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画报上的鬼子进村 扫荡根据地施行“三光”的罪证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一直将华北视为自己“以战养战”的重要基地。但随着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对日军在华北的统治形成了严重威胁。在大规模正面作战无法应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抗日活动以后,日军开始了频繁而残酷的疯狂扫荡。

尤其是在1940年“百团大战”发动以后,日军发现自己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力量居然从未能真实的掌握,敌后根据地已经发展到了这样大的规模和程度,开始认识到了敌后抗日武装的可怕。

于是在1941年到1942年日军针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治安强化运动”,其目的就是要有计划的破坏根据地的建设,破坏坚持敌后抗战的物质基础。

日军扫荡的同时对根据地内实行了“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对扫荡区内所有的百姓,无论男女老幼统统赶走,不走便杀,所有的牲畜一只不留,所有的房屋、农具全部烧毁,将根据地变成荒无人烟之地。

根据档案显示,从1938年到1942年期间,侵华日军千人以上的扫荡为152次,万人以上的大扫荡为27次。惨死在日军屠刀下的根据地民众更是不计其数。

日军在焚烧的村庄前列队开炮

被日军完全烧毁的村庄

日军进村时打着旗子欢迎的百姓

不幸被俘的根据地侦察员

日军进村后摆拍的所谓百姓杀猪欢迎

根据地里的汉奸把部队撤走时埋藏起来的弹药拿给日军邀功

日军向为他们带路的汉奸被根据地武装打伤后进行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