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市審計局爲擔當者擔當受市委市政府肯定

近年來,襄陽市審計局主動適應新要求,把依法審計、實事求是作為審計監督的基本遵循,正確處理二者關係,客觀審慎對待改革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給改革創新者撐腰鼓勁,讓幹事者願幹事、敢幹事、能幹成事,以強烈的責任擔當服務襄陽市“一極兩中心”建設,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市主要領導肯定。

一、在依法審計上履行擔當使命。該局堅持依法審計,始終堅持原則,敢於審計、善於審計,實施審計監督不越權、不錯位、不缺位。近年來,著力查處了重大損失浪費、重大政策不落實、重大項目不落地、重大管理漏洞、重大風險隱患和重大履職盡責不到位等問題,不放過任何侵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蛀蟲”,移送案件線索44件,已查處的37件,給予司法處理、黨政紀處分和組織處理179人。

二、在審慎評判中壓實擔當理念。落實省、市委容錯糾錯意見和省廳《指導意見》,慎重對待改革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亮出支持改革發展、支持創新創業的鮮明立場。如對某單位領導幹部離任審計,查出截留省級罰沒收入236萬元用於購置科技設施的問題,該局在充分調查瞭解的基礎上,以沒有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國有資金流失等嚴重後果為前提,按照省廳《指導意見》審慎處理,沒有認定單位主要領導的直接責任,而確定為主管責任,保護了幹事者的積極性。在扶貧資金審計中,發現某縣8個村將農發資金30萬元作為股本入股專業合作社,投資茶葉、香菇種植,分紅進入村級公益金,增加村集體收入,對這類問題不作為挪用問題反映和處理。同時對少數村集體對上級轉移支付的“三農”專款混合使用,突破“打醬油的錢不能打醋”的框框,只要用在村級經濟發展的項目建設上,對這類問題也不作為挪用問題反映和處理。

三、在服務決策上體現擔當作為。堅持以提升審計成果運用水平為導向,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服務為已任,參謀服務作用明顯增強,上報的要情專報連年上升,信息採用率持續提高。其中被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省廳領導籤批審計報告、要情專報和經驗材料等41篇(次),直接推動制度、機制、體制建設。如提交的關於龐公大橋的《審計專報》被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樂成籤批,市委常委會議題進行專題研究。目前問題已經得到糾正,相關違法人員被依法查處。

四、在科技強審中提升擔當能力。加強審計信息化建設和審計智能化建設,大力推進聯網審計,構建了市、縣一體的信息技術保障體系。一是建立財政、地稅、社保、公積金、醫院等行業數據庫群,構建多行業聯網審計分析系統。積極探索數字化審計模式,搭建全市統一分析平臺,集中會診數據、數字模型分析,實現部門預算執行審計全覆蓋。二是加強隊伍專業化建設。克服任務重、人員少的困難,堅持安排年輕同志參加署、廳專業培訓,堅持組織幹部參與項目拉練、以審帶訓,堅持實施“實務導師制”、新老“結對子”,堅持定期到專業高等院校舉辦專業培訓班,採取多種形式,培養專業化審計隊伍。截止目前,全市已有37人通過審計署計算機中級考試,在各類審計項目中計算機審計應用率達到95%以上。審計人員撰寫的40多篇計算機審計實例、方法在審計署、省廳獲獎。(張珍、慎凌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