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公示首批人工智慧企業入庫名單,南沙位列三甲,企業數約占1

本報訊(記者 劉豔芳 通訊員 餘麗穎 )為更好地推動“IAB”(即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廣州市工業與信息化委員會將建立人工智能企業庫。近日,該委對外公佈了首批擬入庫人工智能企業名單,面向社會進行公示。記者瞭解到,在這張總計339 家企業的榜單上,南沙區共有53 家企業上榜,約佔全市總量的1/6,在全市各區中位次於天河區和黃埔區,位列三甲。據瞭解,南沙入選的AI企業覆蓋了芯片設計、算法服務、應用服務等多個應用領域,構建AI全鏈條產業體系在南沙正逐步形成。

地理優勢:擁有極佳AI供應鏈和市場輻射圈

隨著微信身份證“網證”、全場景無人駕駛車隊、基於人臉識別的出租屋智能門禁管理、人工智能閱片等一批人工智能示範應用項目的成功落地,智慧城市的圖景正在南沙徐徐展開。AI產業在南沙的迅猛發展勢頭並非無據可依。地處“珠西裝備製造產業帶”和“珠東電子走廊”交匯點、位於粵港澳大灣區核心的南沙,擁有極佳的AI供應鏈和市場輻射圈,依託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等政策優勢與豐富有序的數據場景,無疑具備發展AI產業的突出優勢。

人才優勢:頂尖科學家為AI產業發展注入能量

隨著優質生活圈的持續完善,南沙對於AI產業創新人才的吸引力也在不斷提升。“南沙極具發展為大城市的可能,選擇這裡我幾乎沒有猶豫。”異構智能創始人兼CEO、國際人工智能科學家吳韌表示,南沙為AI企業及人才提供的優質服務令人驚歎,“比我想象的要更好”。如今,南沙已集聚中國科學院院士戴汝為,雅虎創始人、亞信AI研究院院長楊致遠,無人自動駕駛領域專家、唯一華人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無人自動駕駛領域專家、編程“教主”樓天城,視覺圖像專家、中科院百人計劃專家周曦,科大訊飛首席科學家魏思等一批國內外頂尖科學家,為AI產業發展注入創新能量。

政策賦能:多項舉措支持AI產業發展

今年以來,南沙先後出臺《廣州市南沙區關於推進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有關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廣州南沙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廣州南沙數據資源及應用場景開放工作方案》等扶持產業發展系列文件,明確了未來三年AI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進一步健全了南沙的AI產業發展環境,通過政府數據開放為企業的機器學習和訓練提供基本數據庫。

作為金融改革試驗區,南沙集聚了一大批創業投資、風險投資機構,也為企業把握AI產業風口機會提供了條件。今年6月底,南沙召開“粵港澳大灣區直接融資路演——人工智能專場”活動,為南沙AI企業搭建綜合性服務平臺。

極具競爭力的南沙“1+1+10”產業政策體系也將為AI產業穩健發展賦能。符合條件的AI企業或機構可申請落戶獎勵、專項實驗室籌建補貼等多項獎勵補貼。不僅如此,以AI企業及相關平臺機構為主要扶持對象的《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扶持辦法》正在醞釀出臺。爭取到2020年,南沙將建成國際領先的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形成一批富有活力和可持續發展的“AI+”新型產業,集聚千億級人工智能產業,打造全國領先的“智慧城市”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