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與下級關係的最高境界什麼樣?看看他們

當下,除了新興的自由擇業者之外,我們大都還居於群體之中,是傳統意義上的“工作中的人”。既然是在工作群體之中,就會常常遇到這樣的苦惱,那就是如何與領導相處,如何取得領導的賞識。所以電視連續劇《甄嬛傳》有一句名言就是:要學會如何哄皇上,揣摩上意。這個問題不僅是年輕的剛入職的人有這種深刻的煩惱、糾結,就是工作多年的人也一樣被這個問題困惑著。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領導的又何嘗不因此而困惑呢?從古至今這就是一對矛盾。下屬希望遇到好領導,所以總是覺得懷才不遇,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領導又希望有好的下級下屬,所謂千金易得一將難求,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也有多少領導者在慨嘆,唉,遍地都是人,但是人才鳳毛麟角,無人可用啊!

還有一種情況,是人才雖有卻不為所用,正如劉邦說項羽,我有三傑,我都能人盡其才,但是項羽只有一個範曾卻都不為所用,結果可想而知。

也有的人認為處理好領導與下級的關係,主要在於溝通。勤溝通,可以避免很多誤解。但在現實過程中,真的把溝通做好了,就能解決這對矛盾嗎?

恐怕還不是。

領導與下級關係的最高境界什麼樣?看看他們

近日,讀《東周列國志》,有一則小故事,很耐人尋味。故事說的是齊景公君臣關係中的一段趣聞。

齊景公名杵臼,是春秋末期的一代名君,他勵精圖治,知人善任,有志復桓公之業。內有相國晏嬰,二桃殺三士,解內憂;外有大將軍穰苴,除煩刑,薄賦斂,國人感悅,諸侯無不畏服。乃至國治兵強,四境無事,霸業既成。

現在我們就說說這位景公同志,一日,在宮中與姬妾飲酒,至夜,意猶未暢。就是喝到了高興處,總覺得缺了點什麼,突然想起來自己能有今天,國泰民安的,嗯,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我有兩個好大臣,文有晏嬰,武有穰苴。所以我不能沒良心,自己享受,我得與民同樂。

因此,吩咐左右說,咱們走!去相國家,與他一起樂呵樂呵。

晏子一聽這深更半夜的,領導來了,下了一大跳,玄端束帶,持笏拱立於大門之外。問道:“諸侯得無有故乎?國家得無有故乎?”就是問大王您有什麼大事嗎?還是國家出了什麼事了?景公曰:“無有。”晏子曰:“然則君何為非時而夜辱於臣家?”就是說沒事你大老晚跑我家來幹什麼?景公曰:“相國政務煩勞,今寡人有酒醴之味,金石之聲,不敢獨樂,願與相國共享。”景公的意思就是說我晚上正喝酒呢,突然想起來我能有今天,都是你相國的功勞,所以我不敢一個人獨享,特意過來,上你家,咱們一起喝點酒,樂呵樂呵。

晏子對曰:“夫安國家,定諸侯,臣請謀之。若夫布薦席,陳簠簋者,君左右自有其人,臣不敢與聞也。”晏子說的意思是,大王要是有正事兒,找我,要是想喝酒,請找別人吧,恕不奉陪!

景公好沒面子,命回車,移於大將軍司馬穰苴之家。結果,司馬大將軍仍然沒給他面子。

景公面子徹底丟到底了。左右問曰:“將回宮乎?景公說不行,今晚還非得痛快痛快。突然想起一個人,說走,去梁大夫家。梁大夫叫梁丘據,是個內臣。那是真會來事兒,早就聽說今晚的事了,所以提前做好準備,擺好酒宴,吹吹打打,把景公接到府上,這回可是君臣同樂,一醉方休,“於是解衣卸冠,與梁邱據歡呼與絲竹之間,雞鳴而返。"

但這個事兒還沒算完。第二天,晏嬰、穰苴同入朝謝罪,檢討說,領導不好意思了,我們昨晚沒給你面子。但同時呢,這兩位大臣卻不肯罷休,沒好氣的對景公進行了批評,“且諫景公不當夜飲於人臣之家”。

這兩個大臣膽子也夠大的了,這不給領導面子也就罷了,竟然還敢批評領導!但是最後景公說出了一番話,真可謂是千古名言!!

