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郭德綱和楊志剛到底有什麼過節?

七笑伴噗天


郭德綱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相聲演員,他的相聲實力是毋庸置疑的,在圈內來說絕對是上上游水平,關鍵是在於他的人品眾說紛紜。郭德綱的偉大在於他把瀕臨滅絕的相聲挽救了,在大家快要遺忘還有這麼一門藝術形式的時候,他把相聲帶火了。使得相聲行業的從業人員日子也都好過起來,相聲藝術家楊少華就說過,郭德綱為相聲立了一大功就是把相聲的價提上去了,要不然底下人根本沒法幹。對於郭德綱來說成就再大也無法掩蓋他在天津和師傅楊志剛鬧得那一出。這件事讓郭德綱是備受爭議,甚至被很多相聲同行稱作“白眼狼”,居然把自己的師傅告上了法庭,這在相聲圈內也是實屬罕見的。

想當年郭德綱在天津紅橋文化館工作的時候,師傅楊志剛曾經說過他偽造領導簽字報銷費用好幾萬,是郭德綱的爸爸乞求他的師傅楊志剛幫忙處理,這才把郭德綱的金額降到幾千塊錢免於處罰。再就是根據楊志剛回憶當年郭德綱還偷拿了文化館的行頭,後來被人發現歸還部分。這些都是楊志剛親口所說也是法庭上親口說的,我想真實性很高。郭德綱當年為了掩蓋自己的錯誤,居然狀告楊志剛貪汙,這下徹底激怒了楊志剛,所以將其告到了法庭,隨後郭德綱在法庭上承認楊志剛並沒有貪汙,楊志剛見好就收了,反正還了自己的清白。最後是不了了之,那時候郭德綱已經拜師侯耀文,我想在這件事情上侯耀文發揮的作用極大。打那以後郭德綱圈內名聲就“臭”了,如若沒有師傅侯耀文提攜幫助,他早就被相聲圈拋棄了。

那畢竟是郭德綱年輕的時候,人都年輕過,人都犯過這樣那樣的錯誤,我想人只要改過自新就是很棒的。不知郭德綱現在想起當年的事情是否會後悔呢?其實他現在也體會到了被徒弟背叛的滋味,不知道他內心會不會對楊志剛深表歉意呢?


立體視角


郭德綱原來在天津一個文化館做工,楊志剛是館長。郭德綱做了違法的事情,所以,楊館長把他開除了。從此結下樑子,還打了官司。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曲協姜昆主席說郭德綱是低俗的代表。郭這個人心術不正,後來他的一些陰謀也用到了何雲偉和曹雲金的身上。



潘龍江悔恨寫紅塵情歌


最近很多網友都想知道楊志剛為什麼告郭德綱?郭德綱與楊志剛矛盾始末介紹,著名相聲演員候耀文是郭德綱的師父許多人都清楚,他是在2004年拜侯耀文為師的。如今郭德綱在相聲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為天賦異稟,還是像他所說的得過很多高人的指點,抑或是確實曾有一位師父長期傳授技藝?天津的相聲名家蘇文茂、尹笑聲曾向記者介紹,郭德綱是天津著名相聲演員、作家楊志剛的徒弟,這在相聲圈裡是人所眾知的。

郭德綱與楊志剛矛盾始末介紹

3月7日晚,在“相聲公社”網站上刊登的《我叫郭德綱》中,郭德綱在文章中寫道他曾在“館長”領導的文化館工作過,對待館長的尊敬超過了自己的父親,後來因為一些事情,“館長”在他心中的形象被“徹底顛覆”了,“館長”給他施加的壓力是促使他離開天津的重要原因之一。

1、師徒相識

靳金來勸說楊志剛收郭德綱為徒,同時靳金來自己也收郭德綱為徒,這在相聲行裡叫“一門兩不絕”,楊志剛當時就默認了收郭德綱為徒。

今年66歲的楊志剛如今退休在家,平時到北方曲藝學校授課。

楊志剛介紹說郭德綱是1987年跟他相識的,因為郭德綱的父親認識文化館的一個職工,就把他帶到文化館來。當時郭德綱嘴很勤快,對老演員特別熱心,求知慾很強,雖然年紀不大,說話辦事有點像相聲行裡的人。

