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祕: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一些國家和黨的領導人逝世後,都要為他建造遺體存放的陵墓和廣場以示紀念,一些國家還將其遺體進行防腐處理放入水晶棺,以供人瞻仰。

歷史探秘: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在毛澤東主席去世一週年時,他的遺體安臥到水晶棺裡,迄今40年,仍栩栩如生;瞻仰人數已過億,水晶棺仍完美如初。 毛澤東主席的水晶棺最終選取用優質天然東海水晶做原料,熔鍊成大型石英玻璃板材。北京六零五廠是生產石英玻璃和硅材料的頂尖企業,北京玻璃總廠、北京六零三廠等一些單位也一起會戰。熔鍊大型水晶件,一般退火需等3年,才能完全消除水晶玻璃的內應力。六零五廠老技工徐兆彩發明了新工藝“打砣、模壓、拼接”,解決了這一難題。約2米長、1米寬的水晶大板,是20公分見方的小水晶板一塊塊焊接出來的,焊接這活兒由老技工石維成來幹。水晶熔點超過2000℃,必須在熔化的一瞬間完成焊接,他用氫氧焰噴射燈緊盯焊縫操作,厚厚的金屬防護服上冒著煙,得專人往他身上澆水,雙腳都泡在了水裡。最終完成的水晶棺板材,石英粉純度達到了“六個九”——99.9999%——至今全世界也再沒有人生產出來。

歷史探秘: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列寧逝世後,斯大林執意要保存列寧遺體。政治局委員托洛茨基、布哈林認為,把列寧遺體制成乾屍是對他形象的侮辱,這與列寧的世界觀完全背道而馳,……他們對科學馬克思主義一竅不通。列寧遺孀克魯普斯卡婭聲明反對:“我對你們有一個懇求,不要把對他的哀悼變成對他個人形式上的尊敬,不要修建他的紀念碑和以他命名的宮殿,不要為他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他在世時對這些都不屑一顧,並把它們看作難以承受的負擔。”但政治局最後決定,保存列寧遺體。這是世界上長期完整保存人的遺體的首例。

裝有列寧遺體的水晶棺在列寧墓地下。水晶棺的結構及製造工藝曾是蘇聯的頭號國家機密。衛國戰爭後,裝有列寧遺體的水晶棺重新更新。

歷史探秘: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水晶棺上面就是列寧墓。最初是木結構,1930 年改用花崗石和大理石建造。列寧墓位於莫斯科紅場西側,在克里姆林宮牆正中的前面。列寧墓上層,修建有主席臺。每當重要儀式時,領導人就站在列寧墓上觀禮。1994年,列寧墓與莫斯科紅場等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歷史探秘: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開棺護理列寧遺體。護理遺體的技術是國家一級機密。每年需100多萬美金的護理費。俄政府已停撥此費用,現來自旅遊收入與民間團體捐款。列寧遺體的衣服是從瑞士特別訂購,價格昂貴達3萬美元。

歷史探秘: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僅10%列寧遺體存放在列寧墓內。1941年衛國戰爭期間,遺體被轉移到秋明市區的一所農學院內。1943年12月,遺體開始腐爛,被截去一條腿和部分左肢,以人造假肢代替。1961年,當斯大林遺體從列寧墓移出後,遺體再次腐爛。赫魯曉夫決定將尚未腐爛的頭部同軀幹分開。其頭顱取下安裝在人造軀體上,肉身軀幹火化。

歷史探秘: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孫中山(1866-1925)中國國民黨總理,第一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國民黨譽之“國父”,中共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提出三民主義,後思想傾向蘇聯。派蔣介石率“孫逸仙博士代表團”赴蘇考察黨務、政治和軍事,聘蘇鮑羅廷等到廣州任顧問。1924年在廣州主持國民黨一大,確立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實現第一次國共合作,創辦黃埔軍校,自兼軍校總理,聘請加倫等蘇聯紅軍將領為軍事顧問,創建革命軍。

