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變法爲何被慈禧輕鬆翻盤,只因他沒有拿到這項大權!

光緒變法為何被慈禧輕鬆翻盤,只因他沒有拿到這項大權!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緒帝頒佈“明定國是”詔,宣佈變法。早在6月1日,康有為代楊深秀擬定了《請定國是而明賞罰折》,請求“定國是,宣佈維新之意”。6月8日, 又代徐致靖擬《請明定國是疏》,“請特申乾斷,明示從違,以一眾心而維時局”。光緒帝遂召集軍機處的親王大臣,表露變法決心,認為國是不定,則號令不行,乃於6月11日(農曆四月二十三日)頒佈此詔,斥責頑固守舊派官僚,號召努力向上,發奮圖強,宣佈變法宗旨。百日維新從此開始。

光緒變法為何被慈禧輕鬆翻盤,只因他沒有拿到這項大權!

慈禧太后退居頤和園屮,表面上將權力歸還給光緒帝,實則仍在隱操大權,一切軍國要政,都要先到頤和園內樂海堂請懿旨,再於皇帝御前奏聞。維新變法開展後,慈禧更是在樂壽堂內頻頻召見守舊的王公大臣,密謀破壞變法。

光緒變法為何被慈禧輕鬆翻盤,只因他沒有拿到這項大權!

榮祿(1836—1903年),瓜爾佳氏,滿洲正白旗人。曾經提出了一些改革軍事制度的建議,但也只是重彈中體西用的老調子。維新運動高漲時,他反對變法維新,固執地認為“祖宗之法不能變”。維新不久,榮祿請求出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統率北洋重兵(幫慈禧抓住了軍權),後協助慈禧太后發動戊戍政變,幽禁光緒帝,捕殺了譚嗣同等維新派人士,導致戊戌變法終歸失敗。

光緒變法為何被慈禧輕鬆翻盤,只因他沒有拿到這項大權!

袁世凱(1859—1916年),字蔚庭,號容庵,河南項城人。早年曾多次參加科舉不第,遂投靠淮軍統領吳長慶。光緒十一年(1885年)經李鴻章推薦後,任“駐紮朝鮮總理交涉事宜”的全權代表。中日甲午戰爭初發之際,見局勢不妙,請調回國。甲午戰後,以道員銜駐天津小站編練新建陸軍。在維新變法期間,袁世凱曾以個人名義參加強學會 ,贏得維新派的信任。光緒帝宣佈“百日維新”之後,後黨勢力加緊活動,政變風雲驟起。勢單力薄的維新派把希望寄託在袁世凱身上,光緒帝親自召見袁世凱,授予袁世凱侍郎候補銜,委他專辦軍務,企圖拉攏袁世凱。但老奸巨滑的袁世凱反覆酌想,權衡利弊後,未能站到光緒帝一邊。

光緒變法為何被慈禧輕鬆翻盤,只因他沒有拿到這項大權!

當光緒帝銳意革新變法時,守舊派也加緊了政變行動。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八月初三日,李鴻章的親家、御史楊崇伊奏請慈禧太后“訓政”。次日,榮祿也由天津趕至北京,同慈禧太后密謀發動政變。當天晚上,慈禧太后從頤和園趕回皇宮,幽禁了光緒帝,發動了戊戌政變。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將光緒帝囚於中南海的瀛臺,同時宣佈“重新訓政”,並以“結黨營私”的罪名,下令逮捕康有為。康有為事先得到消息與梁啟超化裝出走日本。而譚嗣同、劉光第、楊銳、林旭、楊深秀、康廣仁等相繼被捕,於八月十三日喋血菜市口。其他參與新政和傾向變法的官員,皆被革職或囚禁。慈禧太后宣佈廢除百日維新的上諭,復辟一切舊制,百日維新失敗。

光緒變法為何被慈禧輕鬆翻盤,只因他沒有拿到這項大權!

戊戌政變後,慈禧太后下令將光緒帝囚禁在北京城內南海中的瀛臺。這是一處孤浮水中的小島,四面環水,只有一處活板橋與外界相通。慈禧太后派太監嚴密監視著光緒帝的一舉一動。從此,貴為“九五之尊”的天子形同階下囚,完全失去了人身自由。

光緒變法為何被慈禧輕鬆翻盤,只因他沒有拿到這項大權!

林旭(1875—1898年),字暾谷,福建侯官人(今福州),舉人出身,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上書請拒和議,繼而任內閣中書。對康有為維新思想和政治見解表示贊同,拜康有為為師,積極參加變法維新運動。百日維新時,於八月與譚嗣同、劉光第、楊銳同受四品卿銜,任軍機章京,參預新政。初六日政變發生,初九日被捕,十三日與譚嗣同等同時被害,年僅24歲。

光緒變法為何被慈禧輕鬆翻盤,只因他沒有拿到這項大權!

劉光第(1859—1898年),字裴村,四川富順人,光緒進士,授刑部主事。光緒二十一年( 1895年)辭官,歸家教書,提倡實學。光緒二十四年到北京參加保國會。“百日維新”期間,經湖南巡撫陳寶箴推薦,受到光緒帝召見。八月與譚嗣同、林旭、楊銳同受四品卿銜,任軍機章京,參預新政。9月11日,湖南守舊派曾廉上書請殺康有為、梁啟超,他和譚嗣同一起擬旨詳加駁斥。在維新變法期間,新舊勢力激烈鬥爭之際,他努力釆取調和態度,力使“維新守舊,鹹得其宜”。後與譚嗣同等同時遇害,為“戊戌六君子”之一。

光緒變法為何被慈禧輕鬆翻盤,只因他沒有拿到這項大權!

康廣仁(1867—1898年),字廣仁,號幼博,廣東南海人,康有為之弟。青年時因痛恨科舉,故不曾取得科舉功名。曾任浙江保甲小吏,後因不滿官場腐敗而退出。維新變法期間,他協助兄長康有為從事變法活動。光緒二十三年( 1897年 )在澳門辦《知新報》,又在上海辦大同譯書局,並參與發起“不纏足會”。光緒二十四年百日維新期間,協助康有為草擬新政奏稿,後與譚嗣同等人同時遇害。

光緒變法為何被慈禧輕鬆翻盤,只因他沒有拿到這項大權!

百日維新期間,光緒帝根據康有為等維新派的建議,頒佈了 100多道推行近代化的詔令,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文教等各方面。其中文教方面最重要的舉措,就是確立了京師大學堂的重要地位,把創辦京師大學堂作為教育改革之首項議題。戊戌政變後,慈禧重新訓政,立即宣佈廢除百日維新的上諭,復辟一切舊制,但是維新期間所創辦的京師大學堂卻幸運地保存了下來,京師大學堂即是當今北京大學的前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