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所有学校在郊区的同学:学校在郊区,我为自己代言

随着许多高校的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校多区已很是常见。院校为了教学需要,往往会将不同院系或年级分配到不同校区。

它们有的同属一城,也有的异地分离,有的周围CBD林立,也有的孤零零伫立在玉米地。身处在生活便利的校区的那种幸福感大抵相似,而另一群“不幸”的同学又各有忧虑。

对于那些发配到荒僻校区的学子来说,那种“悲凉”的思绪,就好像是“自己经过努力,终于考进了更加深不可测的大山里……”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

上大学像流放是这种体验

知乎那道“上大学像流放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的提问,似乎是专门为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的学子们准备的。

比起“兰大”,本校学生更喜欢说自己是“夏大”的。不是要和“厦大”本尊厦门大学一决高下,而是因为兰大在2001年建立的榆中校区,就位于市下属榆中县的夏官营镇,距市区约有百里黄沙路。

身处在这四面环山的村落,要是没有班次珍贵、体验刺激的校车和骆驼,能不能走出丛丛大山,得看命。

送给所有学校在郊区的同学:学校在郊区,我为自己代言

四面环山的榆中校区。

足不出户又如何?北上广的车水马龙,那些都太浮华庸俗。

对于榆中的学子们来说,在萃英山上放风筝、谱恋曲、劈柴、喂羊,时而在山巅面朝黄土思人生,不忘在山下埋头苦读拼前程,那才是真正的求学深造和灵魂鼓舞啊。

不过,兰大前任校长王乘曾表示兰大平均每年有36名本科新生退学。只能说,这些同学的境界还不够,略缺乏仙风道骨的气质。

送给所有学校在郊区的同学:学校在郊区,我为自己代言

兰大情人坡。

暨南大学番禺校区

郊外生活真的苦

郊区建校区,越搬越偏僻成了不少校园扩建的惯例,地理位置没办法改变了,但设施跟不上、生活不便利,才是让学生们更头疼的事情。

不久前,一名自称是暨大番禺校区的学生在微博上发帖,称校区保卫队在校内抓外卖小哥,并扣留或没收外卖,让一些学生不仅饿了肚子,还丢了饭钱。

送给所有学校在郊区的同学:学校在郊区,我为自己代言

暨大番禺校区大门摆出公告,禁止外卖进校。图/广州日报

出于安全考虑,不少大学会限制外卖入校。可是暨大番禺学子很无奈,校内饭堂和几家小型餐厅在吃饭高峰时很难满足需求,吃完饭想到市区遛个弯,也要深思熟虑一番才行。

来往新造地铁站和校园的一些小巴行驶距离短、收费高,还常超载。如果不想挤小巴,可能要去尝试一下秒速五十米的摩的……

孤零零蜗居在深圳的暨大旅游学院,忍不住跑出来和番禺校区抱头痛哭:他们都说深圳很好,华侨城很好,然后呢?

送给所有学校在郊区的同学:学校在郊区,我为自己代言

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

同济大学嘉定校区

跨个校区何其艰辛

“某日,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大礼堂的《同舟共济》的演出刚刚开始,有一波学生才陆续走进大礼堂摸黑找座位。这些学生刚从嘉定校区坐校车赶过来看演出。

这一天的校车在17点25分从嘉定校区出发,到达四平路校区时已经18点55分。看完演出是晚上21点15分,与慢悠悠的在本部生活的同学不同,嘉定校区的同学急匆匆地走出大礼堂,赶去上车地点,在路况良好、有校车直达的情况下,能在晚上十点多回到嘉定……

一名同济嘉定学子用实际经历,讲述了其跨校区旅途之艰辛。

送给所有学校在郊区的同学:学校在郊区,我为自己代言

面积广阔的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图/中国图库

位于上海西北黄渡镇的同济大学嘉定校区,西接江苏昆山,北邻江苏太仓,就是离魔都中心远得很。虽然偏僻,可是学校面积大啊。

据官方数据,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占地面积167万平方米,校内的道路一般宽度在5-7米左右,在该校一名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研究生的分析中,“依据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的著作《隐匿的尺度》中提到的理论,这是一个可以打招呼却较难正常对话的距离。”

长期生活在地广人稀的空间,有的同学甚至变得非常“社恐”:“后来再去人多的地方,甚至有点害怕,还有点想跑。”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

闵大荒啊你人杰又地灵

如果说同济嘉定是上海的孤独西北角,那么交大闵行校区,则在另一头和同济遥相呼应着。

因为位置偏远,交大闵行还有上海西南某高校(shanghai southwest some school简称4s)、闵行理工学院(简称MIT)、东川路男子职业技术学校等称号。