1989年郭德綱去北京待過一段時間,回來之後沒有工作,曾在一個小商店裡賣蓄電池,業餘時間仍然跑到館裡看演出、學藝。後來在一次小品演出中,有一個演員因為發高燒不能演出,楊志剛就讓郭德綱臨時救急,扮演一個農村老鄉,郭德綱演得還不錯,從此楊志剛就吸收郭德綱為小品隊的業餘演員,一邊演小品,一邊教他學相聲。

1989年年底,郭德綱與相聲演員靳金來和楊志剛一起吃飯,靳金來勸說楊志剛收郭德綱為徒,同時靳金來自己也收郭德綱為徒,這樣兩個人都有了傳人,這在相聲行裡叫“一門兩不絕”,楊志剛當時就默認了收郭德綱為徒。楊志剛說:“靳金來對郭德綱非常好,他還收郭德綱為乾兒子,郭德綱一邊跟我和靳金來學說相聲,一邊跟靳金來的好朋友楊乃華學戲曲,可以說郭德綱在藝術上是我們給他啟的蒙。”到了1991年初,楊志剛藉著文化局招合同工的機會,把郭德綱招進了文化館,既當辦事員,又在小品隊當演員。

2、七年學藝

楊志剛說,郭德綱跟在他一起待了七年,“他說的《鬧公堂》從‘樑子’到‘使活’基本上都是我教他的,甚至連防身術我都教過他。”在《郭德綱自傳》中,郭德綱寫到“館長”教了他《戲迷遊街》、《吃元宵》等三段相聲,而楊志剛說:“郭德綱跟我在一起待了七年,我教他的東西當然不止這三段相聲,像《鬧公堂》、《打燈謎》、《八扇屏》、《大保鏢》等這些經典段子我都教過他,我教他的《吃元宵》是郭啟儒先生的徒弟張保如先生傳給我的,我再傳給他,這個段子是與馬三立說的《吃元宵》的另一個經典版本。他說的《鬧公堂》從‘樑子’到‘使活’基本上都是我教他的,他學不好《大保鏢》的演出‘身段’,我一遍遍地教給他,經典段子《師父經》很大一部分我都給他說過。

他嗓子好,為了培養他的‘柳活’(相聲術語,稱學唱戲曲、曲藝等為柳活),我總是給他創造各種機會和條件讓他鍛鍊,甚至連防身術我都教過他。”楊志剛表示郭德綱原來在天津演出的時候捧哏比較多,他的形象比較適合捧哏,他的學唱節目挺好。

郭德綱走紅之後,楊志剛又把郭德綱以前錄製的一些節目資料拿出來看了幾遍,他覺得這幾年郭德綱到北京以後進步不是很大,不像人們說得那麼好。

楊志剛說:“郭德綱基本功還是不行,像在相聲《山東二簧》裡他唱京劇《桑園會》,唱得還是不對,貫口活兒差,有時演出尺寸把握不好,使活兒有點鬆懈,一上電視容易為了表演而表演,給人以做假的感覺,他演小品比較自然,我有時覺得他演小品比說相聲好。”對於郭德綱說的“相聲要提倡純娛樂”的說法,楊志剛也並不贊同,他說:“相聲不能只是逗人樂,純娛樂也要健康,相聲是文藝作品,要有主題有思想。

3、矛盾產生

據楊志剛說,1994年初文化館的會計發現有一些領導簽字郭德綱經手的票據有問題。

楊志剛說郭德綱開始跟隨他的時候非常聽話,他指哪郭德綱就打哪,郭德綱還曾經開玩笑地說:“先生在後臺一著急,我就得馬上躲開,但還不能躲太遠,先生一喊還能聽見。”開始時楊志剛對郭德綱也非常信任,讓他買什麼東西開票從來不看,但後來他發現郭德綱心眼兒挺多,很愛財。據楊志剛介紹,有一次他住院生病,郭德綱到醫院陪護,當時辦公室主任說是不是要給郭德綱開點補貼,楊志剛覺得他是自己的徒弟,在醫院陪護也算上班有工資,所以就跟辦公室主任說你給他錢他也不會要的,但後來辦公室主任告訴他郭德綱幾次暗示他給自己開補貼,結果開了補貼之後郭德綱就把錢要了,這件事讓楊志剛很意外,從此他就漸漸地不讓郭德綱沾“錢”的事。