景公曰:“寡人無二卿,何以治吾國?無樑邱據,何以樂吾身?寡人不敢妨二卿之職,二卿亦勿與寡人之事也。”

振聾發聵!

因此史臣有詩云:

雙柱擎天將相功,小臣便辟豈相同?

景公得士能專任,贏得芳名播海東。

領導與下級關係的最高境界什麼樣?看看他們

文中所見,首先應該推崇的是齊景公,他富貴不忘功臣,欲君臣同樂,顯示出了作為領導親和力的一面;接下來,應該推崇的是晏子與穰苴,他們恪盡職守,不為誘惑而動,勇敢地拒絕了領導的親近但不當之舉,並且在第二天上朝時又進一步仗義執言,批評領導的“好意”,剛直之氣怦然而出。

但故事並沒完,只有讀到最後,才拍案叫絕!

“寡人無二卿,何以治吾國?無樑邱據,何以樂吾身?寡人不敢妨二卿之職,二卿亦勿與寡人之事也。”

所以,最應該推崇的仍然是齊景公!

也正是由於他的知人善任,用人所長,才得以使上上下下,秩序井然,各司其職。

那麼反觀今天我們周圍的領導及下屬關係是什麼狀態呢?能夠做到各司其職嗎?我想,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可以說,大都是以領導者的好惡為先,以領導者的個人意圖行事。一個單位的領導思想解放,前衛、果斷,那麼他的手下人必然敢想敢幹,敢作敢為,勇於進取;領導思維守舊,那麼其手下必多圓滑之徒;領導愛打球,則其單位再困難也大都有個籃球架子或乒乓球案子;領導是墨客,則其單位便會經常組織書法賽。如此例子,真是不勝枚舉。

現實中,決策的腐敗是最大的腐敗,這腐敗的造成,又有多少就是上下級關係的非正常配合造成的呢?工作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要按領導意圖辦事!”“要摸清領導的意圖”!“領導說咋辦,我咋辦!”等等。揣摩上意,領會領導意圖成為了很多人從政的必修課,也變成了這些人的護身符。

試想,以這種心理去給領導當參謀,做助手,出主意,提建議,那能提什麼好建議?能出什麼好主意?況且,不排除還會有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片面曲解領導的意圖,為謀求自己的利益,斷章取義,把所謂領導的意圖變成他的“尚方寶劍”而大行其道。他的利益得到了,若決策有誤、產生不良後果,便借這是“按領導意圖辦的”,往領導身上一推,溜之大吉了。

當然,這種上下級關係的非正常配合,下屬的投其所好,趨炎獻媚是主要因素,但這種不正常的狀態能廣為盛行,不能排除上級的主觀默許和喜好。

好的理念決定好的制度,好的制度也需要好的執行。今天,我們並不缺少好的制度,缺乏的就是對制度的有效遵守或有效執行。

領導與下級關係的最高境界什麼樣?看看他們

老理入職多年,也算是是資深公務員了,這樣的情況從入職那一天就存在,也一直伴隨著我到現在。我要做事,實現目標理想,需要依賴我的下屬去落實。我當然希望能有忠誠正直、有能力的人去解決工作執行中的各個問題,所以要選才用能,做到人崗適宜;同時,我也要面對我的各位上級,我更希望他們能夠知人善任,用人不疑,決策方向不輕易更改,不讓人陷入琢磨“領導意圖”之中。

領導與下級的關係既複雜,也簡單。齊景公的小故事是否確有其事,並不重要,也可能是文人期望的一種理想境界而已,權當借鑑。總之,要成就事業,就是不要把過多的精力耗在領導與下級之間的溝通上,各司其職,各負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