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不承認楊志剛,和曹雲金背棄郭德綱有什麼本質不同嗎?

15360303203


郭德綱與楊志剛的一段江湖恩怨,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這個話題太老了,有點炒冷飯的感覺。曹雲金和郭德綱之間現在也基本是處於偃旗息鼓的狀態,只有不懷好意的問題還翻出來炒一炒熱度。


不過看了幾乎是一邊倒的挺郭德綱,覺得有失公允。郭德綱目前在演藝界的話語權,楊志剛幾乎沒有還手之力。楊志剛是不是郭德綱的老師,老郭儘管心裡不願意,但是嘴上還是說楊志剛曾經教了他三段相聲。他們有七年的師徒情分,具體教幾段不是主要的,七年郭德綱如果就學了三段相聲,那絕對不是郭德綱。

先說說很多鋼絲說得最多的回答,是楊志剛收郭德綱沒有經過“擺枝”,所以不能算楊志剛真正的弟子。估計這些鋼絲們剛剛百度過什麼叫擺枝,可是為什麼你們就不百度一下“口盟”或者“寄名”哪?兩者的區別就差一頓飯,擺枝是師父,口盟也是師父。當年不只是楊志剛,還有靳開來,一同收的徒弟,叫什麼“一馬雙跨,一門兩不絕”,所以鋼絲們再不要拿這個說事了,讓人笑話。

還有就是有人提起範振鈺老師曾經當面求證楊志剛,郭德綱是不是他的徒弟,楊志剛的態度模稜兩可,“也是也不是”,很多人將這一條當成是楊志剛不認郭德綱,把郭德綱逼的遠走北京城。因果不一定成立,但是楊志剛不想認這個徒弟確是實情。

還原一下兩人之間的恩怨。楊志剛不認郭德綱,指責郭德綱人品有問題,說曾經模仿領導筆跡在文化館裡面報銷了一萬多塊錢,還曾經偷文化館的行頭。郭德綱不認楊志剛,是郭德綱曾經寫過一篇帖子,說某館長(指楊志剛)利用公款裝修房子,還睡女同事。第一個不認的結果是解除了郭德綱的勞動合同,郭德綱遠赴他鄉。楊志剛說過,郭的家人求他把事擺平,通過修改錢數,使郭德綱免於更重的處罰。第二個不認則是楊志剛把郭德綱告上法庭,最終的結果是法庭認證郭文章中所講的實為虛構,但是情節不算嚴重,夠不上誹謗罪(法院真是從來不和稀泥)。

我只是還原了一段往日的江湖事,孰是孰非,有一點智商情商的人心裡都是明鏡似的。這世上,人無完人,而且越有才華的人,在某些方面更容易犯錯。即使在大師中,打過老師的,生私生子的,不妨礙他們最後都成為人們喜愛的一代大師。人們在大師面前很容易忘記他們曾經的過錯。但是,事實始終是事實。

現在有人翻出舊賬,問曹雲金反出師門,算不算得上是郭德綱的現世報?兩者自然不是一回事。不一樣的是,曹雲金儘管被逐出師門,但是至今仍將郭德綱稱為師父,雖然兩人之間經過口誅筆伐。而郭德綱是公開不承認楊志剛為師,僅僅是教過三段相聲而已。

相聲界有個有趣的現象,人越老越好玩。比如馬三立老師,過去逗你玩沒覺得有多有趣,但是年齡大了,講起這段來覺得很好玩。希望有朝一日,郭德綱能夠不那麼憤世嫉俗,不那麼睚眥必報,人們就會忘記很多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成為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


河畔一壺酒


在回答問題前,先心疼了郭德綱一把。因為郭德綱的所謂的“背判師門”也比較複雜。



郭德綱七八歲開始學藝,師從了很多師傅,如高慶海,常寶豐,金文聲等等。這些師傅沒有一個被郭德綱否認,為什麼楊志綱就不被承認了呢?這事小孩沒娘,說起來話長。

當初,郭德綱當初在楊志綱所任館長的文化館工作過七八年,也跟著楊志綱學了些東西,但因沒有引師,保師,代師,更沒有擺枝,卻算不得相聲界具有傳承意義上的師傅。

因為郭德綱一篇《我是郭德綱》的文章中爆料館長“曾用公款裝修房子,與女同事同居”“誹謗罪”等事。楊志剛對號入座,狀告郭德綱“行為情節嚴重”,但北京大興法院一審判定不構成貶低罪。楊志剛又上訴至中院,二審支柱原判。自此,二人心中有了隔膜



