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長假結束孩子們回城,農村又只剩下老人和小孩了

小長假結束孩子們回城,農村又只剩下老人和小孩了

安徽省宣城績溪縣,這個傳統的古徽州地區有著清明回鄉祭祖的習俗。當地人看來,哪怕過年不回家,但是清明節在外的遊子一定要回來團聚、上墳、祭祖。不過,隨著小長假的結束,短暫的團聚後孩子們又陸續返城,農村又恢復了往日的模樣。4月8日,行走在各個村莊裡,發現幾乎只剩下留守的老人和小孩。

小長假結束孩子們回城,農村又只剩下老人和小孩了

在家朋鄉尚村,一戶建的不錯的房屋大門緊閉。附近的村民說,這戶人家已經在城裡買了房子,平時都住在市區,只有過年、清明才回來一下。

小長假結束孩子們回城,農村又只剩下老人和小孩了

一位奶奶送孫女去幼兒園。村民胡師傅介紹,當地的年輕人基本都出去打工了,要麼去臨近的浙江,要麼在績溪城裡,老人就留在家裡乾乾農活,帶孩子。

小長假結束孩子們回城,農村又只剩下老人和小孩了

村裡隨處可見抱著孩子的老人。由於兒女在城裡打拼,沒有時間帶孩子,因此帶娃的重任都交給了爺爺奶奶。

小長假結束孩子們回城,農村又只剩下老人和小孩了

一名老人中午沒有做飯,就吃一個粽子,吃完就要去田裡幹農活。

小長假結束孩子們回城,農村又只剩下老人和小孩了

村民唐師傅的兒子在杭州做服裝生意,平時就老兩口在家,兩人隨隨便便就對付一頓中飯。他們的孫子一直由兩位老人帶到了5歲,才跟著兒子在杭州上學。雖然杭州距離績溪不遠,但是兒子也只有逢年過節才有時間回家。清明節一過,兒孫們又回到杭州。

小長假結束孩子們回城,農村又只剩下老人和小孩了

鄉村小巷裡,經常能看到扛著鋤頭的老人。如今,年輕人已經不幹農活,只有一些留守的老人,仍然守護著幾畝薄田。農村雖然山好水好,但是在現代化生活的衝擊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離開了故鄉,告別了父母,到城裡打拼,只剩下身後的農村日漸凋零。(圖文:葛林/路邊新鮮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