歷史探秘: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孫中山病逝於北京鐵獅子衚衕行館。蘇聯用火車運來的水晶棺到北京後,發現孫中山遺體因初期防腐技術處理不好,遺體皮膚開始變黑,已不能長期保存生前的狀態,使用水晶棺已無意義。同時專家認為蘇聯的水晶棺僅適用於氣候寒冷乾燥的北方,在炎熱潮溼的中國南方,遺體最多隻能保存20年,所以最終未能使用水晶棺。孫先生地下有知,也應了卻心願。

歷史探秘: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孫中山的遺體安放在這臥像下5米左右的地方。中山陵的墓室室內是一座半球形,中央是直徑約4.3米的大理石坑,深1.6米,大理石壙四周圍著一圈精緻的白色大理石欄杆。石坑的正中棺槨上安放著就是孫中山身著中山裝的漢白玉臥像,臥像與其真人比例大小一樣,由捷克雕塑家高畦雕刻。孫中山的遺體最早安置在北京碧雲寺內。四年後,南京的陵墓完工。1929年6月1日,遺體從北京遷葬南京中山陵。

歷史探秘: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蘇聯政府贈送的水晶棺,現保存在北京碧雲寺的中山紀念堂,供人瞻仰。孫中山生前曾說,自己死後,希望能像蘇聯領袖列寧那樣,保留遺體供民眾瞻仰。他病故的第二天,國民黨便與蘇聯政府聯繫,希望幫助為孫中山作遺體防腐處理和定製安葬列寧時使用的那種水晶棺。但那時蘇聯人認為,列寧是不可比擬的領袖人物,其他人不可能再享受這種殊榮。因此未能提供防腐技術,但同意提供水晶棺。

歷史探秘: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季米特洛夫(1882-1949)保加利亞共產黨領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傑出活動家。1923年他在保加利亞領導共產黨起義,遭到殘酷鎮壓被判死刑,不得不流亡國外。後為共產國際中歐地區負責人。1933年希特勒製造了震驚世界的“國會縱火案”將他逮捕,希特勒以此為口實,立即宣佈共產黨為非法,並誣陷季米特洛夫等共產黨領導人是縱火的策謀者。他在法庭上義正詞嚴,批駁了納粹的指控,贏得無罪釋放。此後他定居莫斯科,任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總書記。1946年9月,保加利亞舉行全民投票,廢除君主制,成立人民共和國,他出任共和國第一任總理。1948年12月,保加利亞工人黨改名為保加利亞共產黨,他當選保共中央總書記。1949年7月2日,因病醫治不愈在莫斯科逝世,終年67歲。

歷史探秘: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昔日王宮。前面的空地曾經是季米特洛夫的陵墓。當局經兩次爆破拆毀陵墓,只把陵墓周圍的政府建築物的玻璃震碎,最後被炸燬。季米特洛夫陵墓原坐落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的九月九日廣場。陵墓是一座正方形建築,建築式樣仿照列寧的陵墓。外觀呈乳白色,也帶有觀禮臺,只是比列寧墓小一些。陵墓內部有個宏偉的中央大廳,黑色的大理石基座上安放著水晶棺。季米特洛夫的遺體就安祥地仰臥在水晶棺中。他身著灰色西服,胸前佩戴著勳章,一盞長明燈晝夜不息地照耀著他的遺容。遺體旁邊放著他生前穿過的軍服。陵墓的門下有衛兵站崗,他們身著古裝,每15分鐘換崗一次,晝夜相繼,輪流守護。陵墓全年對外開放,來此瞻仰的國內外人民曾絡繹不絕。

