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項新規馬上實施,每項都直接影響你買車費用

還有不到1個月的時間,2017年就要畫上句號。從前11個月的車市表現來看,2017年中國汽車市場增長趨緩,中高端車型、SUV等細分市場銷量增速較快,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即將到來的2018年,多項汽車新政將落地。新的政策環境、市場環境,也將給車企帶來新的挑戰。

這4項新規馬上實施,每項都直接影響你買車費用

  小排量車購置稅優惠取消

政策:自2018年1月1日起,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車輛的購置稅,將由2017年的7.5%,恢復至10%的法定稅率。以購買10萬元的乘用車為例,2018年繳納的購置稅稅金為8547元,比現在購車將多出約2137元。

為了倡導節能減排、拉動汽車消費,2015年10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國家將小排量乘用車購置稅由10%下調至5%。隨後在2017年,小排量車購置稅回升至7.5%,到2018年,購置稅優惠將取消。

購置稅優惠政策直接拉動了汽車市場產銷的增長。

這4項新規馬上實施,每項都直接影響你買車費用

2016年下半年,受購置稅“減半”進入倒計時的影響,小排量車型銷售迎來高峰期。據數據顯示,2016年前11個月,小排量乘用車銷量達到187.6萬輛,同比增長20.5%,佔整體乘用車銷量的比重超7成。在小排量車型的發力下,2016年全年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14.9%,遠超年初預期。

隨著購置稅優惠政策進入最後一個月,業內專家認為,今年年底小排量車預計將再迎一次購車熱潮,但2016年末的小排量車購車熱度,應該不會再重現。

實際上,2017年的中國汽車市場正呈現出消費升級的新特徵。中高端車型、新能源汽車消費的不斷增長,正在蠶食小型車的市場份額。

據J.D. Power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在購車時,價格因素已經由2000年的首要因素,下降到2017年的第五位。如今,消費者更看重車輛的品牌、品質、顏值及技術。在車型選購上,豪華車、SUV這兩類細分市場的銷量增速加快;在一些限購城市,購車以置換需求為主,消費者往往會轉向更高價格區間的車型。

對此,國家信息中心信息產業發展部副主任劉明公開表示,2017年車市是“總量低增長,結構高端化”,去小型化已經成為趨勢;購置稅優惠政策的退出,對乘用車市場整體不利,但負作用並不會太大,“明年車市增速約在3%左右”。

整車貸款政策調整:新增新能源車條例,二手車比例上調

政策: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頒佈了新修訂的《汽車貸款管理辦法》,調整車貸比例,新規將從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根據新規,自用傳統動力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80%;自用新能源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85%;二手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70%。

相比現行政策,傳動動力汽車的貸款比例未作調整,但新增了新能源汽車貸款條例。新政對新能源汽車作出了定義,即“採用新型動力系統,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驅動的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這意味著從2018年起,新能源車將單獨考核,並享受更高的車貸比例。此外,二手車車貸比例也由50%提升至70%。

這4項新規馬上實施,每項都直接影響你買車費用

對於車貸比例調整,兩部門表示,此舉旨在提升汽車消費信貸市場供給質效,釋放多元化消費潛力,推動綠色環保產業經濟發展。

車貸新政所作出的調整,正反映了當下市場的最新變化。比如二手車消費市場的高歌猛進。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秘書長肖政三曾公開指出:“2017年上半年,我國汽車銷量低開低走,從審慎的樂觀變成了無奈。乘用車1.6%的增長遠低於去年……相比之下,二手車市場卻將迎來爆發期。”

隨著“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的落地,二手車市場的活力得到釋放。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數據顯示,2017年1-9月,全國二手車累計交易量為898.68萬輛,同比增長21.07%;交易額6039.63億元,同比增長42.41%;2017年全國二手車交易量有望突破1200萬輛。

二手車貸款比例的上調,也將加持二手車金融的發展。

受限於二手車的交易特徵,比如車況複雜、估值難、風險大等問題,二手車金融的滲透率發展速度較慢,抑制了二手車需求的發展。隨著二手車貸款比例的上調,貸款額度上升,消費者購買二手車的資金門檻將進一步下降。而近年來電商平臺、金融機構相繼涉足二手車金融領域,推出更多元的金融產品,進一步盤活市場。而在二手車金融滲透率提升、消費者消費觀念升級、行業政策規劃等多重因素的助力下,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兩年,中國二手車行業將迎來真正的爆發式增長。

 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繼續退坡

政策:據稱,財政部召集四部委、協會專家、主要企業代表就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調整方向進行了小範圍討論,有意將2019年的補貼標準調整至2018年實施。從最新曝光的信息來看,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方案進一步細化,對車輛的續航里程、電池能量密度進行了更詳細的劃分,並設定相對應的補貼金額。

這4項新規馬上實施,每項都直接影響你買車費用

從最新曝光的補貼方案手稿來看,2018年純電動乘用車補貼方案將續航里程的劃分檔次增加至5檔,分別為“150公里-200公里”、“200公里-250公里”、“250公里-300公里”、“300公里-400公里”、“400公里以上”,續航里程的門檻由原先的100公里提升至150公里。此外,動力電池的最低密度要求也提升到105Wh/kg。

按此版本信息來看,續航里程在300公里以上的車型,反而可以享受到更多的補貼金額;與之相反,300公里以下續航里程的車型,都將面臨補貼退坡,150公里以下的微型電動車的補貼則將直接取消。

實際上,小微型車正是當下純電動車市場的銷售主力軍。2017年10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6.8萬輛,同比大增102%。銷量前十榜單中,北汽EC系列、知豆D2、江淮iEV6E等銷量靠前車型,均為小微型電動車。

對此,業內專家也表示,價格優勢是微型電動車在市場上走俏的關鍵因素,補貼的下降,勢必會影響該細分市場的車型銷量。

雖然現階段正式的政策還未公佈,無論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方案將作何變化,純電動車型動力電池密度、續航里程的重要性已經凸顯。而為應對補貼退坡,不少車企紛紛聚焦車輛成本控制,以實現不依靠新能源汽車補貼也可以達成盈利。

總體來說,未來補貼政策將逐步向高端新能源汽車傾斜,新能源汽車的又一輪洗牌即將開始。洪晗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