相聲,歷來講究傳承,沒後來郭德綱北漂期間,曾為了進入相聲圈子,自我介紹他是楊的學生,白全福的徒孫,當時的相聲大師範振鈺先生私下裡向楊志綱求證,楊志綱回答“是,也不是”,一下子把郭德綱否決了。後來金文生說要幫郭德綱,楊志綱得知後還打電話給金先生,讓他別幫。

再後來,郭德綱有了名氣,但沒有宗派師承,總歸是名不正言不順,是野路子,是“海清”,於是在於謙牽線下拜侯耀文為師,在拜師之前,侯耀文先生再次求證,楊志剛再次否認。當德雲社大火以後,楊志剛又跳出來,四處宣稱自己是郭德綱的師傅,郭德綱的成功是因為自己教學有方。指責郭背判師門。

至此,我們不得不佩服楊志剛先生的厚臉皮,當初是你拒絕了師徒關係,現在又指責別人背判了師徒關係,難道這個世界就是你說了算的?由此看來,郭德綱的背判師門實在是被強加在身上的被“背判師門”。



總之,一,郭與楊師徒關係不明確。二,郭成名前楊不但不曾扶持,還拒絕承認師徒關係,增加了郭成功的難度。三,郭拜候之後出爾反爾,反咬一口。

而曹雲金與郭德綱的關係則比較簡單,師徒關係明確。郭在曹成名前一直對曹有傳授扶持之恩。曹確實棄曹於危難之間。

通過對比,本質有無區別,一目瞭然。


萍風竹雨123


這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兩起事件當然是截然不同。

1.首先郭德綱自幼學藝,拜過很多曲藝界的前輩為師,例如高慶海,常寶豐,金文聲等等。但相聲界,侯耀文曾表示郭德綱唯一拜過師的只有自己。從這一點上來說曹雲金就沒有可比性了,因為郭德綱在相聲界,是曹雲金的唯一正式師傅。這已經從根本上,有了本質性的區別。

2.從郭德綱的言語中能聽出來,他早期是承認楊志剛的。有知情人士透露郭德綱表示要離開文化館,當時楊志剛曾多次挽留。反觀曹雲金,郭德綱表示“至今無人和他打過招呼,哪怕說一聲“哎……我走了”都沒有”。



3.郭德綱並不是楊志剛捧紅的,而是靠著自己的拼搏白手起家。

但曹雲金不但是兒徒,還是老郭一手捧紅的弟子。居然走的時候,老郭都不值得他一句“哎”。而卻那時也是老郭最落破時期,有落井下石的嫌疑。走後還不忘各媒體上攻擊,揭發老郭的種種罪行,直至今日。唯恐授業恩師比自己過得好。



4.再楊志剛與郭德綱對簿公堂,最終以郭德綱勝訴。之後雙方都表示冰釋前嫌。郭德綱對媒體當眾表示“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楊先生在我早期的學藝生涯中,教過我三段相聲,我永遠念這段好”。楊志剛則在媒體面前表示“但願郭德綱越老越好吧。”

5.在看曹雲金,事後被逐出師門,被收回藝名。(臉皮厚不想還)。還與恩師隔空怒懟。與何雲偉互相支持,狼狽為奸。各種詆譭,誹謗曾經的恩師。

從這5點來看,郭德綱不承認楊志剛,與曹雲金背叛師門有著截然不同的本質區別。所以無需混為一談。


明辨是非123


作為德雲社的研究者和傳統文化愛好者,這個問題我有答案,這個解釋應該是最靠譜的。

相聲界有很多的傳統,這些傳統說實在話當廢紙扔垃圾箱裡誰也管不了,但是一旦拾起來論道理,還真是麻煩事。郭德綱和楊志剛,曹雲金和郭德綱之間最大的不同是郭德綱沒有正式拜師,而曹雲金是正經八百的拜過師的。

