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你知道哪些?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我們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

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你知道哪些?

元宵節始於2000多年前的秦朝,到了漢文帝時,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

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於是漢文帝就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就是元宵節為什麼是在正月十五的原因了。到漢武帝時,司馬遷在其創建的《太初曆》中,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你知道哪些?

從古至今元宵節都有哪些習俗習俗:

吃元宵 鬧花燈 猜燈謎 耍龍燈 踩高蹺 舞獅子 劃旱船 祭門、祭戶 逐鼠 送孩兒燈 迎紫姑 走百病,及貼元宵燈聯,猜元宵燈謎等。

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你知道哪些?

與現代相比中國古代的元宵節活動更加

絢麗多彩:

在唐朝,元宵賞燈十分興盛,無論是京城或是鄉鎮,處處張掛彩燈,人們還製作巨大的燈輪、燈樹、燈柱等,滿城的火樹銀花,十分繁華熱鬧。唐代詩人崔液在《上元夜》寫道"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你知道哪些?

在宋朝,元宵發展成最熱鬧的世俗狂歡節,元宵賞燈持續五天,燈的樣式繁複多樣,逛燈市更是一件十分賞心悅目的事情。

詩人辛棄疾寫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說的就是元宵時花燈無數,煙花如星雨的情景。

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你知道哪些?

到了明朝元宵持續的時間更長,明朝將元宵放燈從三夜改為十夜。自正月初八到十七整整十天,以顯示歌舞昇平。

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你知道哪些?

在中國古代,元宵節才是地地道道正宗的中國情人節。

在封建傳統社會中,元宵給未婚男女提供了一個相識相知的機會,唐伯虎詩曰"有燈無月不誤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似銀。滿街珠翠遊春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樽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良辰美景,燈前月下,正是男女喜結良緣的好時機。

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你知道哪些?

元宵始於秦,至如今已有2000多年,滄海桑田,世事變遷,那些我們熟悉的朝代,已淹沒於歷史長河,但元宵節和我們那些熟知的傳統節日卻經歷史更迭,依然存在,並將一直延續下去,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