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陳寶生《光明日報》撰文:紮實推進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進頭腦

黨的十九大以來,教育部把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工作,作為教育系統的頭等大事,與中宣部共同啟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修訂工作。

如何做好“三進”工作?7月24日,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在《光明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做了深入闡釋。具體內容隨小編一起來看↓↓↓

教育部长陈宝生《光明日报》撰文:扎实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头脑

講好用好思政課教材

紮實推進黨的理論創新成果

進頭腦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 陳寶生

黨的十九大以來,教育部把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工作,作為教育系統的頭等大事,與中宣部共同啟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以下簡稱“馬工程”)重點教材修訂工作。目前,進教材工作取得重大進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4種新教材已經出版並投入使用,新修訂的其他馬工程重點教材也將在今年秋季進入課堂。近期,教育部、中宣部舉辦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4種新教材使用培訓,有7萬多名思政課教師參加培訓,共同研究、推動、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學工作,“三進”工作實現由編教材向進課堂的重大轉移。這是一項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工作。

教育部长陈宝生《光明日报》撰文:扎实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头脑
教育部长陈宝生《光明日报》撰文:扎实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头脑

改革開放以來,黨的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任務就要跟進一步。“進教材”就是把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充分體現在教材中,實現理論體系向教材體系的轉化。“進課堂”就是把任課教師的知識體系、方法論體系和教材內容體系有機耦合,實現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化。“進頭腦”就是幫助大學生把課堂學到的知識體系轉化為價值體系。

推進“三進”,要堅持“一條紅線”,佔領“三個主戰場”,實現“兩個重大轉移”。“一條紅線”就是黨的理論創新成果。“三個主戰場”,第一個主戰場是教材編寫,就是組織專家深入學習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按照理論創新的邏輯、實踐創新的邏輯、學科發展的規範、學理闡述的要求編寫教材,做到符合政治要求、符合規律要求、符合學習範式要求、符合質量要求。第二個主戰場是課堂教學,就是把教材轉化為具體的教案,轉化為學生可接受的教學體系、知識體系。第三個主戰場是進學生頭腦,就是把理論體系、教材體系、教學體系轉化為學生的價值體系,這是“三進”目的所在。“兩個重大轉移”,第一個轉移是從進教材到進課堂,要處理好任課教師和教材的關係,完成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化,實現進課堂的任務。第二個轉移是從進課堂到進頭腦,要處理好任課教師和學生的關係,完成教學體系向知識體系、價值體系的轉化,實現進頭腦的目標。

“三進”,進教材是基礎,進課堂是核心,進頭腦是目的。實現“三進”,重點是教材搞建設,課堂講學理,頭腦起風暴。教材搞建設,就是教材重在建設。教材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有破有立,重點在立、在建設,修訂就是破立統一的過程。課堂講學理,就是在課堂上結合每門課程具體內容,從不同學科、不同專業角度,講清楚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的歷史淵源、內在邏輯、科學內涵和獨特價值。課堂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可以是開放的,也可以是封閉的,核心任務是要從學科上、學術上講清楚。頭腦起風暴,就是通過教學引發學生深度思考,引發學生濃厚興趣,在學生頭腦裡掀起一場價值風暴,發生化學反應,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和信念,增強“四個自信”。“三進”工作符合思想發展的規律,符合理論發展的規律,符合教育的規律。

教育部长陈宝生《光明日报》撰文:扎实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头脑
教育部长陈宝生《光明日报》撰文:扎实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头脑

當前,做好“三進”工作,實現從第二戰場到第三戰場的重大轉移,要從五個方面確保進入,做到“五個相統一”。

一是從時間上確保進入,做到過程和階段相統一。“三進”首先在時間上要做到及時,第一時間學起來,這是確保進入的前提。“三進”是一個時間過程,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不斷深入。這個過程分不同的階段,由學習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到進教材,由進教材到進課堂,再到進頭腦。還要充分考慮認識的不同階段,不同的年級、不同的學段有不同的認識。要結合“三進”不同階段、不同學段的不同認識,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各門課程教材編寫和講授之中,實現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學科化、學理化,這既是過程也是階段。推進“三進”,就是要在時間上持續不斷地堅持下去,咬定青山不放鬆,持續不斷地深入學習、編修教材、講好課程、武裝頭腦。

二是在空間上確保進入,做到範圍和狀態相統一。課堂是一個陣地,也是一個樞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存在和實現形式。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就是要佔領、珍惜、用好課堂主陣地。要充分利用哲學社會科學、理工農醫等所有課程,挖掘蘊含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發揮各門課程的育人功能,實現全覆蓋、無死角、無遺漏。所有任課教師都要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全身心投入教學,站好講臺,用好教材,講好每一堂課,做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以理服人,讓理論所到之處陽光普照。

三是在方法上確保進入,做到作用和效果相統一。編修教材和課堂講授,都要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辯證法和方法論體系,這是最大的方法。同時,針對不同授課對象和具體問題,要創新教學方法,建立獨特的教學方法體系,把教材和教學聯繫起來,把理論和實踐統一在課堂。不同方法有不同的作用,要根據不同課程和學科專業學生的特點,運用多種方式方法,發揮綜合作用,產生良好的課堂效果,逐步完成進頭腦的任務。廣大教師要從話語體系突破,靠感情連接,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語言,使教材內容真正活起來。

四是在工作上確保進入,做到使命和責任相統一。效果好不好,關鍵看工作。當前,教育戰線的中心工作是把“三進”作為重大的政治任務,擺在重要位置常抓不懈,與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緊密結合,真正融入各項工作之中。思想政治理論課4種修訂教材堅持有機融入的思路,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體現到4門課程內容之中。教材編好後,關鍵在教師。廣大教師肩負著完成“三進”的光榮歷史使命。實現這個歷史使命要有責任,責任要體現在工作中,體現在用好新教材、講好每堂課上。

五是在思想上確保進入,做到感情和行動相統一。“三進”要先進入廣大幹部和教師的思想中。只有進入思想、進入精神,才能完整準確科學地進入教材、進入課堂、進入頭腦。各級領導幹部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高度理解、籌劃、安排,政治上加強領導,教學上加強指導,思想上加強引導,質量上加強督導。廣大幹部和教師要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懷有深厚的感情,要把這種深厚的感情落實到行動上,落實到“三進”的具體工作中,履行好所肩負的歷史重任。知行合一、重在行動;“三進”工作重在行動、要在效果。

推進“三進”工作,核心是解決立德樹人,解決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廣大任課教師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掌握核心要義,用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新教材,講好課程,講出質量、講出水平,講出各自的風采,不斷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武裝大學生,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來源 | 《光明日報》、微言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