這就造成了一個直接後果,楊志剛可能教了郭德綱很多東西,但是因為沒有通知相聲門裡的各位同門,所以到最後郭德綱說自己沒有拜過楊志剛,楊志剛一點脾氣沒有。

為什麼曹雲金被罵的這麼厲害?原因是他正兒八經的拜過師了,傳統文化中“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深入人心,即使人人做不到,但是批判一下別人還是可以的。

再加上曹雲金這事幹的確實不地道,和自己的授業恩師直接罵戰,難怪網友們看見他都討厭。郭德綱這次也是很僥倖,雖然是鋼絲,但是這件事我覺得郭德綱乾的也不地道。


德雲江湖


二者有本質區別。就我能瞭解的視頻資料做出評價:

1、是否擺知(擺枝),行拜師之禮,家譜上是否有你的名字。

郭德綱,與楊志剛屬於“口盟”師徒,沒有行“擺枝(擺知)”之禮,家譜上無名。

沒有宴請同行,沒有拜師父、拜引保代三師,可以說,沒人證明你們有這層師徒關係。

有學藝的內容,沒有受圈裡同行認可的禮數,當年哪一個相聲家譜上也就沒有“郭德綱”這麼一位的名字,所以在真正拜師侯耀文前,屬於“海清”(外行人)。

相聲界只有“口盟”、沒有“擺知(擺枝)”的,不承認師徒,相聲家譜上沒有名字。


曹雲金,拜師郭德綱,是行了拜師之禮的,家譜上有名。

“擺枝”宴會上,參加的有師爺侯耀文,有引保代師于謙、李菁等人。當時的師兄弟們也都參加了。而且曹雲金是在郭德綱身邊從小長大、吃住在家的兒徒,當事人承認,很多演出、拜訪的視頻資料也都有提及。

曹雲金是經過“擺知”、德雲社家譜上有名字(後來因離開德雲社,對師父和德雲社出語不遜,而被師父從家譜中除名)。屬於正常的“拜師”,有師徒關係,公眾認可。

2、當事人彼此是否承認師徒關係,外界是否認可師徒關係。

原來郭德綱是承認楊志剛為師父的。當時郭德綱隻身獨闖北京城,多麼希望有個師父——師出有名,能被同行接受和認可。可惜沒有。


當時範振玉先生遇到楊志剛,問他郭德綱是不是你徒弟,楊說“也是也不是”——說的倒也是事實,但是看不出任何的師徒情分。楊先生自己這麼對相聲同行宣稱,郭德綱能受到外界的接受和認可嗎?

還有一次,楊志剛遇到郭德綱的父親,對他說“郭德綱離開我就得餓死”。後來郭德綱知道後心裡很不是滋味。

這兩件事後,郭德綱不再承認楊志剛為師了。(因為人家也沒承認和庇護他。)等到後來郭德綱出名了,楊又出來“擎功”、認徒弟、告狀等,最後敗訴。後來又稱“希望郭德綱越來越好”。真正愛徒弟、心疼一份曾經付出的心血與人情的人,不適合有的行為。

郭德綱有什麼不是,作為師父可以私下處理。有些事,可能外人還是不知內幕吧。就郭德綱後來對恩人的態度,以及一直尋找蒐集相聲孤本,對傳統相聲老藝人的尊重與拜訪,不至於愧對楊先生。


曹雲金,拜師郭德綱,彼此承認,外界認可。曹離開德雲社前那麼多年,師父教藝、帶他參加活動,捧紅他……一系列的事情,都有演出或拜訪或者自己錄的視頻為證。眾人也都知道、接受和認可。沒有太多可說的。

3、離開的方式和時間,是否正常說明,當時師徒身份和所處環境。

郭德綱離開楊志剛,離開天津文化館,不是說離開就馬上離開的。況且楊志剛當時是館長,是單位領導,是方面說過離開的事的。當時楊是領導,有身份有地位,郭德綱就是一個小職員。他離開可能會“自謀生路”,要遇到很多困難。

