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织心传递爱,盛夏送清凉

传递爱心,清凉一夏;7月27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会计学院“织心”传递爱服务团的成员,在指导老师陈刚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永城市,并联合永城市免费爱心粥屋,开始了为期一周的粥屋志愿服务、义诊等系列送“夏”清凉爱心活动,为永城市的环卫工人们送去清凉与关爱。

每日凌晨四点钟,服务团的成员们都会早早的醒来,稍作整理之后,便会赶往粥屋为一天的奉粥服务做准备。凌晨四点多,永城这座城市被静谧的氛围包裹着,这些天,或许天空中还飘着丝丝细雨,伴随着街道旁的盏盏灯光,亦或是点点星光,围绕着皎洁的月光,不变的是这些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们在路灯下挥动扫把的勤劳身影,能听到的是那一把把扫把与地面摩擦的动听声音。

“真是特别感谢你们,为你们竖大拇指!”

为了能给环卫工人奉上一份丰盛的早餐,服务团的成员们不到五点就在粥屋集合完毕,和厨师刘师傅一起准备食材,开始了一天的爱心服务。成员们为了能身体力行地切身体会粥屋工作的辛苦,向刘师傅提出让他今天休息,仅让他在旁指导今天的工作。在刘师傅的帮助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准备,青椒炒冬瓜、花生糯米粥、白馒头终于准备好,此时天也转晴了,成员们趁间隙将桌椅摆放整齐,等待环卫工人们的到来,当环卫工人们看到今天来了众多的新面孔,好奇的问到:“你们是大学生吗?我们好好排起队为孩子们树立好的榜样啊!真是特别感谢你们,为你们竖大拇指!现在的教育就是好呀!我们要感恩习总书记,感恩党的领导啊!”

听到他们的一席话,成员们的心里特别感动,也忘记了忙碌许久的疲惫,爱心粥屋的早餐不仅养身养胃,更是养心。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织心传递爱,盛夏送清凉

(图为志愿者们在爱心粥屋准备早餐)

黄犇 摄

“那你可不可以也做我的女儿呀?”

7月29日,凌晨四点多的永城电闪雷鸣、雷雨交加。服务团指导老师陈刚老师说:“既然我们是来志愿服务的,那我们不可闲一日,粥屋也不可一日不出粥,环卫工人不能来粥屋吃饭,但是我们可以将这份简单的情谊与爱心亲自送达到他们手中。”于是成员们依旧按照约定到达粥屋。八点左右,天空中依稀飘着朦胧细雨,此时一锅浓香扑鼻的红薯干大米粥出锅啦!成员们借了邻居家的三轮车,和刘师傅一起将粥装车,带上餐具,走上街头。

成员们一路随刘师傅出行,路上遇到环卫工人与老人,都会尊敬的端上一碗粥,向他们说一声辛苦了,道一句健康祝福。在送粥的过程中,成员们注意到一个小细节,每一位环卫工人、老人都是双手接过粥碗,很多人都会说一句,“你们怎么那么好呀!”成员们也会开心的回一句,“是你们太辛苦了才对,我们只是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向你们学习奉献精神呐!”此外,还有一件让无数人打湿眼眶的事情,在送粥的过程中,遇见两位耳聋眼花的老人,服务团队长董雪为她们送上两碗粥的时候,一位老人抓住队长董雪的手,说:“女儿啊,你来给我们送粥了呀?”另一位老人也说道:“我不认识她呀,可是她也给了我一碗粥啊!那你可不可以也做我的女儿呀?真是人漂亮心又好!”

与此同时,服务团成员们还请来医生来为环卫工人和老人们义诊,虽然条件有限,成员们只能为他们测量血压,讲解健康宣教知识,但是服务团的成员们都希望他们能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织心传递爱,盛夏送清凉

(图为志愿者为环卫工人、老人们义诊、街头送粥)

黄犇 摄

“织心传递爱,你我共行动!”

为能够帮助扩大粥屋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受益,感受到爱的存在。服务团的成员们协助“爱心”新媒体建设,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积极与永城市雷锋志愿者协会联合活动,共同传递爱心。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织心传递爱,盛夏送清凉

(织心传递爱,你我共行动!)

黄犇 摄

粥屋里有这样一段话:“与智者为伍,与良善者同行,心怀苍生,大爱无疆。”短短几天的志愿服务让成员们感受颇多,他们真正体会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明白了日行一善,善行一生的道理。奉献与锻炼同行,行动与喜悦相伴,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通讯员 廉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