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有望进入高速发展期 四股迎腾飞契机

世界机器人大会召开在即 相关公司望受关注

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15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大会由北京市政府、工信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ABB、发那科、新松、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中瑞福宁等16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将全面展示最新成果及应用。

上证资讯消息,大会期间,中国自主制造完全摆脱外部供电的机器狗”绝影”、FESTO自主飞行仿生飞蝠机器人、手术机器人达芬奇Si、人形机器人优必选Walker等精彩展品将集中亮相。

日本和德国的经验显示,机器人的发展离不开三要素:劳动力短缺、强劲的下游需求、政策支持与引导。华金证券认为,我国现状与日德两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初期极其相似,产业有望进入高速发展期。太平洋证券预计,未来几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有望达到50万至60万台,国产本体的销量将有可能占据整个市场的80%。标准化程度高,能放量的本体和核心零部件公司将受益。相关公司包括拓斯达、埃斯顿、中大力德等。

想获得最快行业机会,请关注必达快讯m.bida24.com

||##PG##||

机器人产业有望进入高速发展期 四股迎腾飞契机

拓斯达(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拓斯达:中报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渠道能力保证公司持续增长

拓斯达 300607

研究机构:太平洋 分析师:钱建江,刘国清 撰写日期:2018-07-12

事件:公司发布2018年半年报预告,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7000-8100万,同比增长28.01%-48.13%,其中2018年非经常性损益影响为530万,去年同期为260万。 中报业绩预增28%-48%,基本符合市场预期:2018H1公司实现盈利7000万-8100万,同比增长28.01%-48.13%,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公司各项业务稳定增长,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收入占比有所提升,导致公司毛利率有所下降。公司2018年上半年业绩增速较去年全年增速环比有所下降,主要是受注塑行业和3C行业增速放缓影响,但总体仍保持较高增长。

以组织确定性应对行业不确定性,渠道能力保证公司持续增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了独特的“铁三角”营销模式(底部是公司的销售团队,左侧为3C、智能汽车、新能源、光电等行业工程师,右侧为焊接、打磨、上下料、组装等工艺工程师),从而积累了多行业、多工艺段自动化应用经验,并且在国内拥有三十余个办事处,300多个销售人员,形成了强大的销售网络和渠道控制能力。在这一模式下,公司能够在注塑行业和3C行业增速放缓背景下,通过提升产品份额、扩张产品应用行业和工艺等手段来超越行业的限制,维持较高增长。

国内机器人行业保持高速增长,公司尽享行业红利: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1-5月份国内机器人产量达到6.01万台,同比增长33.70%,继续保持高增长。目前公司专注于3C、家电、汽车、光电、新能源五大行业,以及焊接、喷涂、组装、注塑、检测、五金、冲压、上下料八大行业,是国内少数布局多行业多工艺段的工业机器人厂商,有望继续受益国内机器人行业高景气,获得持续稳定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2.00亿、3.08亿和4.84亿,对应PE分别为37倍、24倍和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 行业自动化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PG##||

机器人产业有望进入高速发展期 四股迎腾飞契机

埃斯顿(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埃斯顿:机器人民企龙头,核心零部件优势明显

埃斯顿 002747

研究机构:中泰证券 分析师:王华君 撰写日期:2018-07-10

埃斯顿:机器人民企龙头,“核心部件+本体+机器人集成应用”全产业链优势 公司为国内智能装备领先企业,主营智能装备核心功能部件与工业机器人及成套设备。公司是国内唯一兼具数控系统、电液伺服系统、运动控制及交流伺服系统三大技术平台和完整系列产品的企业,具备“核心部件+本体+机器人集成应用”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公司近年业绩保持较高增速,2017年公司实现营收10.8亿元,同比增长59%,实现归母净利润9300万元,同比增长36%。其中工业机器人及成套设备营收达4.9亿元,同比增长132%,营收占比由2012年不足1%迅速提升至2017的45%。随着公司智能工厂产能逐步释放,公司机器人业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埃斯顿:产品优势明显,积极外延并购核心技术,发展增速超行业平均水平 1) 公司近年工业机器人营收基本保持在100%以上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13万台,同比增长81%; 2) 目前公司机器人产品性能、质量等方面不输于四大家族。同时,因公司机器人产品核心零部件自给率高达80%,具有成本优势,价格便宜30%-40%仍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市场竞争优势明显。公司六轴机器人已获得市场客户普遍认可,占公司本体机器人销量80%以上; 3) 近年公司积极通过外延并购分别从技术与渠道领域扩充业务版图。从产品技术方面:参股意大利Euclid(机器人3D视觉系统,离线编程技术),收购英国TRIO(运动控制技术);从渠道方面:收购普莱克斯(压铸机周边自动化),南京锋远(汽车整车领域),扬州曙光(国防军工领域)。

埃斯顿:智能核心零部件前景看好,有望受益国产替代 公司是国内金属成形机床数控系统的龙头企业,市占率超过80%。2015年我国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33%,全球制造业强国达60%,《中国制造2025》规划到2020年达50%,到2025年达64%,金属成形机床数控系统空间可达30亿元,公司有望受益数控化率提升。

2018年国内伺服系统市场空间有望达180亿元,国产品牌市占率仅为约10%,中高端市场均为美日欧系品牌。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并购TRIO、BARRETT、扬州曙光等优质企业,提升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能力,打造高端智能核心零部件,未来有望受益国产替代。