楊對郭父說話“郭德綱離開我就得餓死”,儘量往好處想,就是他捨不得徒弟、擔心他的前途……


後來郭德綱說起天津一位老先生告訴他:“你一定要離開天津,否則你一定會被他們整死!”也許側面看一下,反應的是“同行相欺”的風氣問題吧。(外行人不做過多評價。)

曹雲金離開師父,離開德雲社,雙方皆稱沒有當面談。無論哪一方說出來的原因,都是可以理解的,個人有自己的想法和處事原則和標準吧,看你注重哪一方面。

當時,郭德綱和德雲社,處於“寒風苦雨”中,需要大家團結一致,“抱團取暖”,保存實力,以圖長遠發展。可以說,把徒弟教成了,捧紅了,肯定是希望助力和借力的。支撐門面,帶帶後面的師兄弟們,大家一起逐漸成長起來……

而那個最不應該離開的時候曹雲金離開了,最不應該“叫板”的時候,他“叫板”師父。無論是外界挑撥離間,還是“豬油蒙心”迷亂了心智。往日師徒情分和捧紅之恩,拋諸腦後。

外界多數不贊成曹雲金這一點,也大多出於“人之常情”考慮。其實師徒可能沒那麼多過節,無非是外界“藉機炒作”,不過曹雲金走的的確不是時候,如果他能換一個“春暖花開”的時候跟師父談離開和單飛的事說不定會得到師父的支持、師兄弟們的理解和體諒,外界的輿論壓力也不會那麼大。


那個時候離開的確有釜底抽薪、自我拆臺、“窩裡鬥”的嫌疑。自己出去以為能像師父一樣,挺起來一個相聲社團,沒考慮周全,當時的情況和發展趨勢。好在他接觸的人群和圈子多了一些,現在也算過得可以。

也許走出這一步,互相的照應少了,各自承擔和對外的接觸,以及圖謀發展會更用心了吧。

至少師父這裡再招學員更謹慎了,把德放在才之前。在學員到收徒之間的培訓、傳授等更下功夫了。尤其是德行與心性的磨鍊上。


4、本事和出道出處哪裡,你是誰捧紅的。

郭德綱在從小到大學藝的過程中,學的內容很多,老師很多,他的綜合素質和實力是有目共睹的。主持、影視、相聲,唱的京評梆曲,包括評書、快板等等。具體分類很多,說不太清,但是他會的能耐不少!

而且郭德綱可以說一路上自己闖過來的,挺辛苦。創業過程中,有老藝術大師們的鼓勵與肯定,有電臺主持人大鵬的宣傳與助力。

尤其是相聲界唯一拜的師父侯耀文的力排眾議,毅然決然的收徒門下,給了他三年的庇護和力挺,感情上,輿論上的支持與依靠!


雖然只有三年的依靠,但是在相聲界,給了他一生的名分!對於他這也是一生的安慰與感恩!

可以說,郭德綱當時已經有些名氣了,只不過,缺乏一個可以依靠的“門楣”,需要一個“相聲界的師父和家譜認可”,需要行業內同仁的接受和認可。所以在侯耀文先生收徒前,跟他電話交流時問他:“大家都說你適合拜我,你願意拜我為師不?”

(于謙的師父、侯耀文的搭檔石富寬先生引薦的,並且多次跟侯耀文說,他應該收徒郭德綱。)


應該說郭德綱出名這一點上,是自己闖出來的,但是“禍也不少”,侯先生為他化解出去一些。當時有官司或者糾紛什麼的,不好說的拜訪,侯先生主動“擋災”,曾被稱“徒弟不懂事,師父也不懂事”。
但是如果郭德綱沒能耐,人品不行,侯先生也不可能收他。“希望未來相聲界團結”,共同把相聲傳承下去。可以說郭德綱能夠有幸被侯先生收徒,說明了侯先生的眼光,以及對保護相聲界後輩的愛才之心!

