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闊斧,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

近幾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世界上主要的汽車強國紛紛表示將發展新能源汽車提升至國家戰略。

  • 2030年國際主要城市新能源汽車佔比或達60%,在倫敦和新加坡這樣的大城市,電動汽車將成為主流,在所有行駛車輛的佔比中或達60%。

  • 德國將於2030年禁止銷售傳統燃油車

    據德國《明鏡週刊》雜誌報道,德國最高法將通過決議, 2030年將禁止銷售傳統燃油汽車,它們給各家制造商留了14年的緩衝期。未來,如果歐盟同意,這條決議還將被推廣到全歐洲。而福布斯認為,這基本是板上釘釘的事,畢竟作為歐盟第一強國,德國一直是歐盟及歐洲經濟委員會各項法律法規的塑造者。

  • 法國計劃從2040年開始全面禁售汽油車和柴油車,並計劃2050年實現碳中和;

  • 挪威的四個主要政黨則一致同意從2025年起禁止燃油汽車銷售

大刀闊斧,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

各國禁售傳統能源汽車時間表

在中國,長安汽車於2017年11月30日高調宣佈未來新能源戰略規劃:到2025年,全面停售傳統燃油車,實現全系產品電氣化。身為中國第四大汽車集團的長安汽車的這一舉動,不啻於在整個業界丟下了一顆重磅炸彈。

基於資源、環境和能源安全方面的壓力以及產業升級和國際競爭方面的考慮,中國政府力主一系列強力政策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過程。工信部已啟動了停止生產銷售傳統燃油汽車的時間表的研究,即將實施的燃料消耗量限值政策和雙積分政策像壓在車企背上的兩座大山,對於任何一家想要在此經營的公司來說,都意味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2016年10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指出,對鋼鐵、煤炭、電解鋁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各地不得以任何方式新增產能,原則上不再核准新建傳統燃油汽車生產企業。

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爆發式增長,預計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售量達200萬臺,保有量達500萬臺。並且與其他汽車強國相比,中央和地方兩級政府為發展新能源汽車在財力方面強力支持,因此我們需要走出一條具備“中國特色”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

大刀闊斧,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

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線與其他汽車強國是不同的:

  • 美系車企的技術路線主要是發展純電動和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

  • 日韓系車企的技術路線主要是發展混合動力、純電動和燃料電池汽車;

  • 德系車企技術路線主要是發展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動汽車;

  • 中國車企以純電動和插電混合動力汽車為主、兼顧燃料電池汽車路線。以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為主要突破口,以能源動力系統優化升級為重點,以智能化水平提升為主線,以先進製造和輕量化等共性技術為支撐,全面推進汽車產業的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和高品質。

大刀闊斧,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