據楊志剛說,在1994年年初,文化館的會計發現有一些郭德綱經手、領導簽字的票據有問題,就拿給他們看,他們發現簽字不對,就拿到公安局做鑑定,結果有幾十張票據的領導簽字是偽造的,涉及的金額大概1萬元。這時郭德綱的父母找到了他,懇請他這個師父“幫忙”,楊志剛通過關係和找證明人,把涉及的金額想辦法減到了四千元,讓郭德綱逃過了這一劫。

楊志剛說,當時又發生了一件令他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文化館的一個幹部告訴他放在會議室裡面的一些演出“行頭”不見了,因為以前有一次找不到會議室的鑰匙,他看見郭德綱用手拽下會議室的把手,這件事給他印象很深,所以他把郭德綱叫到外面單獨談話,讓郭德綱把拿走的“行頭”還回來。

結果“行頭”果然是郭德綱拿走的,談話之後他只還回了部分“行頭”。

楊志剛說:“老前輩們說‘先學做人再學藝’,我想保這個徒弟也‘保不住了’,他犯了我們這個行裡最忌諱的事,影響太大了,雖然他是我的徒弟,我不能因為他做這樣的事把自己也摺進去。”

4、師徒緣盡

郭德綱剛到北京的幾年還通過同行給楊志剛帶話,而自從拜侯耀文為師之後,就再也不提他半句。

據楊志剛介紹,郭德綱離開文化館後,楊志剛因為知道他快要結婚了,還把他安排到自己兒子的公司裡工作。在郭德綱結婚前楊志剛與徒弟進行了最後一次談話,他問郭德綱從館裡報銷假髮票的錢有沒有花在他自己的身上,郭德綱說沒有,楊志剛對郭德綱說“以後你認我這個師父也行,如果不認我這個師父,我希望你找到一個像我這樣關心你的師父”,最後楊志剛還給了郭德綱五百塊結婚的“喜錢”。楊志剛表示,郭德綱出了這麼大的事以後,嘴一直很硬,既不求情,也不抱怨,“但他沒有想到我最後會讓他真正離開,當時他有點呆了。”結婚以後郭德綱還去過楊志剛家一次,但只是禮節性的拜訪,此後兩人就再也沒有任何聯繫,郭德綱剛到北京的幾年還通過同行給楊志剛帶話,感謝他的授藝之恩,而自從郭德綱拜侯耀文為師之後,就再也不提他半句。

楊志剛在採訪最後表示:現在他和郭德綱的事別人都在傳,有各種說法,究竟是怎麼回事,大部分人都不是很清楚,他之所以接受採訪,就是想澄清事實,以正視聽,他同時希望郭德綱“一路走好”。

1993年郭德綱的工資只有70塊錢

1987年,郭德綱只有十四五歲,他當時在紅橋文化館沒事時就聽聽演出,看看排練,乾點雜活。到了1993年左右,郭德綱已經成為正式員工,但那時館長一個月的工資是二三百塊錢,當時天津有名的相聲演員在天津一場演出才掙100塊錢左右,而此時的郭德綱只能拿到70塊錢的工資。

楊志剛說自己有7個徒弟,郭德綱是其中最小的一個,這7個徒弟原來都沒有正式舉行拜師儀式,因為他畢竟當時擔任領導職務,怕這樣搞影響不太好,所以就想等一個機會讓他們一起拜師。而郭德綱是他的徒弟,這在相聲行裡應該說是無人不知。楊志剛指著壁櫥上擺著的兩個老壽星瓷器告訴記者,這是自己過生日時郭德綱“孝敬”給他的,他還領著郭德綱到自己的師父白全福家,白全福也認了這個徒孫。

文化館工作人員李先生:“郭德綱對楊館長很尊敬”

