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流量,很可笑

最近,看很多自媒體在後世界盃階段不斷的輸出關於世界盃的內容。尤其是刊發某些網絡平臺的公關稿中都用了流量、收割這樣的字眼,剛開始並不以為意。後來總覺得哪裡不對勁,突然想到了割韭菜。難道意外表達我們所有的用戶都是韭菜,都是等待被收割,被坑騙的嗎?

圍繞世界盃,一個是贊助,一個是平臺日活成了反覆討論的話題。客觀來講,消費者和用戶管你贊助了多少錢,誰會關心你平臺日活量有多少。平臺生產了好的產品,用戶自然會關注。當然,為了滿足自己宣傳的目的,鼓吹日活量過億等也不為過。一個短短30天的世界盃僅版權動輒上10億,如此高昂的費用買來的版權都給了消費者免費看,誰來承擔這個費用?只能是“虛假”的數據,也不能絕對的說是虛假,只不過是水分多少的問題。

回到剛開始的話題,流量收割者。從個人情感來說,特別反感這個字眼。收割本來是豐收的收貨,現在反而成了隨處實用。印象中,去年某自媒體平臺發表了一篇貌似是騰訊體育收割者的文章。覺得很不可思議,只因為一個美職籃,只因為多拿下了幾個版權就是收割者了?即使退一萬步說,那也只是收下了幾個版權,與此前如日中天時的樂視相去甚遠了。再看最近很多與世界盃有關的平臺都紛紛投放公關稿,用了收割這樣的字眼。央視再強大也沒有用過這個詞,人家發佈的市場收視率已經明明白白的放在那了,還用說別的嗎?

媒體,不論是傳統還是自媒體,發聲的目的是向社會傳遞事實。而不是成了別人發聲的平臺,親自調研的都未必準確,更何況是那些公關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