歷史探秘: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紀念季米特洛夫郵票。季米特洛夫在莫斯科郊區的“巴爾維哈”療養院病逝。蘇聯領導人派出曾給列寧遺體作防腐處理的幾位科學家為他作遺體防腐處理。他們先在莫斯科對遺體作初步處理,遺體解剖,然後用專車將遺體運往索非亞。此時,索非亞市中心廣場的季米特洛夫的陵墓已經建好,這是按照莫斯科列寧墓式樣在三天之內修成的。遺體防腐處理的大部分工作是在保加利亞完成的。此後,蘇聯科學家擔負起列寧和季米特洛夫兩個人的遺體保護工作,經常往來於莫斯科和索非亞之間。季米特洛夫的遺體保存了40多年。東歐劇變後,他的遺體在1990年7月18日由其家人遷出火化,葬於索非亞公墓。

歷史探秘: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喬巴山(1895-1952)蒙古人民革命黨、蒙古人民軍創始人之一,元帥。他是蘇赫巴託死後蒙古黨政軍領導人。1924年任人民軍總司令。1936年被授予元帥軍銜。1939年起任部長會議主席。1945年8月指揮人民軍配合蘇軍對日作戰。1952年初病逝於莫斯科。

歷史探秘: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國家宮前仿列寧墓的喬巴山陵墓,位於蒙古首都烏蘭巴托市中心蘇赫巴託廣場。據報道,喬巴山1月26日在莫斯科病故,29日他的靈柩運回蒙古。當年給列寧遺體防腐的蘇聯科學家後代為他遺體進行了防腐處理。防腐處理工作是在烏蘭巴托進行的。1954年春,蒙古請蘇聯專家在國家宮南面修建了陵墓,將喬巴山遺體與蘇赫巴託(1920年他在列寧支持下成立了蒙古共產黨,1921年7月在蘇俄紅軍的援助下打敗了侵入外蒙的白衛軍,宣佈外蒙脫離中國獨立。1923年2月在庫倫遭暗殺。蒙古稱他為開國元勳、獨立之父。)一同安葬在新建的陵墓裡。

歷史探秘: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蘇赫巴託廣場上的蘇赫巴托爾騎馬塑像和新建的國家宮和國家禮儀宮,喬巴山陵墓已拆除。2004年,蒙古政府決定擴建國家宮、新建國家禮儀宮,為此決定將喬巴山和蘇赫巴託陵墓遷移到別處。蒙古各大媒體對此非常關注。政府約見了陵墓中前領導人的家屬,政府發表公報稱,儘管各位家屬認為遷陵墓問題十分敏感,但考慮到這是政府做出的決定,可以理解,願意配合。

歷史探秘: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斯大林(1879-1953)蘇聯社會主義國家黨政軍最高領導人,蘇共中央總書記、部長會議主席和蘇軍大元帥。1953年3月5日逝世,享年73歲。

歷史探秘: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斯大林放入水晶棺前後的遺容。斯大林1953年逝世後,其遺體經防腐處理身穿大元帥軍服躺在水晶棺裡,與列寧水晶棺並排安放在莫斯科紅場的列寧墓中,供人民瞻仰。

歷史探秘: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1961年,斯大林的遺體從水晶棺移出,衣服上的金紐扣換成黃銅的,埋在克里姆林宮紅牆下。1961年蘇共22大通過決議:“鑑於斯大林嚴重違背了列寧的遺囑,濫用權力,對忠誠正直的蘇聯公民進行廣泛鎮壓,再將斯大林的遺體保留在列寧墓裡是不合適的。斯大林在個人崇拜時期的大規模違反法制和其他許多行為使得他的棺木再保存在列寧陵墓中成為不可能。”……他的遺體從列寧墓的水晶棺中被抬出,移入另一木棺中;然後放進紅場克里姆林宮牆外已挖好的墓坑裡,上面豎起一塊白色大理石板,只簡單地寫道:“約瑟夫?維薩里昂諾維奇?斯大林,1879-1953”。勃列日涅夫時代由蘇斯洛夫提議為他樹立了半身雕像。斯大林,遷入了克里姆林宮牆外12個蘇共中央領導人的墓群之中。

