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中醫里的「毒」?排毒可別排錯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排毒”開始出現在中國人的熱門話題裡。他們認為排毒就是養顏,排毒就是健康,排毒就是長壽。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卻毀在了這兩個字上——排毒。

他們並不知道毒為何物,並不知道如何排毒,並不知道排出的毒到底是什麼,他們只是為排毒而排毒。他們孜孜以求,結果悲劇發生了,他們身上的毒越排越多,身體越來越差。

什麼是中醫裡的“毒”

“毒”,《說文解字》釋“厚也,害人之草”。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語境裡,有一個樸素的觀點,凡對人有害即謂之“毒”。“毒”在中醫應用非常廣泛,是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概念,但因指意不明確而時常見濫用、泛化的現象。

毒邪有內外之分。外毒是指感染疫癘之氣,或由六淫之邪蘊聚演化,或指一些有毒的致病物質;內毒是指病理產物蘊結日久而成。一般而言,外毒致病往往起病急驟,傳變迅速,變化多端,病情險惡,為病有時具有很強的特異性,呈“一毒一病”的特點,病情單一。內毒致病則多病情複雜、病程漫長、膠固難解。

六淫邪氣在聚集、蘊結、壅阻等狀態下,表現出“厚”的特徵,致病能力明顯增強,並能使人體產生急、危、重證候。如寒毒、熱毒、暑毒、溼毒、燥毒、風毒等。《金匱要略心典》“毒,邪氣蘊結不解之謂”,“又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癘之氣也”。喻嘉言也指出“瘡瘍之起莫不有因。外因者,天行不正之時毒也,起居傳染之穢毒也;內因者,醇酒厚味之熱毒也,鬱怒橫決之火毒也”。客觀說來,此類毒與六淫在概念、證候上並無本質區別,只是症狀較為嚴重而已。

近年來,一些學者將“毒”的範圍拓展,提出鬱毒、瘀毒、痰毒、癌毒等病因概念。還有一些養生學者提出人體內有七種毒,分別是氣毒、汗毒、宿便、尿毒、脂毒、血毒和痰毒,養生則要把這些毒素排出體外。

什麼是中醫裡的“毒”?排毒可別排錯了!

身上到底有哪些毒呢?

要想排毒,首先要弄清楚自己身上到底有哪些毒,是不?如果亂排一通,那傷的可是你的氣血。說心裡話,由於時代與生活習慣的鉅變,現在的中國人基本上都是“五毒俱全”,區別就是有的人多有的人少。

這五毒是:溼毒、寒毒、血毒、氣毒、食毒。

1

溼毒

溼毒這個概念已經深入人心了,我們再來複習。

有了溼毒身體會有如何的表現呢?溼邪是一種阻礙的力量,溼氣重的人覺得自己的身子怎麼那麼沉呢,不想動,只想歇著,有時候雙腿像灌了鉛一樣。胃口也不好,總想吃點麻辣的或者口味重的食物。全身都比較油膩,頭髮出油很多,臉上出油更多,大便特別粘馬桶,要浪費好多手紙。

溼氣重的人總是睡不醒,早上起來頭重如裹,尤其是夏天,還有腳氣,溼疹也常常來襲。溼氣重的人慢慢就會形成痰溼,會打呼嚕,口臭,痰多,特別不喜歡陰雨天。溼氣重的人多數都有脂肪肝或者脂肪瘤。溼氣重的人舌頭伸出來,齒痕多,舌苔滿布,又厚又膩,嚴重的人上面還飄著一層水溼。

2

寒毒

寒毒這個概念就更熟悉了。

熟悉是熟悉,光熟悉沒用,當今這個時代我們比老一輩更容易受寒。為啥?老一輩受寒是因為吃不飽穿不暖,不得已才受寒。現在呢,啥吃的沒有?啥穿的沒有?各種保暖措施也是應有盡有。條件這麼好,為什麼還受寒呢?因為我們麻痺大意或者因為無知。

本應該喝點姜棗茶的,我們卻大口大口地灌冰鎮可樂,還大呼,那叫一個爽;本應該熱著過,出點汗的,我們卻整天躲在空凋房裡;本應該溫陽的,我們卻肆無忌憚地吃著抗生素、各種去火藥……

身體有了寒邪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各種怕冷,全身上下每一個部位都覺得涼嗖嗖的,特別怕風吹。現在知道怕了,以前吹空凋的時候咋不怕呢?空凋那種風,真的是寒氣逼人,冰涼透骨啊。有的人肩周炎,有的人膝蓋痛,有的人胃痛,吃根香蕉都會胃痛,有的人小肚子摸上去像千年寒冰床一樣,吃點生冷寒涼就拉肚子,有的人是老寒腿,明天下不下雨,他的腿就可以預報,比天氣預報還準呢。有的人咳嗽、哮喘,一到冬天就犯……

這些都是寒邪潛伏在你身體裡面的表現。這些陳年積寒,有的是十年甚至幾十年,要想一下子排出去真的不容易啊,一定要預防為主!

3

血毒

血毒又是什麼呢?

