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一定要交領右衽?這是個誤會呀!

在生活中,或是每天所看到的新聞中,想必大家經常能夠看到漢服運動。按照漢服人士的說法“漢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剃髮易服前的漢民族服飾”。而他們關於漢服的基本特點介紹,我們所看到的最常見的說法那便是“交領右衽”。

下圖是百度百科對漢服基本特點給出的說法↓
漢服一定要交領右衽?這是個誤會呀!

既然如此,我們就從剃髮易服前的古代服飾上來觀察,它倒底是不是一定要交領右衽。首先先談談是不是一定要交領???

下圖的明代女子容像,衣著很明顯,披風裡面是一件立領長襖,而非交領。↓
漢服一定要交領右衽?這是個誤會呀!

明孝宗朱佑樘張皇后容像,鳳冠霞帔大衫內依然可見是立領。↓
漢服一定要交領右衽?這是個誤會呀!

其實,在整個明代女子服飾在不斷變化,而變化趨勢是女子服飾的立領在逐漸取代交領,而且女子襖裙的上衣有一種不斷增長的趨勢。

下圖圖左為明代早期命婦,圖右為明代晚期命婦↓
漢服一定要交領右衽?這是個誤會呀!

再談談左右衽問題,許多漢服人士對左衽的看法和百度百科類似↓
漢服一定要交領右衽?這是個誤會呀!

實際上,在明代有許多左衽畫作、容像或記載。

下圖為《吳氏先祖容像》中的左衽人物↓
漢服一定要交領右衽?這是個誤會呀!



​下圖為《明中東宮冠服圖》中的左衽人物↓
漢服一定要交領右衽?這是個誤會呀!

崔溥的《漂海錄》即有:“自滄洲以北,女服之衽,或左或右,至通州以後,皆右衽。”的記載。由此可見,大多數古人並不是有多在乎左右衽,右衽之所以多或許只是一種習慣,和蠻夷、死人無關。

也許有人說明代受元代影響,所以會有左衽。那麼請解釋一下《元典章·服色》:“公服,俱右衽,上得兼下,下不得替上。”,為什麼“俱右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