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麗:沒有《風雨行宮》就沒有今天的「小皇后豫劇團」

梨花千樹風飛雨,中州一枝報春梅......

昨晚,豫劇名家王紅麗用一出悲壯的《風雨行宮》亮相長安大戲院,這部闊別首都24年的經典劇目再次讓觀眾領略了豫劇王(紅麗)派的風采。

王紅麗:沒有《風雨行宮》就沒有今天的“小皇后豫劇團”

這是王紅麗帶領“小皇后豫劇團”第三次參加北京展演月,第一年演的是《大明皇后》,去年演的是《鍘刀下的紅梅》,《風雨行宮》是則闊別北京舞臺24年的作品,1994,王紅麗憑藉該劇摘得了人生第一朵“梅花獎”,那一年也是“小皇后豫劇團”成立的日子,時隔二十多年,再次帶著《風雨行宮》來到北京,不管是對王紅麗本人還是對“小皇后豫劇團”都有著特別的意義。

王紅麗:沒有《風雨行宮》就沒有今天的“小皇后豫劇團”

王紅麗:沒有《風雨行宮》就沒有今天的“小皇后豫劇團”

演出前一天上午,王紅麗就帶領團裡所有演職人員到達北京,熟悉環境,對演出細節做最後的調整。演出前,王紅麗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戲緣的專訪。

王紅麗:沒有《風雨行宮》就沒有今天的“小皇后豫劇團”

這次來北京演出,我們全團上下都高度重視,聚全團之力,這次的舞美是花了幾十萬重新做的,第一次在北京的舞臺上展示,以前來北京演出都是別的戲,《風雨行宮》很少在北京演,是闊別北京舞臺24年的。這部戲人物跨度非常大,從少女到中年,演起來也很過癮。我這幾年也力推徒弟,平時在下面巡演,我幾乎不演全場,都是徒弟演前半場我演後半場,這次來北京,我一定要演全場,讓首都的百姓再看看24年前的我和現在的我。演這個戲也是不同的感受,儘管現在沒有那個時候年輕,但是舞臺經驗、人生閱歷都豐富了許多,當年是不同的,儘管24年前演的也很像、很真,但現在對人物的刻畫,舞臺的表現,比那時候要更成熟,更厚重。

談及自己帶領的“小皇后豫劇團”如何能扛起民營院團的大旗,幾十年來屹立不倒,王紅麗很有感觸。

首先我們路子是正的,我們在25年前建團的時候就提出來“兩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就是要為人民服務,推陳出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在藝術水準上是高起點,服務層次是低著落,更重要是“出人、出戏、走正路”,劇團要想走下去,人才是第一位的,觀眾看戲是看“角兒”的,要有名演員,要有名家,並且還要培養優秀的青年演員,不能斷代,不能青黃不接,還有就是有好的劇目,我覺得“小皇后”能堅持25年走到現在,就是我們抓劇目,我們二十多年排了二十多個原創劇目,作為一個民營院團這是很難的,我們人力、物力、財力跟國家院團是不能相提並論的,但我們堅持下來了,我們堅持自己的風格,堅持自己的原創。對於我們來說,觀眾就是“試金石”,我們每到一個地方演出,就像打一場“戰役”一樣,只能勝,不能敗。我們團常演的這十幾臺戲,哪一臺都是經過十年以上的檢驗,是真正的“留得住、傳得開、唱得響”的。

王紅麗將金桂的悲慘的命運演繹得淋漓盡致,由最開始一個天真爛漫的少女,到後來成為宮廷鬥爭的“犧牲品”,劇情緊湊,一環扣一環,幾處感情色彩濃烈的唱段讓現場爆發經久不息的掌聲。王紅麗用她獨特的唱腔和舞臺爆發力,感動了臺下的每一位觀眾。

王紅麗:沒有《風雨行宮》就沒有今天的“小皇后豫劇團”

王紅麗:沒有《風雨行宮》就沒有今天的“小皇后豫劇團”

王紅麗:沒有《風雨行宮》就沒有今天的“小皇后豫劇團”王紅麗:沒有《風雨行宮》就沒有今天的“小皇后豫劇團”

王紅麗:沒有《風雨行宮》就沒有今天的“小皇后豫劇團”

美輪美奐的舞臺造型,大氣磅礴的現場樂隊,讓觀眾彷彿穿越時空。道具加上燈光完美配合,製造出電影蒙太奇的效果,在劇中轉場過度時自然流暢,富於藝術表現力。

王紅麗:沒有《風雨行宮》就沒有今天的“小皇后豫劇團”

王紅麗:沒有《風雨行宮》就沒有今天的“小皇后豫劇團”

王紅麗:沒有《風雨行宮》就沒有今天的“小皇后豫劇團”

王紅麗:沒有《風雨行宮》就沒有今天的“小皇后豫劇團”

《風雨行宮》演了25年,演了3000多場,是“小皇后豫劇團”的建團大戲,在當年引起了強烈轟動,這20多年來,《風雨行宮》被省內、省外專業院團、民間職業院團爭相移植,形成了“風雨行宮”現象。

當晚,文化部副部長董偉、河南豫劇院院長李樹建觀看了演出並在演出結束後會見了《風雨行宮》的主要演員,董偉部長對“小皇后豫劇團”多年來紮根基層、服務群眾的政策表示讚揚,李樹建院長肯定了王紅麗領導的民營院團對發揚豫劇所作出的貢獻。隨後,中國戲曲學會會長薛若琳,《中國戲劇》原主編姜志濤、賡續華,《光明日報》文藝部主任蘇麗萍,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李小菊,《中國戲劇》雜誌社青年文藝評論家靳文泰和《風雨行宮》的主要演員一起召開了座談會。

王紅麗:沒有《風雨行宮》就沒有今天的“小皇后豫劇團”

大家對《風雨行宮》當晚的演出成功表示祝賀,《風雨行宮》是一臺經得起時間檢驗的優秀作品,符合中國觀眾的審美習慣,具有深刻的批判性,是部能傳下去的好戲。《風雨行宮》的演出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是王(紅麗)派的代表作,有很深厚的群眾基礎,希望“小皇后豫劇團”今後再接再厲,創作出更多群眾喜歡的優秀作品。

王紅麗:沒有《風雨行宮》就沒有今天的“小皇后豫劇團”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王紅麗用她對豫劇藝術的執著追求幾十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著、奮鬥著,不僅在多年的實踐創作中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還為中國民營院團的發展樹立了標杆,祝福王(紅麗)派藝術再創新輝煌,“小皇后豫劇團”再登新高峰。

王紅麗:沒有《風雨行宮》就沒有今天的“小皇后豫劇團”

王紅麗:沒有《風雨行宮》就沒有今天的“小皇后豫劇團”

“出彩河南——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中國豫劇優秀劇目北京展演月”由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化廳主辦,河南豫劇院承辦,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協辦,全國各相關豫劇院團共同實施。戲緣APP、河南文化網、河南恭禧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全程提供媒體支持。

戲緣將對“出彩河南——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中國豫劇優秀劇目北京展演月”進行全程直播,鎖定戲緣APP,精彩演出,盡在戲緣。

直播預告王紅麗:沒有《風雨行宮》就沒有今天的“小皇后豫劇團”

王紅麗:沒有《風雨行宮》就沒有今天的“小皇后豫劇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