天津市紅橋區文化館的一位工作人員李先生向記者透露,郭德綱原來是館裡的合同工,是他師父、也就是文化館館長楊志剛把他招聘進來的。郭德綱是塊說相聲的材料,人很開朗、幽默,在館裡人緣也不錯。李先生說:“郭德綱是楊志剛館長的徒弟在館裡誰都知道,郭德綱到文化館來的時候只有十七八歲,雖然喜歡相聲曲藝但沒有受過系統培訓,而楊館長在相聲、小品方面才華橫溢,幾年來他在表演技巧和舞臺經驗方面傳授給郭德綱很多東西,說楊館長是郭德綱的恩師並不為過,郭德綱對楊館長也很尊敬,總是‘先生’、‘先生’叫著特別親。”當記者問到郭德綱為何離開文化館時,李先生欲言又止,但最後他還是向記者透露:“郭德綱會模仿別人的筆跡,他後來模仿館裡領導的簽字報銷發票被發現,雖然沒有送交檢察機關處理,但因此被館裡提前解除了勞務合同。”至於這件事的內情,李先生讓記者去問楊志剛,他說“楊館長最熟悉郭德綱,最瞭解事情經過”。

楊志剛弟子夏景華:“師父撤下了郭德綱的照片”

記者第二次趕到天津在楊志剛家中對他進行採訪時,他的弟子夏景華也在場。夏景華對記者說:“教徒弟多少相聲段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讓徒弟真正掌握表演的技巧和經驗,應該說郭德綱在演出風格上受我師父的影響和薰陶很大,他演出時的神態和表情和我師父很像,他現在的‘口風’跟我師父以前非常相像。”去年,楊志剛出版了三卷本的作品集,經過他們師兄弟的勸說,楊志剛同意在作品集收錄的相片中加進一張郭德綱與師兄弟和師父合影的照片,並且在書末的相聲家譜中也添上郭德綱的名字。然而正在那時,報紙上出現了郭德綱拜侯耀文為師的新聞,於是把郭德綱的照片和名字從書中撤了下來。


明文薈


最近很多網友都想知道楊志剛為什麼告郭德綱?郭德綱與楊志剛矛盾始末介紹,著名相聲演員候耀文是郭德綱的師父許多人都清楚,他是在2004年拜侯耀文為師的。如今郭德綱在相聲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為天賦異稟,還是像他所說的得過很多高人的指點,抑或是確實曾有一位師父長期傳授技藝?天津的相聲名家蘇文茂、尹笑聲曾向記者介紹,郭德綱是天津著名相聲演員、作家楊志剛的徒弟,這在相聲圈裡是人所眾知的。

郭德綱與楊志剛矛盾始末介紹

3月7日晚,在“相聲公社”網站上刊登的《我叫郭德綱》中,郭德綱在文章中寫道他曾在“館長”領導的文化館工作過,對待館長的尊敬超過了自己的父親,後來因為一些事情,“館長”在他心中的形象被“徹底顛覆”了,“館長”給他施加的壓力是促使他離開天津的重要原因之一。

1、師徒相識

靳金來勸說楊志剛收郭德綱為徒,同時靳金來自己也收郭德綱為徒,這在相聲行裡叫“一門兩不絕”,楊志剛當時就默認了收郭德綱為徒。

今年66歲的楊志剛如今退休在家,平時到北方曲藝學校授課。

楊志剛介紹說郭德綱是1987年跟他相識的,因為郭德綱的父親認識文化館的一個職工,就把他帶到文化館來。當時郭德綱嘴很勤快,對老演員特別熱心,求知慾很強,雖然年紀不大,說話辦事有點像相聲行裡的人。

1989年郭德綱去北京待過一段時間,回來之後沒有工作,曾在一個小商店裡賣蓄電池,業餘時間仍然跑到館裡看演出、學藝。後來在一次小品演出中,有一個演員因為發高燒不能演出,楊志剛就讓郭德綱臨時救急,扮演一個農村老鄉,郭德綱演得還不錯,從此楊志剛就吸收郭德綱為小品隊的業餘演員,一邊演小品,一邊教他學相聲。