歷史探秘: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阿戈什蒂紐內圖(1922-1979)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黨主席、安哥拉人民共和國第一任總統。他是醫生和詩人。安哥拉反殖民主義運動的創始人之一,兩次被捕入獄、流放,越獄和逃亡。1962年當選為安人運主席。曾先後旅居蘇聯、東歐和其他非洲國家。1975年11月1日,安人運宣佈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國,內圖出任總統,宣佈國家為一黨制的社會主義國家。1976年內圖領導的“安人運”,在蘇聯價值2億美元武器的援助和萬餘名古巴軍隊的支持下,擊潰“安解陣”部隊,並將“安盟”部隊逐出城市。安哥拉是非洲蘇聯模式的橋頭堡。1979年9月,內圖身患癌症,在莫斯科病逝,終年57歲。蘇聯政府說,為失去一位“偉大的朋友”而感到悲痛,蘇聯對他進行遺體保存。據說,在處理內圖遺體時,蘇聯科學家還專門研究了新的保存色素技術,使之不變淡,仍然保存黑人特色。使親友儘量看到栩栩如生的形象。

“安盟”領導人薩文比(政治學博士,能講七門語言。組建領導安盟。曾在中國接受2年軍事訓練,是毛式游擊戰的信奉者)。2002年2月,與安哥拉政府軍激戰中中彈身亡。哥拉戰亂持續長達40餘年。1990年,安人運“三大”決定放棄馬克思列寧主義,將黨改為群眾黨,確定其戰略目標是“民主社會主義”,並決定在安哥拉實行多黨制。現全國有125個合法政黨。1992年8月,安議會決定將國名改為安哥拉共和國。政體變化,內圖水晶棺及遺體兇吉難卜。

歷史探秘: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福布斯·伯納姆。圭亞那人民全國大會黨主席、圭亞那總理、總統。1964年,人民全國大會黨和聯合力量黨組成聯合政府,伯納姆任總理。1966年圭亞那宣佈獨立,但仍留在英聯邦內。獨立後,圭亞那奉行獨立自主和不結盟外交政策。1970年成立圭亞那合作共和國任總理。1972年圭亞那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1974年12月,人民全國大會黨公佈《莎法亞宣言》,宣佈該黨是“社會主義政黨”,實行“合作社會主義”。1980年修改憲法,改行總統制,使總統成為具有掌管行政的權力。他於1980年10月6日接替鍾阿瑟任總統。伯納姆曾兩次訪華,於1985年8月6日病逝。據資料,他的遺體也由蘇聯科學家進行了防腐處理而長期保存,現狀不明。

歷史探秘: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圭亞那展館,左一為鍾亞瑟(1918-2008)。圭亞那獨立後的共和國首任總統,任該國總統10年。他是首位亞洲國家以外的華裔(客家人)總統,曾來華訪問。伯納姆任總理時,他只是圭亞那的象徵式元首,實權由時任總理的伯納姆掌握。

歷史探秘: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金日成(1912-1994)朝鮮勞動黨總書記、人民共和國主席。朝鮮的開國領袖、國父。1994年7月8日,因心臟病突發逝世,終年82歲。他的兒子金正日接了他的班。1998年9月,修改後的憲法稱金日成為朝鮮永遠的主席。金日成曾多次訪問中國。

歷史探秘: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安放金日成主席遺體的錦繡山紀念宮。金日成去世近一年後的1995年6月,金正日決定將金日成的辦公樓錦繡山議事堂改建為“錦繡山紀念宮”,並將金日成的遺體和生前所使用過的遺物陳列其中,以供瞻仰。

歷史探秘: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金日成的遺體防腐處理也是蘇聯協助完成的,此時蘇聯已解體。而由堪稱具有屍體保存最高技術的俄羅斯生物結構研究中心負責。他們也曾負責過列寧遺體的永久保存工作。據悉,金日成遺體需要耗資鉅額的保護費,每年約80萬美元。