送给所有学校在郊区的同学:学校在郊区,我为自己代言

上海交大闵行校区的“拖鞋门”。

偏僻是其第一惨,而在这所理工科为多数的大学中,毫无人道的男女比例又是第二惨。其实,就算幸运找到女友,两人想在这荒郊野岭、放眼只有工业园区之地来场浪漫约会,都是个大难题。

不过,这也不妨碍闵行男儿们苦中作乐,2013级军训二营十四连就曾为闵行校区创作过一首《闵大荒之歌》,以表对其爱之深切:

闵大荒啊你人杰又地灵,黄浦江的风儿最先吹到你……你是学习的圣地,大魔都的阳光它最先照耀这里,闵大荒,闵大荒!我们不会离开你,生是你的大学僧,死是你的小蜜蜂,除了这里我们哪儿都不想去……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和本部跨省遥望

前边讲的大多是同城不同命,而到了北京交大的威海分校这儿,更成了跨省式远离。

和其他许多地广人稀的郊区校区不同,北交威海校区被吐槽的是校园实在太小:学校里的商店小而且少,甚至价格还贵;校区千来人,社团活动也不多;二期(含体育馆等设施)应该在2017年大一入学时建好,如今仍是遥遥无期……

送给所有学校在郊区的同学:学校在郊区,我为自己代言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图/bjtu

除了“孤单弱小”,北交威海校区也常常被拿来和同城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作比较。

其身上背负的“黑”点一是录取分比本部低,故学生水平不咋地;二是学费高(6万一年),一些人是花钱来买文凭的。

不过,北交威的同学也不用太焦虑,不仅仅是贵校,各路分校区遇到的区分看待,向来都不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孤独的欧亚大陆中心区

2016年秋季,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正式开始招生办学,该校区成为克拉玛依市的首所本科院校,以及兰州以西唯一的教育部直属211高校。

当年,该校区面向全国16个省市招生,计划招六个专业510人,录取497人,实际报到人数只有461人。

送给所有学校在郊区的同学:学校在郊区,我为自己代言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在火车站迎接新生。图/sohu

在地理位置偏僻这一点上,克拉玛依稳赢。别的大学跨校区交通用的是校车,中石油大学的同学可以直接申请开设校机了。

这座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区域、泛中亚地区的中心区,且连续4次蝉联“中国最安全城市排行榜”桂冠的石油城市,是地理中心无误,可离经济中心,还是远了好大截。

而在网络上关于要不要报考该校区的问答中,不少人抱着“分数尴尬,想上个重本学校;读个211大学,保研、找工作会容易吧?”的想法报考该校,若真是这么想,那决定了之后就没什么好抱怨的了。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我们真不是“野鸡大学”

除了物理位置之惨,还有一种难以摆脱的惨,叫做被误解的惨。按理说,既有名校光环笼罩,地理位置生活环境也不错,人大苏州校区不该出现在惨校榜中。

但由于知名度还不算高,社会普遍对中外合作办学不太了解,在不少人眼中,这所听起来有点另类的大学,总被当成“江南四大野鸡大学之一”或是“三本院校”

送给所有学校在郊区的同学:学校在郊区,我为自己代言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图/sohu

其中,对于该校区最大的误会,当属人大苏州校区里的“中法学院是学法学的”。

实际上,中法学院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中国人民大学与法国巴黎索邦大学、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KEDGE商学院合作创办的第一家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隶属于中国人民大学的非独立法人办学单位。

简单来说,中法学院和人大的其他学院在性质上是一样的,大家毕业了都拿同一个文凭。而且,中法学院的分数并不低,那些看不起的人,还不一定考得上。

诸位大学城校区

不幸的校区各有其惨,大学城更是另一群数量级的典型代表,在谁更惨的争论里,各位“村里城”都不甘示弱、各有说辞:

武汉黄家湖大学城说,我们这儿真的好远,光进城就要两个小时。

上海松江大学城跑过来和黄家湖握了握手,说他们去哪都是两小时起步。

送给所有学校在郊区的同学:学校在郊区,我为自己代言

松江大学城环境好,就是远。 图/昵图网

北京良乡大学城听到后清了清嗓子:“我们回家坐地铁最少三小时。”

兰州榆中大学城面无表情地看着众人:“你们就知足吧,我们连地铁都没有,还不照样在村里过得有滋有味?”