1989年年底,郭德綱與相聲演員靳金來和楊志剛一起吃飯,靳金來勸說楊志剛收郭德綱為徒,同時靳金來自己也收郭德綱為徒,這樣兩個人都有了傳人,這在相聲行裡叫“一門兩不絕”,楊志剛當時就默認了收郭德綱為徒。楊志剛說:“靳金來對郭德綱非常好,他還收郭德綱為乾兒子,郭德綱一邊跟我和靳金來學說相聲,一邊跟靳金來的好朋友楊乃華學戲曲,可以說郭德綱在藝術上是我們給他啟的蒙。”到了1991年初,楊志剛藉著文化局招合同工的機會,把郭德綱招進了文化館,既當辦事員,又在小品隊當演員。

2、七年學藝

楊志剛說,郭德綱跟在他一起待了七年,“他說的《鬧公堂》從‘樑子’到‘使活’基本上都是我教他的,甚至連防身術我都教過他。”在《郭德綱自傳》中,郭德綱寫到“館長”教了他《戲迷遊街》、《吃元宵》等三段相聲,而楊志剛說:“郭德綱跟我在一起待了七年,我教他的東西當然不止這三段相聲,像《鬧公堂》、《打燈謎》、《八扇屏》、《大保鏢》等這些經典段子我都教過他,我教他的《吃元宵》是郭啟儒先生的徒弟張保如先生傳給我的,我再傳給他,這個段子是與馬三立說的《吃元宵》的另一個經典版本。他說的《鬧公堂》從‘樑子’到‘使活’基本上都是我教他的,他學不好《大保鏢》的演出‘身段’,我一遍遍地教給他,經典段子《師父經》很大一部分我都給他說過。

他嗓子好,為了培養他的‘柳活’(相聲術語,稱學唱戲曲、曲藝等為柳活),我總是給他創造各種機會和條件讓他鍛鍊,甚至連防身術我都教過他。”楊志剛表示郭德綱原來在天津演出的時候捧哏比較多,他的形象比較適合捧哏,他的學唱節目挺好。

郭德綱走紅之後,楊志剛又把郭德綱以前錄製的一些節目資料拿出來看了幾遍,他覺得這幾年郭德綱到北京以後進步不是很大,不像人們說得那麼好。

楊志剛說:“郭德綱基本功還是不行,像在相聲《山東二簧》裡他唱京劇《桑園會》,唱得還是不對,貫口活兒差,有時演出尺寸把握不好,使活兒有點鬆懈,一上電視容易為了表演而表演,給人以做假的感覺,他演小品比較自然,我有時覺得他演小品比說相聲好。”對於郭德綱說的“相聲要提倡純娛樂”的說法,楊志剛也並不贊同,他說:“相聲不能只是逗人樂,純娛樂也要健康,相聲是文藝作品,要有主題有思想。

3、矛盾產生

據楊志剛說,1994年初文化館的會計發現有一些領導簽字郭德綱經手的票據有問題。

楊志剛說郭德綱開始跟隨他的時候非常聽話,他指哪郭德綱就打哪,郭德綱還曾經開玩笑地說:“先生在後臺一著急,我就得馬上躲開,但還不能躲太遠,先生一喊還能聽見。”開始時楊志剛對郭德綱也非常信任,讓他買什麼東西開票從來不看,但後來他發現郭德綱心眼兒挺多,很愛財。據楊志剛介紹,有一次他住院生病,郭德綱到醫院陪護,當時辦公室主任說是不是要給郭德綱開點補貼,楊志剛覺得他是自己的徒弟,在醫院陪護也算上班有工資,所以就跟辦公室主任說你給他錢他也不會要的,但後來辦公室主任告訴他郭德綱幾次暗示他給自己開補貼,結果開了補貼之後郭德綱就把錢要了,這件事讓楊志剛很意外,從此他就漸漸地不讓郭德綱沾“錢”的事。

據楊志剛說,在1994年年初,文化館的會計發現有一些郭德綱經手、領導簽字的票據有問題,就拿給他們看,他們發現簽字不對,就拿到公安局做鑑定,結果有幾十張票據的領導簽字是偽造的,涉及的金額大概1萬元。這時郭德綱的父母找到了他,懇請他這個師父“幫忙”,楊志剛通過關係和找證明人,把涉及的金額想辦法減到了四千元,讓郭德綱逃過了這一劫。