還有一些相聲界藝術大師,當時力挺和肯定郭德綱,“再次使相聲熱起來”的貢獻,也都是未來傳統相聲的得以傳承,以及對有才德的後輩的保護。這份公心,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曹雲金的走紅,是從小師父教授本事,一直帶在身邊,參加各種娛樂活動、影視演出,包括上春晚等,都是有力推作用的。個人努力不可否認,師父的助力功不可沒。當然曹雲金也是塊好材料,否則老郭也不會捧他。

至於後面的事不盡人意,也是人成長過程中難免的。成長的經歷,無論順境逆境或者出現什麼偏差,都是財富。希望每一個人都能總結成功的經驗,吸取挫折的教訓。


祝願郭德綱和德雲社發展越來越好!把傳統相聲和其他傳統藝術形式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同時也祝願楊志剛先生安度晚年!祝願曹雲金正視自己的內心,正視未來的人生,選擇和安排好未來的前進方向和道路!

不知道我的觀點各位朋友是否認可?各抒己見吧!

我是浪淘沙,喜歡寫真情文字,客觀評價,以事實為根據。喜歡真誠交流。有聲氣相投,喜歡我文字的朋友可以關注、點贊、評論、轉發。意見不同也可以暢所欲言。接受不同觀點,拒絕人身攻擊。


浪淘沙1974


你好,我是慶字輩兒。


我記得我寫過一個這個當年的答案,以前傳出過一個消息,當年範振鈺老先生私下裡碰到楊志剛,問郭德綱是不是他徒弟,楊志剛的回答是“也是也不是”,一定程度上沒承認郭德綱這個人。

老郭在那個時期多希望有一個相聲界的承認自己,自己在北京就不算無根的浮萍了,但是沒有人承認!!

楊志剛可以說在當時是老郭跟相聲界唯一的直接關係了,當時對方並沒有承認自己,難道還要老郭腆著臉承認他?

而且相聲界拜師講究擺知,要有引師、保師、代師,而老郭和楊志剛沒有這個儀式,甚至可以說兩人連口盟弟子都算不上。

當初金文聲老先生要收老郭的時候,是誰打電話勸金文聲先生別收郭老闆的?

既然你不認我,我何必認你?


說回曹金。

在2006年老郭第一次正式收徒弟的時候,擺知儀式邀請了侯耀文、師勝傑、石富寬、常寶華等一些相聲界前輩做見證。

當時收了曹金、何偉、孔雲龍、欒雲平、於雲霆五位弟子,拜師時引師是李菁,保師是劉際,代師是于謙。


所以說曹金是老郭正式收入門下的弟子,這個是彼此承認的,沒有誰強迫誰。

這裡面本質的不同就在這了。


慶字輩兒


閒的難受摻和幾句。舊事不必重提,但總有人愛翻舊賬,好多喜歡郭德綱的相聲的粉絲拼命想證明郭是坐在白蓮花上的聖人,曹就爛到家了,該下地獄。其實這事說來說去根本礙不著道德的事,都是錢,要說呢德雲社老郭功勞最大,多得點錢應該,但是李菁作為德雲社前身創始人沒股份走了,張文順老先生不管德剛捧的再高,也沒他的股份,雖然說沒有薄著張的後人,可是和佔個比重不小的股份比起來,差遠了,張在世的時候在不在乎是一碼事,郭給不給又是另一碼事,這麼崇敬張,給他後人個股份唄。至於曹,從德雲出去也沒說郭德壞話,就是郭不願意要這個徒弟了,私下解決就完了唄,非的得大張旗鼓,把徒弟往死路上逼,弄得爺倆都下不來臺。至於說曹投敵,北京電視臺是郭的敵?因為什麼?是非是怨北京臺嗎,既然大家如此贊成郭,那這個敵錯在哪,請說清楚?

l


苕之華2018


本來不想答題了,可是看了很多人回答,忍不住想嘮叨幾句,其中自己有一個人說的我認同,古人講一字之師,哪怕教我一個字也是師長,不可否認,老郭有今天離不開楊志剛得傳授,侯耀文自己也說過,他沒教老郭太多的東西,但是相聲圈就像過去的江湖,沒有師承寸步難行,在老郭最難的時候,楊志剛如果認下郭德綱,那是什麼光景,可是楊老先生說的是什麼,是不是徒弟,可是可不是,這就不算師承,確實能耐是你教的,但是徒弟在外受難你不認,這是誰的問題?為何老郭在現在都對侯耀文感恩戴德,因為侯耀文在郭德綱最難的時候給了他名分,而且在公開場合表示郭德綱受盡苦難,為人必定嫉惡如仇,這是作為師傅應該為弟子做的