歷史探秘: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胡志明(1890-1969)越南勞動黨主席,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和越南政府總理。他與朝鮮的金日成一樣,都是建國領袖、國父。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巴亭廣場宣讀“獨立宣言”,宣告了越南民主共和國誕生。1969年9月2日病逝,終年79歲。終生未婚,他說要等南方統一再考慮結婚。越南百姓都把自己當作他的兒女,因此他的陵墓未使用白色花圈,而用紅色花圈表示對他的敬愛。在他患病期間,中國派出了中國最好的醫生來為他治病。他說“中越友誼是同志加兄弟”。

歷史探秘: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胡志明的遺容。胡志明去世後,蘇聯專家攜帶醫療設備到越南為他進行遺體防腐。此時越南戰爭硝煙瀰漫,美國飛機經常對河內進行狂轟亂炸。為安全起見,在距河內30公里的熱帶叢林中修建了一座臨時陵墓,胡志明水晶棺就藏在那裡。不久後,發現美軍在距陵墓2公里的地方投下傘兵,在尋找被擊落的飛行員。於是將水晶棺迅速轉移到一個山洞裡,併為此專門修了一條山路。修一段,載有遺體的裝甲車就走一段,然後把走過的路毀掉,以免被天上的飛機看到。水晶棺在山洞裡秘密保存了5年多,直到越南戰爭結束。1975年8月29日,胡志明陵墓落成,水晶棺才正式移入陵墓。

歷史探秘: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位於河內市巴亭廣場胡志明墓。胡志明死後,人們未遵從他要求火葬的遺囑,而為他建造了陵墓。陵墓建築風格融合了列寧墓和越南民族風格。上層“胡志明主席”字樣是用紅寶石鑲嵌而成。瞻仰室外間牆壁上題有胡志明的名言:“沒有什麼比獨立自由更可貴的”。瞻仰室中安放著水晶棺,胡志明仍穿著人們熟悉的衣著:褪色的咔嘰布上衣,雙手垂放於腹前,一雙用橡膠輪胎製作的涼鞋(抗戰鞋)放在腳旁。胡志明的遺體,目前是世界上保存的最為完好、效果最為理想。躺在水晶棺中的胡志明面色紅潤,儀態安詳,銀鬚清晰可見。

歷史探秘: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越南學習蘇聯和保加利亞國葬禮儀,用拉炮車進行護靈。胡志明遺體保存效果好,是越南在胡志明去世兩年前就開始秘密進行工作,1967年越南就秘密派專家赴蘇學習遺體防腐技術。此次行動未告訴胡志明。專家從蘇聯回來後就開始進行遺體保存試驗,並施工建設保存胡志明遺體的建築。這項絕密工程代號為75A工程。在設計水晶棺時,還設計了一個放涼鞋的小玻璃箱。同時,挑選了150名官兵進行葬禮禮儀演練。

歷史探秘: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哥特瓦爾德(1896-1953)捷共主席、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總統。1935-1943年任共產國際執委,1945年蘇軍解放布拉格回國,1946年3月任捷共主席,7月3日出任總理。1948年2月,捷共粉碎了資產階級政變陰謀,1948年6月就任共和國總統。1949年黨的“九大”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開始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953年哥特瓦爾德逝世,A·諾沃提尼任第一書記。

歷史探秘:享受水晶棺待遇的各國首腦

歌特瓦爾德的靈柩。1953年歌特瓦爾德在參加斯大林葬禮期間患了感冒,返回布拉格不久就因肺炎在3月14日去世。蘇聯科學家為他也作了遺體防腐處理。周恩來率代表團在參加斯大林葬禮後從莫斯科直接前往布拉格,參加了他的葬禮。但他的遺體保存最短,國內政治變化遺體被毀。1956年,捷克斯洛伐克領導人宣佈,以這種方式保存遺體“不符合人民的傳統”,隨後將他的遺體火化安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