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平方公里滨湖科学城将来 已启动相关规划工作

好消息

合肥滨湖科学城

已启动相关规划工作

助推合肥创新之都建设

491平方公里滨湖科学城即将到来!

合肥滨湖科学城进展披露

已启动相关规划工作

近日有网友在合肥市12345政民直通车留言咨询滨湖科学城进展,合肥市规划局回复如下:

491平方公里滨湖科学城将来 已启动相关规划工作

经市规划局办理,按照省政府工作部署,合肥市政府已开展合肥滨湖科学城规划建设推进工作,根据市政府工作安排,目前我局已启动合肥滨湖科学城相关规划前期谋划研究工作,滨湖科学城具体筹备工作请咨询市发改委。

在启动合肥滨湖科学城规划上,合肥坚持“创新+生态”理念,突出功能先导、突出生态优先、突出文化为魂、突出精明增长(编者注:综合应对“城市蔓延”的发展策略,通过规划紧凑型社区,发挥已有基础设施的效力等,控制城市蔓延;将交通和土地利用综合考虑)、突出可持续发展,打造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载体、创新之都展示窗口、融入G60科创走廊的重要空间。

491平方公里范围曝光!

涵盖包河、蜀山、庐阳、肥东、肥西

1、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8-2035年,规划基准年2018年,规划远期至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2、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分为滨湖科学城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个层次。其中:

491平方公里滨湖科学城将来 已启动相关规划工作

1滨湖科学城

包括包河区、蜀山区、庐阳区和肥东县、肥西县等部分区域,覆盖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出口加工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蜀山经济开发区、包河经济开发区、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等4个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491平方公里,相当于在地上画了一个直径25公里的圆。

2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包括蜀山区、庐阳区及包河区部分区域,用地面积约102平方公里,分为国家实验室区、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教育科研区、规划发展区。本次重点规划范围为国家实验室区、规划发展区及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用地面积约90平方公里。

“滨湖科学城”未来啥样子

2017年9月份,省委、省政府印发《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实施方案(2017-2020年)》。根据方案,合肥滨湖科学城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491平方公里滨湖科学城将来 已启动相关规划工作

● 在高新区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核心区和成果转化区;

● 围绕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建设大科学装置集中区;

● 依托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建设教育科研区。

1、国家实验室核心区

491平方公里滨湖科学城将来 已启动相关规划工作

位于合肥市合六路以南、绕城高速以西、繁华大道以北、将军岭路以东的区域。

491平方公里滨湖科学城将来 已启动相关规划工作

包括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中科大高新园区、合肥先进光源、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合肥创新院等。

2、大装置集中区

491平方公里滨湖科学城将来 已启动相关规划工作

位于董铺岛及北部的三十岗乡,包括现有的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拟建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

3、教育科研区

491平方公里滨湖科学城将来 已启动相关规划工作

位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主校区及翡翠湖校区。规划发展区位于国家实验室核心区以西,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合肥滨湖科学城规划将汇聚全球智慧,借鉴国际先进理念,邀请国际一流设计单位和专家编制方案,将滨湖科学城规划建设成为科研要素更集聚、创新创业更活跃、生活服务更完善、生态环境更优美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意义:有利于推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合肥市规划部门认为,合肥滨湖科学城(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是合肥市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合肥市发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功能的主要平台,还是合肥市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的示范窗口。编制总体规划,加快滨湖科学城建设,意义重大。

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探索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有利于促进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共同把长三角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强化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加快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另外一方面,还有利于培育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新支点,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有利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为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示范;有利于推进巢湖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绿色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