話分為二,曹雲金,自幼跟老郭學藝,曾為德雲社力捧演員沒有之一,因為曹的活跟老郭是最為接近的,哪怕現在在很多場合曹的一舉一動都是在模仿老郭,可以說沒有郭德綱就沒有曹的今天,你可以走,也可以在人最難的時候走,郭德綱直到今天沒說過李菁的一個不字吧,李菁也是再德雲社風波時候走的,為什麼?因為人李菁到哪都沒說老郭不行,走是因為覺得制度有問題,但是曹雲金何雲偉無時無刻不在消費德雲社,消費郭德綱,如果不提這些,他倆還有什麼可拿得出手的?發票問題誰都不是當事人,沒人能為此評判是非,但是拿老郭和曹雲金去比,真沒可比性,一個是振興了傳統藝術,一個是消費舊主,人性如何自有分曉,不做過多評論,仁者見仁,淫者賤人


楓絡小站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聲。二人的區別在於,楊志剛收郭德綱的時候沒有擺知,要知道在相聲界如果沒有正式的拜師儀式,沒有引保代,沒有擺知是不能算正式弟子的,頂多算口盟徒弟,相聲界管這種藝人叫做“海青腿”,代表人物有:楊少華楊議父子,姜寶林等。而曹雲金是有正規拜師儀式的。這是二者最根本的區別。

另外,郭德綱三闖北京城,沒有熟人,沒有背景,期間的艱辛可想而知,但是做為師父的楊志剛先生沒有給郭德綱提供多大的幫助,要說楊先生和北京相聲界的藝人都不認識,恐怕不是事實。記得郭德綱拜師侯耀文的時候,侯耀文曾經專門就郭德綱的師承問題問過楊志剛先生,“郭德綱到底是不是你徒弟?”,楊志剛回答的模稜兩可,“說是也是,說不是也不是”,這侯耀文才收的郭德綱。而且是有正規的收徒儀式,引師石富寬,保師常貴田,代師師勝傑。

但是曹雲金的情況與郭德綱完全不同。曹雲金是郭德綱的兒徒之一,所謂兒徒就是自小就與師父學藝,吃住全在師父家。郭德綱對這幾個兒徒真如親兒子一般。不光教會了曹雲金一身的相聲本領,還在德雲社的舞臺上一手捧紅了曹雲金,成就了他當時“相聲小王子”的地位。可以這麼說,沒有郭德綱的力捧,就不會有今天的曹雲金。


共苦易同幹難,郭德綱與曹雲金師徒的恩恩怨怨沒人能說的清。同樣郭德綱與楊志剛先生的是是非非外人也無權插嘴。只是昔日情同父子的師徒,到如今的地步,總是令人唏噓,儘管他們有本質的不同。


靖逸軒主


肯定不同啊!簡單來說,沒有郭德綱誰知道曹雲金是誰。而即使郭德綱功成名就,火爆大江南北,誰又知道楊志剛是誰。幾點分析。



第一,楊志剛在被問到郭德綱是不是他徒弟時,說的話模稜兩可。他們沒有正式拜師儀式,有提攜之義,絕對沒有恩師之情。郭德綱小有名氣之時,不加以支持,反而處處詆譭,徹頭徹尾的一個蹭熱度的小人。


第二,郭德綱和曹雲金就不同了。既有師徒之情,又有提攜之恩。曹雲金能有當時的知名度和實力,很大程度上是郭德綱的提攜和教導。而且有正式的拜師儀式,很多人見證。

第三,說郭德綱忘恩負義。殊不知郭德綱兩次闖蕩北京,身無分文,一無所有之時,這位師傅在哪裡?為何沒有出現。當郭德綱小有名氣,越來越火,備受排擠之時,怎麼這位所謂的恩師就站出來了,而且不是幫忙,反而倒打一耙,落井下石。



第四,曹雲金是郭德綱一手捧紅,卻在德雲社處在風口浪尖,方向不明,沉入谷底之時狠心退出,理由竟然是合同糾紛,限制其演出,當時的德運社自保尚成問題,怎會排除一個一手提拔的當紅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