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附最全榜單)

點擊上方的藍色“醫谷”關注我們

“置頂公眾號”第一時間獲取最有價值行業趨勢信息

今日(8月4日),由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主辦的2018年(第35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上,備受行業關注的“2017年度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榜單正式發佈”,根據榜單,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再次蟬聯百強榜首,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和修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分別位列第二名和第三名,此次榜單前十強企業與2016年相比排名沒有變化。

同時,根據榜單分析顯示,2017年有34家企業排名上升,39家企業排名下降,23家企業排名保持不變,4家企業新進入圍。值得一提的是,瀋陽三生製藥位置變化最大,排名上升18位,躍居第66位。

百強企業的主營收入規模再創新高,資源整合步伐加快

據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郭文主任在會上介紹,2017年度百強企業的整體規模延續了一貫的迅猛增長勢頭。按可比標準計算,本屆百強企業累計實現醫藥工業主營業務收入7506.8億元,同比增長10.2%。值得注意的是,百強企業的主營收入規模再創新高,數據顯示,本屆榜單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億元大關的大型企業數量已增至21家,主營業務收入在30億-100億元之間的企業有61家。

此外,百強企業資源整合步伐加快,集中程度大幅提高。數據顯示,百強企業集中度由2016年的22.98%上升至25.17%,2017年百強企業在行業規模以上醫藥企業的主營收入佔比達25.17%,向“十三五”規劃提出的目標再進一步。

區域集聚效應凸顯 華東地區無出其右

縱覽歷屆百強榜單,我國醫藥企業資源集聚效應逐漸凸顯,華東地區由於資本、技術、人才的全面集聚優勢明顯,百強企業佔比無出其右。

2017年,華東地區集聚百強企業共計43家,十強企業有3家,主營業總收入3206億元,總佔比43%。其中,山東省百強企業數量最多,高達13家,江蘇省貢獻華東地區最多主營業收入1165億元。

醫藥行業結構穩中有調,高研發型企業數大幅增加

2017年百強企業在醫藥產業子行業的分佈保持相對穩定,主營業務收入佔比仍以化學藥品製劑製造業和中成藥製造業為主,佔比分別達66.1%及22.7%,基本與上年持平,化藥製劑為當前醫藥產業的主要支柱;而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最高的則是中藥飲片加工業和生物、生化製品製造業,均實現了一倍以上的高速增長,特別是中藥飲片加工業,受中醫藥利好政策的頂層推動作用,主營業務收入佔比和上榜企業數均呈明顯上升趨勢。

藥品研發創新是製藥企業發展的重要環節,也是百強企業立足行業前端的必備戰略。榜單數據顯示,百強企業研發投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佔比逐年提升,2017年達4.2%,突破300億元大關。

此外,高研發型企業數也大幅增加,百強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大於10%的企業數量相比2016年的3家增加至9家,這9家企業分別是先聲藥業14.3%,正大天晴13.8%,恆瑞醫藥12.7%,康美藥業12.6%,成都康弘12.6%,深圳信立泰10.6%,青峰醫藥10.4%,浙江海正10.2%,長春高新10.1%。

會議上除了發佈百強榜單,還同時發佈了2018年中國醫藥研發產品線最佳工業企業20強、2018年中國醫藥工業最具成長力企業10強、以及2018年中國醫藥工業最具投資價值企業(非上市)10強榜單。

2017年度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榜單

2017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附最全榜单)

2018年中國醫藥研發產品線最佳工業企業20強

2017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附最全榜单)

2018年中國醫藥工業最具成長力企業10強

2017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附最全榜单)

2018年中國醫藥工業最具投資價值企業(非上市)10強

2017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附最全榜单)

文 | 醫谷

今日閱讀排行榜 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瀏覽

2017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附最全榜单)

精準醫療產業班EMBA課程誠邀體驗,更多詳情請點擊這裡

醫谷:擁有最全醫學大健康產業信息來源渠道,緊跟政策風向,傳播最新行業資訊;聚集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投資人,挖掘跟蹤創新項目,實現項目資本快速對接;網羅大量會展信息及展後報道,聚焦熱門產品技術,闡述專家大咖獨到見解。

2017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附最全榜单)

張江科學城南部核心區,城市副中心——上海國際醫學園區期待您的考察蒞臨,共謀發展,021-6811999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