投资建议:公司为国内机器人民企龙头,多年深耕智能装备核心零部件,近年通过积极外延并购扩充机器人产业链版图。目前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自主化率高达80%,具有较高的成本优势。随着公司智能工厂产能逐步释放,公司机器人业务有望持续高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营收分别为17.1/26.4/37.4亿元,同比增长59%/54%/42%;归母净利润为1.61/2.58/3.67亿元,同比增长73%/60%/42%。对应PE为77X/47X/33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不达预期的风险;国产替代进程不达预期的风险;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战的风险。

||##PG##||

机器人产业有望进入高速发展期 四股迎腾飞契机

中大力德(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中大力德:深耕精密传动领域,rv减速器国产化加速

中大力德 002896

研究机构:安信证券 分析师:王书伟,李哲 撰写日期:2018-06-25

深耕精密传动领域,国内为数不多的RV减速器制造商之一。公司从事机械传动与控制应用领域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营产品包括精密减速器、传动行星减速器、各类小型及微型减速电机等,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新能源、食品、包装、纺织、电子、医疗等领域。RV减速器是目前技术难度最高的精密减速器,应用于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等领域,公司2015年即取得RV减速器技术突破,开发了RV 摆线针轮减速器9种以上规格产品,目前已实现量产,成为国内为数不多具备RV减速器生产和供货能力的厂商之一。

精密减速器国产替代启航,百亿级市场待本土企业开拓。随着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等下游 行业的快速发展,作为传动系统的关键零部件,精密减速器市场空间广阔。根据我们的测算,到2020年国内精密减速器市场空间可达110亿元。全球精密减速器市场主要被两大日系企业纳博特斯克和哈默纳科垄断,其中纳博特斯克占据了RV减速器90%的市场份额。近年来,国内厂商逐步实现技术突破,上海机电、中大力德、南通镇康、双环传动等已实现RV减速器量产,国产精密减速器与国外产品性能差距不断缩小,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与伯朗特签订3万台购销合同,RV减速器加速放量。公司公告,与广东伯朗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不低于3万台RV减速器产品,合同有效期为2018年5月2日至2019年12月31日。合同体现了公司在RV减速器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将对公司2018年、2019年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广东伯朗特主营线性机械手和工业机器人,是广东省骨干企业,2014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此前公司已为伯朗特提供用于机械手的行星减速器产品,此次合同签订将进一步加深双方合作,后续有望持续为伯朗特提供其所需各类减速器产品。

募投项目提升资金实力,突破精密减速器产能瓶颈。自2014年以来,公司产能利用率一直保持高位,存在产能超负荷运转的情况。2017年公司IPO募集资金近2亿元,其中75.67%将用于“年产20万台精密减速器生产线项目”,预计两年内建成,项目达产后将新增产能20万台/年,突破精密减速器产能瓶颈,预计年新增销售收入2.89亿元,净利润4376.84万元,大幅提升未来盈利成长性。

首次增持-A评级,6个月目标价53.11元。预计公司2018年-2020年净利润为0.91亿元、1.23亿元、1.67亿元,对应EPS为1.13元、1.54元、2.09元。首次增持-A 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53.11元,对应2018年47倍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PG##||

机器人产业有望进入高速发展期 四股迎腾飞契机

双环传动(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双环传动:自动变速箱齿轮需求爆发,RV减速器国产化快速推进

双环传动 002472

研究机构:太平洋 分析师:刘国清 撰写日期:2018-05-21

深耕齿轮制造,业绩持续快速增长:公司是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齿轮散件专业制造企业之一,与众多国内外优质客户建立起深厚的技术与产品合作关系。多年来业绩始终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7年,公司收入26.39亿元,同比增长51.43%;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增长增长30.61%。其中,乘用车齿轮业务收入9.44亿元,同比增长44.8%,营收占比从2013年的24.39%提高到2017年的44.26%。

自主品牌崛起,自动变速器齿轮需求爆发:目前自主品牌自动挡渗透率仅为30%,远低于合资车水平,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以及国内车企纷纷加大自动挡的转型力度,自主品牌自动变速箱齿轮需求空间巨大。根据我们跟踪统计,接下来几年我国自动变速箱产能将迎来投产高峰,预计到2020年自主乘用车所需自动变速箱齿轮市场空间120亿,公司目前自动变齿轮收入预计4亿左右,作为龙头企业,成长空间巨大。

公司抓住手动变速器向自动变速器升级的机遇,囊括了主要的国内外整车和变速器生产企业,客户包括采埃孚、邦奇等国际巨头以及比亚迪、上汽、吉利、盛瑞、东安等国内主要品牌。尤其是和上汽、盛瑞、吉利、采埃孚的深度合作,为未来几年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强力支撑。同时,2017年公司发行了10亿可转债投入新产能建设,为未来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业机器人需求爆发,RV减速器有望新的盈利增长点:随着人工成本不断上升以及政策推进,我国机器人需求快速增长,我们预计2020年国内工业机器人RV减速器市场空间将达到42亿元左右,再考虑非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预计2020年我国RV减速器市场空间可达63亿元。近期公司与埃夫特机器人签订1万套减速器供货协议,说明经过多年的研发和评测,公司产品已获得众多机器人厂家的认可。公司减速器业务有望快速扩大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加速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31、44.22和51.8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07亿、4.67亿和6.33亿,对应PE分别为20.63倍、13.59倍和10.02倍。公司有望成为我国自动挡变速箱齿轮龙头生产商,并积极拓展机器人、新能源车领域,不断培训新的业绩增长点,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