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手記|石頭縫裡的生活——王曉宇

編導簡介

編導手記|石頭縫裡的生活——王曉宇

曉宇,《記住鄉愁》欄目組編導。代表作品有《芙蓉鎮——吃得苦 霸得蠻》、《南巖村——知難而進》、《千燈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

【有句話叫“天地有情”。在我們《記住鄉愁》團隊裡,在我們拍攝的他人生活裡、故事中,能成為一個參與者、紀錄者,能感受到生活的真誠和愛意,這樣的緣分讓我感動。】

——王曉宇

《石頭縫裡的生活》

起初,在我的記憶裡,《芙蓉鎮》是古華寫下的一部小說。後來在電影學院上學的時候,看到了被謝晉導演拍成影片的《芙蓉鎮》。時過多年,雖然電影裡面的具體細節已經記不清楚,但畫面上反覆出現一條青石板老街,以及男主人公秦書田被抓走之時,對“米豆腐西施”的一句臨別前叮囑,把我深深感動了:“活下去,像牲口一樣活下去!”只有堅強地活著,就總能盼到再次相見的時刻。

多年之後,這句臺詞一直在我腦海中迴響,也一直想象著到底是什麼樣的山水,養育出了如此堅毅不屈的人們。

2017年4月,終於有機會去芙蓉鎮調研。雖然對神秘的湘西山水早有耳聞,但當親眼看到驚天瀑布從高山之巔一瀉千里,一幢幢建於懸崖之上的吊腳樓鱗次櫛比。才真正感到其勢之壯,動人心魄。

編導手記|石頭縫裡的生活——王曉宇

當地陪同人員告訴我們,這座掛在瀑布之上的千年古鎮,曾經是興盛一時的土司王朝的都城,所以叫作王村。1986年,謝晉導演在此取景拍攝了電影《芙蓉鎮》之後,小鎮才因此更名。但不管如何,作為曾經的王者之地,站在瀑布之下仍能感受到當年的一抹豪情。

與此同時,我們也十分好奇,為什麼整個古鎮會修建在瀑布之上,當地老人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相傳很久以前,土家人都住在半山腰上,為了防止野獸毒蟲來攻擊,每晚睡覺前都要點起火堆。如何改變這種夜不能寐的狀態,一位老人想了個法子。他讓一群小夥子砍了一些樹枝,然後像扎木筏一樣,在樹上搭建了一個茅棚來遮陽擋雨。老人家在樹上住了一段時間後發現,這樣既能防止野獸的攻擊,也能避開毒蟲的侵擾,很是安全舒心。於是,他把這個主意告訴了周邊的鄰居,讓他們也把房子建到樹上。從此,這種建築被土家人一代代地延續了下來,逐漸演變成今天的吊腳樓。也正是因為這種在石頭縫裡討生活的經歷,才磨鍊出了當地人能吃苦的性格。

編導手記|石頭縫裡的生活——王曉宇

聽完吊腳樓的故事之後,我們由碼頭上行,跟隨著一個個揹簍,進入了芙蓉鎮的五里長街。如果把青石板街比作一本線裝古籍,那每一個從石板街走過的人,發生的事,都是這歷史書頁中一個流動的點。沿著圓潤光滑的石板路,蜿蜒曲折的街道,我聽到了一千多年前老土司王彭士愁的那聲長長嘆息;聽到了土家族士兵在東南沿海抗倭的金戈鐵馬之聲;聽到了小龍洞修建時,叮叮作響的敲擊聲。也明白了“要像牲口一樣活著”的人生道理。

正是這些歷史往事的積澱,在湘西土地上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性格與文化,也構成了我們的拍攝主題:吃得苦、霸得蠻。

拍攝的最後一場,是小龍洞六壯士的相聚,也是整個創作團隊最期待的一場。我們每個人都處在亢奮的狀態中,但每個人又很沉默。半個多月拍攝下來,大家內心中都有一種難以訴說的情感,那是對六壯士的敬重,更是對“吃得苦、霸得蠻”精神的理解。一場簡單的小聚,沒有豪飲,沒有狂歡,有的是一盞漁火,一聲對離世兄弟的問候。但我們每一個人都深深記住了芙蓉鎮,記住了那個夜晚。

編導手記|石頭縫裡的生活——王曉宇

文字來源 | 王曉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