大连旅顺大学城赶紧向榆中发去安慰:“早就放弃进城了,一到寒暑假,学校的小店纷纷关门,想吃东西就自己在海边钓钓鱼,没在怕的……

你的城,不对,你的村儿是什么样的呢?,有无奈吐槽的,有欣然赞美的,既有心塞的遭遇,也有甜蜜的故事······来吧,一起来看看吧~

@匿名

进城一次,身心俱疲,“每次进城,都想唱‘我曾经跨过山河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能挤上地铁是运气,能打到滴滴是福气,能等个5分钟就等来公交,那就是相当欧气了!!!”同在郊区的小青表示,这位同学说的,相当真实了!一把辛酸泪啊!“每次都是元气满满地准备进城开心地玩耍,但通常没到目的地或者玩了一会儿就累得不行,能量都在转车倒车的过程里消耗没了。”心疼地抱住你,玩耍时刻要补充能量呀~

@匿名

恋爱不易,且行且珍惜“我和男朋友在天津同一所学校,他在市中心老校区,我在郊区新校区,看起来离得很近,但总感觉是异地恋,每次约会问,你到哪了?回答永远都是:在路上。”去见想见的人,在路上,也是很开心的吧~有了距离,有了赴约,有了期盼,有了欢喜。“每次和男票在市里约会,回来的时候他不管多早多晚总要送我到学校。原因是他说我学校太偏僻,荒郊野外的,不放心我一个人回来。”字里行间都充满着粉红泡泡,这样的男朋友也是很贴心了,是不是还得感谢在郊区上学?

@匿名

风景独好,静以修身,“新校区位于郊区,我去的时候有些建筑还没有完全盖好,因为占地面积广阔,无比任性地拥有一大片绿地,经常有附近村子里的农民来放羊,那真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哈哈~套马的汉子你威武雄壮,不对,应该是放羊的汉子你威武雄壮!“其实在郊区,最大的好处就是,远离KTV,游乐场,电影院呀这些娱乐场所,远离喧嚣,安安静静地看看书,打打球,跑跑步,也是很不错的。”嗯,看来这位同学已经找到了在郊区生活的最佳方式,佛系生活,给你点个赞!

@小白

网购发达,饮食“便利”“去年双十一,有公众号做了一个我们地区所有高校的网购金额对比,我们学校遥遥领先。真的,在郊区买啥都不方便,起初我就是在网上买些吃的啥的,现在小到袜子大到电器无所不买。感谢网购,造福一方人民。”666啊,足不出户,坐拥天下,说的就是你了吧。“不吹牛地说,我能完整地背下来学校附近所有餐馆的送餐电话,清楚地知道每家店的招牌菜是什么,掌握什么时候打折优惠,什么时候菜品上新的时间。厉害吗?不用羡慕,如果你的学校在郊区而且你已经吃腻了食堂,你也可以和我一样的。”厉害厉害,佩服佩服,可怎么觉得有那么一丝丝的心酸呢?

@吕小贤

说到这个,我就无法不提及一下,中国最孤独的大学,兰州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到年兰州市画了一个圈,说甘肃的大学都要搬迁到远在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镇的大学城,甘肃唯二的两所部属院校,率先响应,多年过去了,除了这两个难兄难弟,再也没有学校过来,因为兰州的整体城市规划变了,对没错,从向东变成向西,于是在荒山、农村、沟壑之间,两所学校相依为命,因前期投入巨大,想走都走不了。

@暖洋洋

在六环外的中国政法大学色色发抖

@思贤桥上的小猫

雄安新区,未来高校的集结地!

@品King

学生只呆几年就罢了,老师得一辈子呆着;呆着就算了,还公车改革把校车给取消了;取消了自己买车吧,整条马路都是各种车,出个门去超市买瓶油都得一个小时才能回家。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兆华

暑假爸爸妈妈来传媒大学看我,当时我们分别打车从机场去东五环,路过西街,妈妈非说司机走错路了,说传媒大学怎么可能在这村里呢……还给我打电话说北京的司机师傅故意绕远路。

@蠢蠢欲动

学校分东西区,中间隔一条大马路,一个校区也能异地恋!

@菲菲

我北邮3个校区不服,大家都没学长学姐学妹学弟

@小琪琪

在沙河校区上学,特别是在宿舍信号特别差,走夜路很恐惧~~

@琐碎的小时光

刚上大学的时候,室友感叹:“没想到读个大学还到村镇来了,太乡下了!”去看个电影,都要坐半个小时的公交,并且每一趟都挤满了人。但是,与在市区的老校区相比,新校区面积大了几倍,而且也建设得很漂亮。此外,在郊区更安静,不会让人心浮躁,能“好好当个大学生”。

总结来说,学校在郊区,交通有些不便,玩耍有些疲惫,但距离给了我们美丽与安逸。城市的繁华与热闹不属于我们,寂静与孤独是我们的本色,距离产生美是我们的座右铭,学校在郊区,我为自己代言——送给所有学校在郊区的同学。

(来源:蹦豆综合有间大学,蹦豆等,转载请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关注中财蹦豆微博,下载蹦豆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