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請柬」|這些人收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邀請,去北戴河幹啥?

偉大的事業需要凝聚起萬眾力量,建設創新型國家需要全體人民齊心奮鬥,更離不開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奉獻。8月3日至8日,受黨中央、國務院邀請,62名來自全國各地科研生產一線的優秀專家人才代表來到北戴河休假。黨中央、國務院為什麼給他們發出這份特殊的“請柬”和特別的尊重?

這些專家中,有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有航天英雄,也有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領域的專家;有長期紮根艱苦邊遠地區的優秀教師,也有高技能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還有留學回國創新創業人才。研究領域雖不同,但這些專家有一個共同點:用自己的工作,推動著科技進步、國家富強,也改變著每個人的生活。下面介紹的雖然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但也能幫助我們更好理解科研生產一線專家人才的愛國奮鬥精神。

瞿金平

我不喜歡走前人走過的路

“在科學上我不喜歡走前人走過的路,樂於獨闢蹊徑。”受邀專家、今年61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瞿金平跟塑料機械打了大半輩子交道,但他表示,“我這一輩子做了三件事。”

率先提出將機械振動力場引入塑料加工成型的全過程,實現振動剪切形變支配的塑化加工成型機理;突破高分子材料加工百年來以螺桿為核心元件的發展模式,將原本螺桿剪切流變加工的原理就變成了偏心轉子拉伸流變加工原理……正是這“三件事”,取得了多項世界首創的科技成果,打破了我國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技術來源長期依靠模仿和引進的局面。

“例如,我們結合拉伸流變技術開發了高性能薄膜系列產品,我國新疆等地的種植業大面積使用農用地膜,目前已運用了該技術,實現地膜不易破、可全回收,對防止土地汙染和塑料回收利用有重要作用。”瞿金平舉例,新技術將促進一大批具有超強性能的高分子產品的誕生,為撬動相關產業轉型升級做出重要的貢獻。

李金城

“高原天路”穿行世界屋脊

今年7月1日,青藏鐵路迎來開通運營12週年。12年間,青藏鐵路累計運送旅客超過1.2億人次。這條穿行在世界屋脊上的“天路”打破了制約青藏高原發展的“瓶頸”,成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

來自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的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李金城,參與了20餘條國家重點鐵路項目勘測設計,也是這條“高原天路”的總設計師。

李金城當年擔任青藏鐵路總設計師時,一個最主要的貢獻就是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工程施工的凍土問題。他說,此前解決凍土的措施是被動措施,通過隔熱讓地面上人類活動產生的熱量不要傳到地下,這樣對凍土的擾動就少了,它就不會融化。但這樣難度非常大,成本也非常高。李金城實驗了好多次,覺得行不通,只能想辦法採取主動措施。“我就想,能不能主動降溫。”他通過多種辦法,首先是通過片石路基結構來降溫,其次是使用熱棒結構讓路基主動降溫。再次,建通風管路基。路基裡面埋通風管,讓冷空氣能通過,把冷量源源不斷地輸入到地下。經過幾年的摸索,逐漸形成了青藏鐵路解決凍土問題主要措施。

青藏鐵路凍土區鐵路開通運營時速達100公里,創造了世界凍土鐵路速度的新紀錄,確立了我國在高原凍土工程這一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這項技術成果後來在國內很多客運專線建設中都得到應用。

“直到今天,中國在高原凍土工程領域的技術和工藝仍是世界領先的。”李金城自豪地表示,在世界第二高山上的秘魯中央鐵路上,走完160公里需要耗費10個多小時。“以這樣的‘龜速’,從拉薩去格爾木單程就需要近3個晝夜,哪能跟青藏鐵路比。”

廖和平

為精準扶貧精準畫像

這些各領域受邀專家雖然並不廣為人知,但他們的事業卻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

以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廖和平為例,近年來,廖和平教授團隊先後5次承擔並高質量完成了國家精準扶貧工作成效第三方評估重大任務及國家貧困縣退出專項評估檢查任務,先後組織西南大學1000餘名師生深入重慶、貴州、四川和雲南600餘個行政村開展精準扶貧評估調研工作,調研評估成果為相關省市科學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提供了重要參考,為相關國家貧困縣退出摘帽提供了重要評價依據,對保證脫貧質量經得起歷史和時間檢驗具有重要意義。