楊志剛說,當時又發生了一件令他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文化館的一個幹部告訴他放在會議室裡面的一些演出“行頭”不見了,因為以前有一次找不到會議室的鑰匙,他看見郭德綱用手拽下會議室的把手,這件事給他印象很深,所以他把郭德綱叫到外面單獨談話,讓郭德綱把拿走的“行頭”還回來。

結果“行頭”果然是郭德綱拿走的,談話之後他只還回了部分“行頭”。

楊志剛說:“老前輩們說‘先學做人再學藝’,我想保這個徒弟也‘保不住了’,他犯了我們這個行裡最忌諱的事,影響太大了,雖然他是我的徒弟,我不能因為他做這樣的事把自己也摺進去。”

4、師徒緣盡

郭德綱剛到北京的幾年還通過同行給楊志剛帶話,而自從拜侯耀文為師之後,就再也不提他半句。

據楊志剛介紹,郭德綱離開文化館後,楊志剛因為知道他快要結婚了,還把他安排到自己兒子的公司裡工作。在郭德綱結婚前楊志剛與徒弟進行了最後一次談話,他問郭德綱從館裡報銷假髮票的錢有沒有花在他自己的身上,郭德綱說沒有,楊志剛對郭德綱說“以後你認我這個師父也行,如果不認我這個師父,我希望你找到一個像我這樣關心你的師父”,最後楊志剛還給了郭德綱五百塊結婚的“喜錢”。楊志剛表示,郭德綱出了這麼大的事以後,嘴一直很硬,既不求情,也不抱怨,“但他沒有想到我最後會讓他真正離開,當時他有點呆了。”結婚以後郭德綱還去過楊志剛家一次,但只是禮節性的拜訪,此後兩人就再也沒有任何聯繫,郭德綱剛到北京的幾年還通過同行給楊志剛帶話,感謝他的授藝之恩,而自從郭德綱拜侯耀文為師之後,就再也不提他半句。

楊志剛在採訪最後表示:現在他和郭德綱的事別人都在傳,有各種說法,究竟是怎麼回事,大部分人都不是很清楚,他之所以接受採訪,就是想澄清事實,以正視聽,他同時希望郭德綱“一路走好”。

1993年郭德綱的工資只有70塊錢

1987年,郭德綱只有十四五歲,他當時在紅橋文化館沒事時就聽聽演出,看看排練,乾點雜活。到了1993年左右,郭德綱已經成為正式員工,但那時館長一個月的工資是二三百塊錢,當時天津有名的相聲演員在天津一場演出才掙100塊錢左右,而此時的郭德綱只能拿到70塊錢的工資。

楊志剛說自己有7個徒弟,郭德綱是其中最小的一個,這7個徒弟原來都沒有正式舉行拜師儀式,因為他畢竟當時擔任領導職務,怕這樣搞影響不太好,所以就想等一個機會讓他們一起拜師。而郭德綱是他的徒弟,這在相聲行裡應該說是無人不知。楊志剛指著壁櫥上擺著的兩個老壽星瓷器告訴記者,這是自己過生日時郭德綱“孝敬”給他的,他還領著郭德綱到自己的師父白全福家,白全福也認了這個徒孫。

文化館工作人員李先生:“郭德綱對楊館長很尊敬”

天津市紅橋區文化館的一位工作人員李先生向記者透露,郭德綱原來是館裡的合同工,是他師父、也就是文化館館長楊志剛把他招聘進來的。郭德綱是塊說相聲的材料,人很開朗、幽默,在館裡人緣也不錯。李先生說:“郭德綱是楊志剛館長的徒弟在館裡誰都知道,郭德綱到文化館來的時候只有十七八歲,雖然喜歡相聲曲藝但沒有受過系統培訓,而楊館長在相聲、小品方面才華橫溢,幾年來他在表演技巧和舞臺經驗方面傳授給郭德綱很多東西,說楊館長是郭德綱的恩師並不為過,郭德綱對楊館長也很尊敬,總是‘先生’、‘先生’叫著特別親。”當記者問到郭德綱為何離開文化館時,李先生欲言又止,但最後他還是向記者透露:“郭德綱會模仿別人的筆跡,他後來模仿館裡領導的簽字報銷發票被發現,雖然沒有送交檢察機關處理,但因此被館裡提前解除了勞務合同。”至於這件事的內情,李先生讓記者去問楊志剛,他說“楊館長最熟悉郭德綱,最瞭解事情經過”。

