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宋體字,不是宋代產生的字體,而且它根本不是書寫體!

這樣一個古老的謠言,沒想到居然還有人在相信。

那我就在這裡再闢一次謠。

1、宋體字,不是宋代產生的字體,而是明代才產生。

2、宋體字,不是一種書寫字體,而是一種印刷字體。

宋體字大家見得多了,可都是在電腦屏幕上,以及印刷好的書本上。你們誰見過哪位書法家在作品中寫過宋體?

宋體字的特徵很明顯:橫平豎直,橫細豎粗,起落有稜角,字形方正,筆畫硬挺。.

你知道嗎?宋體字,不是宋代產生的字體,而且它根本不是書寫體!

你們看這種字體,是毛筆能寫出來的嗎?別說毛筆了,就是今天的硬筆,能寫出這種字體來嗎?

很顯然,這麼平直硬挺的筆畫,只有一種方法可弄出來,——那就是刻刀。

是的,所謂宋體字,就是古代的印刷工人,在雕刻雕版時,用刻刀在木板時刻畫出的字體。正因為是用刀刻出來的,所以一筆一畫都極其硬挺,橫豎絕對平直,能走直線的時候就絕對不要弧度,所以起筆落筆才都有稜角。——總而言之,宋體字的一切特徵,都和“刻刀”這個工具分不開。

正因為宋體字是古代刻工的工作字體,所以才不講究什麼風骨氣度,所以宋體字看上去是呆板生硬的,因為它追求的是效率和標準,而不是藝術。

宋體字既然產生在明朝,為什麼要叫“宋體”呢?那是因為宋代是中國印刷術剛成熟的時代,宋代的印刷工人在刻板的時候,還沒有自己獨立的工作字體,還是採用手寫體。既然是採用手寫體,那麼當然是要用各大名家的字帖了。因此,宋版書籍大多采用顏體、歐體、柳體等名家字體,——這也就是宋版書籍非常美觀漂亮的原因之一了。

到了明代,由於宋版書籍的美觀,因此在印刷時,往往有意識的去模仿宋版,但使用名家字體必然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於是明代刻工一方面追求效率,創作出了最適合印刷的字體,另一方面卻又把這種新字體稱之為“宋體”。——其實它和真正的宋版書所用的字體完全不同。

你知道嗎?宋體字,不是宋代產生的字體,而且它根本不是書寫體!

這是宋、明兩朝分別刻印的《孟浩然詩集》,左邊為明版,右邊為宋版,兩者區別一目瞭然。宋版字體使用的是歐體,明版用的是宋體。

當然,和秦檜就更加沒有半點關係了。

這則謠言起源於何時,有的同學說是四五年前,有的同學說零零年代,有的同學說九十年代。其實都不是,這個說法大概是源自於一本叫做《第二幅人體畫》的小說,出版於1988年,作者本身也是位書法家。

你知道嗎?宋體字,不是宋代產生的字體,而且它根本不是書寫體!

原文:

畫家精妙的圖畫並不一定反映畫家的品質和良心。毛延壽有神來之筆,秦檜也寫得一手漂亮的宋體字。而他們高超的技藝與他們的為人卻恰恰相反。

本身“秦檜寫得一手漂亮的字”還不算離譜,但說“宋體字”就壞了。可能是作者誤以為宋體字源自宋朝,宋人都寫宋體,所以才說出“秦檜寫得一手好宋體”這種話。這自然是作者的無心之失,然而這本小說的銷量並不低。

我估計是讀者中有人據此大悟:“原來宋體字是秦檜發明的!”因此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結果。事情醞釀了兩三年,終於,在1991年,一本喚作《萬事由來集成》的少兒百科書橫空出世,一本正經地編纂了“宋體字”的秘密——宋體字為秦檜發明括弧確切來講是代表者括弧完,本叫做秦體字,因人們厭惡秦檜的為人,所以改叫宋體字。

當然,在這個詞條中,秦檜也成了狀元。足以見得,這則謠言在二十五年前就已成型,影響了一代人。

你知道嗎?宋體字,不是宋代產生的字體,而且它根本不是書寫體!

當時這一類的圖書在渴望知識的青少年中非常風靡,能達到手不釋卷的程度。我的啟蒙,就是一本叫做《青年知識手冊》的書。(注:《青年知識手冊》中並沒有秦檜發明宋體字的說法,我只是拿它來舉例說明圖書風靡的情況)

你知道嗎?宋體字,不是宋代產生的字體,而且它根本不是書寫體!

往後的雜誌和很多文章作者,也就採信了《萬事由來》裡的說法,把“秦檜發明宋體字”當作“人品和才品無關”的論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