血毒就是我們身體裡面的淤血、死血,死血不除,新血不生。淤血會嚴重阻礙我們身體氣血的運行,從而導致更多的淤血,淤血越多,衰老越快。

因為受了寒溼之邪,寒則凝滯,這個氣血只要遇到寒涼就會運行緩慢,這個道理很簡單,就好比冬天的河流要結冰一樣。只有春暖花開之時,才有流水潺潺。所以化瘀最好的方法就是溫暖我們的血脈。

本來氣血運行就緩慢了,可是我們還不運動,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不運動淤血就更容易產生。

有淤血的人通常會各種痛,不通則痛。會有很多斑,不管是老年斑還是黃褐斑,還會有很多痤瘡。斑和痤瘡本質上就是血脈上沒有運出去的垃圾,堆在那裡。有淤血的人心臟都不會好,因為心主血脈嘛。有淤血的人身上很多淤青,容易忘事。女人有淤血,月經通常不調,不是月經量大就是量少,拖拖拉拉的,淅淅瀝瀝的老不走。

看自己有沒有淤血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看舌頭有沒有黑斑,以及舌下靜脈是不是曲張。

4

氣毒

那麼氣毒呢?是氣虛嗎?當然不是。

氣毒不是氣虛,氣虛只是氣不夠,應該有的沒有,氣毒則是有了不該有的的氣,這些不該有的氣久久盤踞在身體裡面安營紮寨,動不動就出來作亂,搞得你很煩。

氣有餘便是火,有氣毒的人通常會上火,脾氣急躁,也有的人脾氣不急躁,但是悶在心裡。

氣主要與肝有關。我們一身的氣機都需要肝來調節。肝氣不舒的人,身體裡面的氣機是紊亂的,會頭暈耳鳴、面紅耳赤、胸脅脹痛、月經一會提前一會錯後,大便一會幹一會稀,總之就是不規律。如果你的身體有了不規律的表現就要考慮是不是肝氣不舒,是不是有氣毒了。

通常有氣毒的人舌頭伸出來都是尖的,有的還歪向一邊。

5

食毒

最後一個食毒,這個應該好理解,就是有積食,有積聚。

很多人以為只有小孩才有積食,錯了,有積食的大人比比皆是。為啥?因為這是一個營養過剩的時代,因為這是一個胡吃海塞的時代,因為這是一個吃飯毫無規律的時代。

有沒有積食,看看你的舌頭就知道了,只要你的舌苔很厚很粗糙就是了。有人問,我吃的很少啊,也很清淡啊,怎麼會有積食呢?那可能就是你的脾胃運化能力太弱了,要麼就是以前的積食沒有排出去。

還有,有積食的人大便總是不爽,不是便秘,而是排出不暢,每天積一點,積少成多,積食就形成了。

因為有積食,通常會胃脹、腹脹,胃口也小,吃不了多少,因為肚子沒有放空,怎麼吃得下去呢?

具體可以怎麼做呢?

1

拉筋

什麼是中醫裡的“毒”?排毒可別排錯了!

拉筋,就是用簡單有效的方法,拉抻連接人體骨骼、臟腑的筋,令骨正筋柔,經絡暢通,氣血自流,有利於排出身體的各種毒。尤其是臥位拉筋,寒溼毒重的人在做臥位拉筋時,會排出冷汗,這是因為臥位拉筋拉開了膀胱經筋,疏通了對應的經絡,而在此同時提升了我們身體的陽氣,促進身體排寒除溼。

2

拍打

什麼是中醫裡的“毒”?排毒可別排錯了!

拍打就是用手和拍打工具按自己能接受的力度重複拍打身體的局部、全身,將體內的病症(各種淤堵經絡的垃圾、毒素)顯現出來,再用被拍打激活的氣(能量)將其化解,令經絡暢通,從而自愈。因為淤堵會以痧和其它病症的形式清楚顯現,因此在古代這個方法不叫拍打,而叫“調傷”。如果沒有淤堵就不會顯現出痧和其它氣衝病灶現象。

這對於排出“五毒”都很有幫助,寒溼毒重的人,拍打時,排寒效果十分明顯,甚至手指指尖冒出冰水。血毒重的出痧也會重;而氣毒重的常會出現各種“大包”,我們也稱為“痧包”。有食毒的拍打手背、足三里、大魚際,則能較快的恢復胃口和精神。

拍打時間要長一些,每次每處建議20分鐘以上,如果拍累了,可以用上拍打工具。一般情況,拍打工具出痧會更快一些,當然,能用手最好,因為用手拍時,手上的經絡也會被刺激到,一舉兩得,事半功倍。

3

姜棗茶

什麼是中醫裡的“毒”?排毒可別排錯了!

姜棗茶具有溫中散寒、止嘔、回陽通脈、補血正氣、燥溼消炎的功效。飲用後能促使血管擴張,全身有溫熱感,具有強心作用。促進消化,增加腸蠕動,保護胃粘膜,對胃潰瘍有明顯抑制作用。姜棗利膽、鎮痛、解熱、抗炎、抗菌、抗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對風溼性關節炎,腰肌勞損有較強的效果。可長期飲用。

姜棗茶經濟實惠,日常製作很方便,排寒除溼、補充陽氣的效果很好,所以稱之為補陽除溼的首選。

什麼是中醫裡的“毒”?排毒可別排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