楊志剛弟子夏景華:“師父撤下了郭德綱的照片”

記者第二次趕到天津在楊志剛家中對他進行採訪時,他的弟子夏景華也在場。夏景華對記者說:“教徒弟多少相聲段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讓徒弟真正掌握表演的技巧和經驗,應該說郭德綱在演出風格上受我師父的影響和薰陶很大,他演出時的神態和表情和我師父很像,他現在的‘口風’跟我師父以前非常相像。”去年,楊志剛出版了三卷本的作品集,經過他們師兄弟的勸說,楊志剛同意在作品集收錄的相片中加進一張郭德綱與師兄弟和師父合影的照片,並且在書末的相聲家譜中也添上郭德綱的名字。然而正在那時,報紙上出現了郭德綱拜侯耀文為師的新聞,於是把郭德綱的照片和名字從書中撤了下來。


疼痛科小鄭之醫骨力量


簡單說:原來有人給老楊介紹了郭德綱當徒弟,老楊看面子沒說不收也沒正經按規矩辦事,說白了就是徒弟多,並沒把這個事兒當個事兒,就這麼著混著,也不能說沒教郭東西,但總體不重視,後來郭在單位搞出事兒了,就更別提這層關係了,趕緊撇清,順便再打一把落水狗;沒想到,這個能作的郭德綱竟然熬出來了,後來又拜了老侯當師傅,行裡也有了靠山,慢慢的越來越火了,掙大錢了,這會兒老楊坐不住了,不行,他老郭原來拜過我,現在輩分都和我一般了,又會掙錢,我得找補找補,於是就找郭準備要“學費”,沒想到郭不鳥他,於是乎老楊怒了,要聯合媒體同行把這個不給臉的老郭踩死,一直沒能成事,反而讓老郭三天兩頭上頭條博眼球了,鬱悶至極!


曾經善良的狼


什麼都不說 就單說楊志剛能把自己家裝修 還有單位報銷發票的事交給郭德綱 就能說明對郭德綱的一份看中與放心 誰知道這是個貪汙的主 貪汙這事楊志剛要不說這事被人發現誰擔著誰倒黴這不是坑師父呢麼! 成事之後惡人先告狀倒打一耙一 只要跟他不對付的 把什麼事都說成同行是冤家狠同行不死眼紅撇的乾淨!坑徒弟坑合夥人也不清!


閱今生


楊志剛是誰我真不清楚。他郭德剛拜師學藝一定很雜,只因他天資聰明,腦子活泛,什麼都想學,這也在情理之中。既使不拜師父也能自學成材,就算是多拜了個師父,那也只能算是心理不平衡,我認為一個人心平氣靜最好,年青的時候都有犯錯誤,這樣的過節最好不要存在心裡,健康的心態最重要,這樣的事情不要小題大作。


我不是馮鞏


看怎麼說,楊志剛既然說郭德綱年輕時的一些荒唐事,你做老師的也放了他一馬,臨別也說了一些放棄的話,是親徒兒你會這樣嗎?他創業要飯時你出手幫過嗎?現在事有成,你又翻舊帳,爭師名,有意思嗎?再說了,以前的事也是你一面之詞,何憑之有,好歹曹二金還有個發票呢。人紅了,他念的你是他有情,他不念的你也是你做老人的當初說的話太涼薄了,他又沒提及你,你何必又攻擊人呢,恨人有笑人無的思想在作怪,再說一個實際情況,你鬥得過他嗎?他全力做藝,你全力攻擊,你改行了?


笑看人間71


沒有拜過師,沒有什麼人引薦郭拜楊為師。只是楊當時也許指點過郭,郭成名後,就自認為郭的師父,事情就是這樣。


宋育新2


如果說郭德綱過去有什麼不乾淨,那也是師傅沒教好。教不嚴師之惰。楊老師默默祝福比什麼都強,非得碰一下那火花子也不能叫熱度啊。畢竟您一露相聲活兒可能就真怯了。老郭是天才,您沒必要再去難為別人難為自己。郭德綱的成長有您一筆不是挺好的嗎?稍安勿躁吧老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