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趕日超美?想多了,韓國都甩我們n條街

雖然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但在零部件生產的核心技術領域,地位和30年前一樣,沒有變化。


國內零部件生產還處於勞動密集型階段,類似蘋果的富士康。

電噴系統,發動機管理系統,ABS,微電機等等技術在2007年之前國內幾乎無力生產。到現在,涉及發動機變速箱的核心部件,只要外企停產,國內車廠就得跟著停產。

自主品牌在零部件供應商面前的弱勢,也是制約品牌發展的一大障礙,這不是靠愛國口號能改變的,相反如果叫的太厲害,把外企嚇跑,死的更慘。

汽車質量也能側面反應現狀,因為零部件的耐久性會影響汽車質量。80年代初,國產車的首次故障里程最高為900㎞,進口車則為30000km,現在好一些,國內客車為5000-8000km,轎車10000-30000km,還沒趕上30年前外企的水準。

造成這一現狀的主因。國內地方產業受部門領導影響極深,而官員在位基本上3-5年一換,較短的任期,讓其容易急功近利,看重短期收效更大的製造業,而看輕技術研發,雖然最近十年研發中心如雨後春筍,但是好大喜功,重複建設,依然是短視。

看看新能源補貼政策吧,國外以補貼技術專利為主,國內直接補貼車輛,按銷量打錢,糟蹋東西。

汽車產業趕日超美?想多了,韓國都甩我們n條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