙子,这无疑预示着他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徐鹏老师毕业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这是一家在中国大陆排名第一的商学院;然而,商学院毕业以后,他没有投身商场,而是全身投入教育事业,他自嘲是教育外行开始了对内行的颠覆。

徐鹏:出身商业醉心教育,以真实场景推动个性化教育

“用真实的场景推动的个性化教育”,这是他的核心教育思想:7年来,他带领着孩子们走过一百多个村庄,拜访过三十余个国家,去过库布齐沙漠,到过南中国海,翻越海拔超过 4000 米的雪山,亲自三次进入北极……

徐鹏:出身商业醉心教育,以真实场景推动个性化教育

而这些场景,无疑是孩子们“没有围墙的学校”,教育就在这里无声地发生。

徐鹏老师认为教育是一项社会运动:“教育不能改变中国,但教育能够改变人”,这是他在人生下半程选择教育的初心,正是因为清晰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所以做起来才会义无反顾。

始终聚焦在课程设计和教学

徐鹏老师做教育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

徐鹏老师和他的合伙人创立了OEC,一个关注儿童青少年成长,在未来(现在)对中国学校教育有益补充的教育机构。

徐鹏:出身商业醉心教育,以真实场景推动个性化教育

与其他教育类创业公司不太一样,这7年来,OEC这些年一直聚焦于教育产品的课程研发和教学,比较少关注销售和市场,非常低调,一直在做事;因为徐鹏老师认为“做教育必须关注到产品本身,关注到课程本身,因为教育产业所接触到的都是孩子。”

OEC一直专注于中小学生课程系统的设计和教学,形成了一套学校教育的补充,他们称之为“柔性课程系统”:从K12课后学习入手,把学科学习和素养教育结合起来,重建学生课后学习场景,帮助中国孩子在公共空间建立寻找自由的能力。

比如说,三年前推出的高年级的社区服务学习课程,来自几个国家的学生一起,来到贵州省黔西县方田村,参加一个OEC服务学习课程——共同解决一个乡村小学的阅读问题。

徐鹏:出身商业醉心教育,以真实场景推动个性化教育

孩子们一起拜访村民,做研究报告,设计解决方案,一起做预算、发起众筹、建立项目流程,一起粉刷墙面,编辑书目,安装桌椅,帮助那里的小学一起,建立起一个基于阅读的教室,这是一个系统的场景的体验,这个体验就是OEC想要的课程抓手,也是孩子们在学校难以学到的。

还有OEC经典课程《发现汉口》,这门课程准备了近一年时间,教学团队几下汉口,查阅了无数资料,汇通历史学者、教育学、社会学等专业人士。课程会督促学生去思考一个问题:从历史来看,汉口如何发展到今天?中国何处去?等等。

徐鹏:出身商业醉心教育,以真实场景推动个性化教育

徐鹏:出身商业醉心教育,以真实场景推动个性化教育

OEC发现系列课程有发现上海、发现广州,发现天津,从城市历史分析,融合学科知识,培养孩子的独立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

徐鹏老师认为,无论是国际学校还是公立学校,基础教育阶段课程主要还是针对工作技能,缺乏生活技能和品格的联系,所以OEC设计了一套课程系统,关注孩子的社会化技能和品格,推动人向社会人改变,每个孩子除了发展智力,更重要的是关爱他人和与世界相处,这是重要的学习目标。

北极、城市、乡村、海边、沙漠、城市无论什么样的场景,都可以成为OEC的一个课程的发生地,场景只是一个抓手,不是目标,目标是“为未来而教,孩子们为未来而学”——培养孩子们具有基于常识的习惯、独立性、理性和对可预见的未来做出判断的能力,让他们在未来能做自己和这个国家未来的主人。

徐鹏:出身商业醉心教育,以真实场景推动个性化教育

做教育要有哲学思考,爱孩子要有宗教情怀

今年5月,“营地导师”邀请徐鹏老师作为培训导师,在成都培训营地教育行业人士,他和大家交流的时候说:教育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教育者需要有哲学思考,爱孩子要有宗教情怀。

为什么这么说呢?徐鹏老师认为:中国的院校过多专注教育技术,忽略了哲学上的思考。如果不能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和社会、人和自己的内心的关系考虑清楚,那么你的课程设计,就可能会陷入纯技术层面设计的陷阱。

