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未解之谜——吃一串葡萄从最好的开始还是从最坏的开始?

世界未解之谜——吃一串葡萄从最好的开始还是从最坏的开始?


世界未解之谜——吃一串葡萄从最好的开始还是从最坏的开始?

从最好的开始吃是人之常情,在正常的情况下,这是不用选择的,人的第一选择就是选最好的。选择最好的,意味着已经占到了便宜,至少是不吃亏。这里说明一下该题目的隐含条件,这一串葡萄都是你的,因此不存在万一吃到中途,盘子被人拿走的情况;还有葡萄不会随着吃的这一段时间而马上变质,即开始吃的时候每粒葡萄什么样,最后还是什么样。

世界未解之谜——吃一串葡萄从最好的开始还是从最坏的开始?

就人生的本质来说每种选择没有问题,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就过什么样的生活。但总体来说,选择二的人会比选择一的人在社会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实验:科学家把一群小朋友聚在一起,每人面前放一块糖,告诉他们,谁如果能够在十五分钟内不吃这块糖,将得到另一块糖的奖励,而十五分钟内吃了这块糖的,则没有奖励。自然,两种情况都出现了,有的小朋友能够忍耐得住,有的小朋友忍耐不住。随后,科学家对这些小朋友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跟踪研究。结果发现,能够忍耐住的小朋友总体上从财富、生活状态、学历等方面均高于忍耐不住的小朋友。

世界未解之谜——吃一串葡萄从最好的开始还是从最坏的开始?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心理学家丹尼尔•卡纳曼,以表彰他对人作出决策的心理方面的研究。除此之外,卡纳曼还发现,人对体验的记忆取决于两个因素:高峰时与结束时的感觉。人类在体验一项事物之后,真正能够记住的只是高峰与终点时的感受,而整个体验的过程,无论是好的感觉还是不好的感觉,最终的记忆都很模糊。这个理论被称为峰终定律(Peak-End Rule)。



世界未解之谜——吃一串葡萄从最好的开始还是从最坏的开始?

根据这项研究,吃每一粒葡萄的感觉是不同的,即每一粒葡萄对自身的记忆有着不同的影响。人活的虽是当下,也是记忆。如果说吃葡萄时没有高峰,那么最后一粒葡萄就格外重要,因此,选择第二种的人,能够获得比较大的成功和幸福感。

推迟满足感,提高忍耐力,的确能够使人更加坚强,更加坚定,具有坚定品格的人在做事的过程中也能够执着,具备将事情做到地的决心,这是凡事成功的前提。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是如此。

学习的时候,谁都知道初三高三的日子难过,胸中满是气闷,甚至“生不如死”,能够坚持下来的最终考取了心仪的学校,回头在看这段岁月,往往觉得那样的“苦”也不算什么,尤其是在与考学成功的后果相对比时。而那些坚持不下来的,回头再看这段时间,往往觉得苦不堪言,从而给了自己没有取得好成果一个“合理”的解释,这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没有“高峰”,也没有“终点”,过程自然显得更重要,也在记忆中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在工作中,频繁跳槽的人不受欢迎也是有这样的因素,人一生有多少能力多少精力,在一个地方不成功两三年就离开,进入新的环境又是从头开始,常常更难以获得成绩。



世界未解之谜——吃一串葡萄从最好的开始还是从最坏的开始?

刚入职的年轻人总是把工作的枯燥与苦累放在口中,其实他们也没有真的很累,也没有加多少班,也不是不懂得“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道理,只不过总是急于求成,眼下没有得到成绩,就开始抱怨和放弃,那么则与最终“满足”的那一个点总是有很远的距离。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谁不是在忍耐之中呢?《这个杀死不太冷》中,玛蒂尔德问: 人生总是这么苦,还是只有童年如此?(Is life always this hard, or is it just when you're a kid?)莱昂回答:总是这么苦。(Always like this.)

所以,吃葡萄的时候,尽量把最好的一粒留在最后,也许会给你一个惊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