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鱒魚C位出道三文魚?吃貨怒了:這門親,我們不認!

日前發佈的《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

讓廣大吃貨們非常緊張

虹鳟鱼C位出道三文鱼?吃货怒了:这门亲,我们不认!
虹鳟鱼C位出道三文鱼?吃货怒了:这门亲,我们不认!

部分網友的評論

究竟

虹鱒魚能不能生吃?

以後我們吃的三文魚會變成虹鱒魚嗎?

現在就來給大家說說!

虹鳟鱼C位出道三文鱼?吃货怒了:这门亲,我们不认!

13家企業讓 “虹鱒魚”變身“三文魚”

三文魚不是一個嚴格的學術名稱,所以它的定義主要靠市場約定俗成而來。消費者傳統上認為的三文魚,一般特指大西洋鮭,而不包括所謂的“淡水三文魚”,也就是虹鱒魚。這份最新的《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把虹鱒魚稱為三文魚,與大眾的一般認知不符,引起爭議。

虹鳟鱼C位出道三文鱼?吃货怒了:这门亲,我们不认!

制定標準的是誰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

青海民澤龍羊峽生態水殖有限公司

上海荷裕冷凍食品有限公司

大連瑞馳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愛樂水產(青島)有限公司

上海費澳德食品有限公司

北京北歐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盒成食品有限公司

甘肅文祥生態 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凱特威德生態漁業有限公司

十堰格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山東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溪艾格莫林實業有限公司

重慶市城口縣任河水產養殖有限公司

共同制定

值得注意的是,“《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不是來自政府部門,而是由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同13家企業共同編制併發布。

“虹鱒魚”和“三文魚”是什麼關係?

“三文魚”出生於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的河流,成長於海洋,成熟後又會洄游到出生的上游河流裡產卵。按照地域劃分為“大西洋鮭”(Atlantic salmon)和“太平洋鮭”(Pacific salmon)。

在生物學範疇裡,“鮭科鱒屬”分為“海鱒”和“虹鱒”。傳統意義上的大西洋鮭和太平洋鮭都屬於“海鱒”。虹鱒則是淡水魚。可以這麼講,外國三文魚和“國產三文魚”虹鱒,它們同科,但不同屬。

虹鳟鱼C位出道三文鱼?吃货怒了:这门亲,我们不认!

紅框裡的“淡水三文魚”就包括虹鱒

“國產三文魚”虹鱒和“海鱒”最大的區別在於生長特點,虹鱒的一生都在淡水當中度過,是沒有跨鹽度洄游行為的類群。

“虹鱒魚”能不能生吃?

果殼網發表文章稱,虹鱒不能生吃,淡水魚也不能生吃,因為它們的體內可能攜帶著多種寄生蟲,例如闊節裂頭絛蟲、肺吸蟲、華支睪吸蟲(俗稱肝吸蟲)、顎口線蟲等等。生吃淡水水產或多或少都有被感染的風險。

虹鳟鱼C位出道三文鱼?吃货怒了:这门亲,我们不认!

上海海洋大學教授陳舜勝表示

所有海水魚和淡水魚都有寄生蟲的可能,但淡水魚的寄生蟲與人體的生長環境接近,生吃虹鱒魚的風險比海水三文魚大。

在“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的編制說明中提到,目前三文魚人工養殖模式全程控制了在其生長過程中的寄生蟲感染途徑,其中養殖大西洋鮭的寄生蟲感染風險可以忽略不計。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黨組書記、廳長王中丙表示

深海養殖也好和淡水養殖也好,它都有寄生蟲,但是深海養殖的寄生蟲滲透壓跟人體的不一樣,一般在人體長不大,所以不會造成什麼健康的影響,只會肚子有點不舒服。但是淡水養的虹鱒魚類的寄生蟲,因為它是在淡水養,它的滲透壓跟人體是一樣的,吃進去以後它可以長大的。所以我們建議虹鱒魚,淡水的三文魚不要生吃。

虹鱒魚一直生活在淡水中。淡水裡的寄生蟲種類和數量都很多,比如闊節裂頭絛蟲、肺吸蟲、肝吸蟲、顎口線蟲等等。生吃虹鱒魚或者其他的淡水魚蝦,就有相當大的風險感染這些寄生蟲,有的甚至能致命。有資料顯示,由於喜歡吃生魚片或半生不熟的魚片(例如魚片粥裡的魚片僅外層部分被燙熟,中間部分則仍是生的),近2%的廣東人都感染了華支睪吸蟲,是全國平均感染率的5倍。據專家介紹,歐美政府機構也並不贊成消費者直接生食新鮮魚肉,一般建議加熱到63℃以上,以免感染寄生蟲。虹鱒魚雖然更容易感染寄生蟲,寄生蟲並不耐熱,只要徹底做熟,也就可以放心食用了。