鄧國富、尼瑪扎西

在“吃”上下苦功夫

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責任事關重大。

雖然雜交水稻解決了溫飽問題,但一直以來,華南稻區的雜交水稻普遍存在米質差等突出問題,使得口感較差,生產出的大米主要用作飼料。

廣西農科院院長鄧國富從事兩系雜交水稻研究32年,為解決雜交水稻的口感問題,多年來,他的團隊圍繞“雜交水稻優質化育種創新及新品種選育”不斷探索創新,首創的絲苗型優質化育種策略,實現了華南雜交水稻優質化育種突破,為脫貧攻堅作出了重要貢獻。

同樣在“吃”上下功夫的還有被稱為“青稞博士”的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研究員尼瑪扎西。作為西藏青稞領域首席科學家,尼瑪扎西主導選育的“藏青2000”新品種,畝產已達350公斤,創青稞產量新高。2014年,西藏示範推廣該品種43萬畝,有效推動了西藏糧食總產量突破98.5萬噸的歷史最高紀錄,惠及上百萬以青稞為主食的家鄉百姓。

孔祥清

歐美國家用的也是我們的器械

健康衛生領域科技研究任重道遠,需要醫學界時刻以提高競爭力為己任,以提升疾病診療能力為目標,使醫療科技創新成果更多地服務國家、造福人民。

以往,心臟室間隔缺損需要開胸做手術,風險很高。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內科主任孔祥清教授研究發明了介入治療室間隔缺損器械,“從大腿血管輸送一個數毫米大小的封堵器,到心臟的缺損處進行微創治療”,這種方法填補了國際技術空白,在國內外廣泛應用,“歐美國家現在用的也是我們的器械。”他透露,他們團隊最近在研究控制高血壓的設備,避免藥物的副作用,希望能更好地解決病人的實際困難。

吳劍旗

國家安全是最大的需求

“反隱身先進米波雷達技術對科學和生活最大的意義在於什麼?”每當有人對雷達專家吳劍旗的研究產生疑惑時,他總會斬釘截鐵地說:“我們搞國防,國家安全是最大的需求。沒有安全,遑論其他。”

“如果沒有能探測到隱身飛機的雷達,敵方的飛機到我國的領空就如入無人之境。”面對這樣的威脅,為了保障國防安全,吳劍旗櫛風沐雨二十多載,潛心投入到反隱身先進米波雷達技術領域的研究之中。期間,他帶領團隊研製出了世界上首個反隱身先進米波雷達,並開創了一種米波MIMO雷達新體制。

侯曉

突破載人航天逃逸技術“封鎖”

中國工程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團第四研究院研究員侯曉長期從事航天科研工作。在他看來,我們必須堅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大力推進技術創新,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牢牢把創新自主權、發展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探索外太空是人類一直追求的前沿,運載火箭發射是航天員登上天梯的重要一步,也是危險性較大的一個環節。解決火箭發射故障逃逸救生技術,成為一項受到世界關注的難題。作為重要的關鍵環節,載人航天逃逸技術更是受到國外的重重封鎖。

侯曉在航天四院前輩研究的基礎上,帶領團隊對逃逸固體發動機進行了一系列技術改進、技術攻關和試驗驗證工作,特別在對發動機關鍵部件材料改進中,大膽使用了新材料,經過一系列改進和反覆試驗驗證,性能完全滿足要求。

從“神一”到“神十”,載人航天逃逸救生系統已經伴隨著長征二號F火箭完成了多次完美飛翔,其安全可靠性得到了充分驗證,下一步還要做更好的發動機,比肩美、俄等航天強國,侯曉對未來技術發展信心十足。

……

解決我國航天電子器件急需產品的“有無”問題,致力於我國特殊領域核心元器件自主可控;分析水汽分佈與輸送格局,實現不同地域水資源再分配;讓油料作物育種先後實現多抗、高油和多產三次跨越……從北戴河歸來,專家們並不滿足於以往的成就,他們的視線已投向更新、更遠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