徐鹏:出身商业醉心教育,以真实场景推动个性化教育

因此,徐鹏老师认为,做教育要有哲学思考、宗教情怀,帮助中国青少年在公共空间建立寻找自我的能力、形成公共情怀的品格,回到教育的本源。

关注学生需求,就像关注客户需求一样;关注课程和内容,客户体验,程序设计缺一不可,“教育者要思考如何看待今天、未来和孩子的关系,这是根;文化自觉,哲学思考,这是课程设计的基础”

OEC重视课外学习和学科结合:“学科是人类认识的捷径,所谓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互相融合,不可分割,因此OEC的课外活动课程结合了孩子在学校学科中学习到的科学、自然、体育、英语等学科知识。”

徐鹏:出身商业醉心教育,以真实场景推动个性化教育

比如日本的学习课程,OEC把科学、自然和教育等内容融合在一起,这就是基于真实的场景项目制学习,推动孩子在真实场景中推动个性化教育,OEC试图建立人文科学方向的融合课程体系。

而这所有的课程设计和执行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个体发展,重视学生个体反馈。这和OEC课程设计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在 OEC 自然学校里,他想我们的孩子和家长将在不经意间感受到真切的自由,它是开始滋养我们一生思索的信念。”

创业之余,投身公益

很多人说,教育的另一面就是公益,在聚焦孩子们的素质教育的时候,徐鹏发现,他面对的主要是大中城市中产及以上的家庭,那么乡村的孩子怎么办?

两年前,他创办了親基金教育公益机构,在中国贫困乡村实施“未来学校”计划,帮助贫困农村学校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师技能,让孩子们“增长见识、融入社会”。

徐鹏:出身商业醉心教育,以真实场景推动个性化教育

两年多一点的时间里,徐鹏老师连续走过近三百个乡村,累计建设了34间“未来学校”,设计中国十省一市的贫困乡村,“未来学校”开设的线上线下课程超过26个,动用教育公益自愿者超过670多人次。

那么?这间未来学校是什么样的呢?

“未来学校”教室内是从全世界的各类推荐书目中甄选出来的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阅读的书籍,有地板和地毯,有供小组讨论的项目学习的讨论桌,有线上可以连接外界的电脑和投影设施,光线充足,教室内明亮整洁,孩子们和自愿者共同建设。

徐鹏:出身商业醉心教育,以真实场景推动个性化教育

孩子们将在这里开始线上、线下的课程,课程采用了五大学术方向:自然科学、阅读(语言和文字)、美学与品格、数学、运动和体育,每一位教育公益者都可以把自己的“闲置知识”设计成“未来学校CPA”(课程、项目和活动),CPA通过親基金的课程中心与当地学校联合审核后即可上线,给到乡村孩子们使用。

在过去建成的34间未来学校中,OEC采用“未来学校发起人”机制,寻找愿意捐助“未来学校”的教育公益者,由他来寻找自己周边的相关人共同筹款,一起组织课程,推动他的圈子内的资源整合,共同推动一个“未来学校”的建设与课程实施。

徐鹏:出身商业醉心教育,以真实场景推动个性化教育

徐鹏老师发现,在一个“未来学校”建设过程中,就会引发下一个“未来学校”的建设机会,进而引发下一个圈层的人投入到我们的公益事业中来,他们传递了一个基于爱的共同使命。

同时,城市里面的孩子通过公益路径学习“服务学习”课程,当孩子们真正将自己置身于情景中,孩子便会主动思考如何解决这个困境,选择解决方法并试图做到最好。

孩子们计划继续深入乡村发现问题,通过实际行动解决问题,脚步涉及到贵州、云南、福州、等多个省市边远地区。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关爱他人的人生品格,实现和社会的链接,推动社会化成长。

徐鹏:出身商业醉心教育,以真实场景推动个性化教育

对于徐鹏老师来说,无疑找到了自己最喜爱的一种生活方式,“能够将自己的热诚和工作链接起来的生活方式,在OEC似乎是一种家庭生活,又似乎是在做一种工作,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

如今他很好地管理了自己的欲望,吃素,几乎与娱乐场所绝迹,但他的心灵是自由和宽广的,因为和孩子在一起。

如果您想与徐鹏老师深度沟通,请关注营地导师微信公众号,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