劃重點!團體標準不具有強制性

根據2017年12月15日印發《團體標準管理規定(試行)》,團體標準不是強制性或推薦性的國家標準,也不是行業標準。團體標準是依法成立的社會團體為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協調相關市場主體共同制定的標準。團體標準由本團體成員約定採用或者按照本團體的規定供社會自願採用。

(劃重點:團體標準是給“本團體成員約定採用或供社會自願採用”。也就是說,不能被當作行業規範來強制使用。)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食品安全博士鍾凱認為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制定團體標準是可以的,但是這個標準的性質是行業協會制定的,標準約束的範圍是參與制定標準的企業,對於其他的企業沒有約束力,關鍵是公眾是否瞭解這個標準的性質。

標準裡寫了要標註種名,標的時候應該是三文魚(虹鱒)或者三文魚(大西洋鮭),這樣標的話本身是不存在太多問題的,但這樣標註可能會引申出另一個問題,消費者是否知道要去看標籤,誰去告訴消費者需要去看標籤,這種消費者教育由誰來做。消費者如果不能正確地理解這個標準也會產生誤導。

標準出來後,行業協會與企業是否能保證上下游供給商都遵循這個標準也是一個問題:生產的時候標了,但是到餐館裡面餐館會標嗎?下游的產品企業能負責嗎?協會能負責嗎?

水產行業知名人士、北京海橋市場推廣有限公司董事長樊旭兵表示

團體標準不是國家標準,也不是行業標準,不具有強制力。不是說團體標準定出來,其他企業就都會遵守這個標準,市場和消費者就會認可這個標準。這個標準的作用有多大目前還不確定。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虹鱒魚出廠和上市之前的檢驗制度,特別是針對寄生蟲的檢驗制度,讓公眾放心。雖然這個標準中,確實有關於虹鱒魚檢驗規則的條款,但這些條款只有在實踐中得到嚴格執行,並取得消費者的信任之後,才可能消除消費者對虹鱒魚寄生蟲的擔心。而這些都需要通過時間來驗證。

如何辨別“虹鱒魚”和傳統“三文魚”呢?

如果吃貨們真的擔心會吃到虹鱒魚

不如來學習一下如何分辨三文魚和虹鱒魚吧!

虹鳟鱼C位出道三文鱼?吃货怒了:这门亲,我们不认!

1紋理和顏色

三文魚:脂肪含量高,肉色偏橙黃、表面的白色花紋更白,線條較寬,且線條邊緣比較模糊。

虹鱒魚:脂肪含量少,線條細而且邊緣很硬,也就是紅白相間很明顯。

2

厚度

三文魚:三文魚魚片一般可以切成厚塊(0.7cm-1cm左右),厚度很厚。

虹鱒魚:虹鱒魚由於肉質比較硬,是不能切這麼厚的,不然咬著費勁。

3光澤

三文魚:三文魚看著比較亮,有油油的光亮,在燈光下會隱約反光。

虹鱒魚:虹鱒魚在燈光下黯淡無光。

虹鳟鱼C位出道三文鱼?吃货怒了:这门亲,我们不认!

4口感

三文魚:比較優質的三文魚因為可以切的很厚,所以入口結實飽滿,魚油豐盈有化口的感覺,因彈性十足,在咀嚼的時會有肉不斷擠壓牙齒和嘴巴的感覺。熟制後的三文魚,肉色呈粉紅色,鮮嫩可口,入口香甜,味美。

虹鱒魚:虹鱒魚更有嚼頭,但因脂肪少,沒有那麼香。熟制後的虹鱒魚,顏色深一些,入口發柴,乾澀。

5價格

三文魚:基本上最貴的挪威三文魚的市場價大約在80-100元/斤。

虹鱒魚:國內養殖的虹鱒價格大約在30元/斤。

購買三文魚時、問清楚是什麼魚,首選三文魚,去正規的商場、索票購買;大概價格基本在一百元左右;價格會隨季節有一些變化。

6個頭

三文魚:都是人工深遠海養殖的,體長需要達到1米以上才會出口,重量一般為12斤以上;

虹鱒魚:最大的個頭在40釐米左右,重量一般在8斤左右。

最後

下次想生吃“三文魚”之前

一定仔細看好標籤

如果是標籤不符合規範、來歷不明的魚

還是做熟了吃吧!

虹鳟鱼C位出道三文鱼?吃货怒了:这门亲,我们不认!

(、中國青年報等綜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