謳歌在華錯過的三次機遇(上)

在八月底的成都車展上,廣汽謳歌發佈了針對國內軸距加長的謳歌TLX-L,國產版謳歌TLX-L將於今年年底上市,屆時該車將成為謳歌在華國產的第二款車型,相比之前定位於豪華小型SUV的謳歌CDX,這次國產的謳歌TLX-L把目標放在了直接對標與寶馬3系和奔馳C級的火熱的豪華品牌運動中型車市場,除了與目前該市場的標杆車型進行競爭之外,國產的謳歌TLX-L還將與日系豪華品牌在該市場佈局的雷克薩斯IS與英菲尼迪Q50L進行競爭,而到現在依然也有不少人對於謳歌這個品牌甚是陌生,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謳歌在華的品牌認知度為何遠遠低於同為日系豪華品牌出身的雷克薩斯和英菲尼迪。

謳歌在華錯過的三次機遇(上)

1.第一次機遇:20世紀九十年代

謳歌品牌的誕生時間相較於其日本的競爭對手來說並不算晚,雷克薩斯於1989年誕生,英菲尼迪於1989年誕生,而謳歌則早在1986年就開始在美國和加拿大市場使用“ACURA”這個商標。最初懸掛謳歌車標的車型為Legend(國內譯里程)與Integra(該車國內無正式進口)。相較於雷克薩斯和英菲尼迪把品牌的第一款產品就選定在D級豪華車,一直以來作為謳歌旗艦車型的Legend只是一款中大型轎車,不過謳歌真正在創始初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產品是號稱“東瀛法拉利”的NSX,雖然這款超跑令年輕的謳歌品牌名聲大噪,但是這款車並沒有在九十年代初期的中國產生太大的影響。相反的是,在九十年代初期進口豪華車第一次在神州大地上綻放光芒的時候,當時被音譯為“凌志”的LEXUS LS400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菲尼迪的Q45雖然沒有凌志的名聲那麼響,但也在當時以獨特的外型給人留下了一定的回憶。而謳歌的Legend,在當時並未懸掛Acura車標進入中國,而是懸掛本田車標以“本田裡程”的名稱進入了中國,不得不說,雖然本田裡程在當時取得了不錯的口碑與銷量,但是謳歌品牌錯過了最早的一次在中國推廣的機會,隨著新世紀的腳步迫近,凌志在中國步步為營,而本田裡程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成為了一代人的集體回憶,而謳歌這個與凌志同期的新生豪華品牌也因此錯過了第一次在中國拓展的好機會。

謳歌在華錯過的三次機遇(上)

在此處我們再提一下在九十年代日系豪華品牌的一個現象,就是“雙生車”。

於八十年代創立的日系豪華品牌在最初僅僅是希望借推出一個新興的豪華品牌來改變目前已經形成“固定認知”的日系品牌在北美的品牌形象,換句話說,從一開始,雷克薩斯,英菲尼迪,謳歌就是為了北美市場而生,而在它們的老家日本,這三個品牌在當時並沒有在日本發佈,而這三個豪華品牌的車型就採用了換車名並懸掛原品牌車標的形式在日本市場銷售。

所以,雷克薩斯LS在日本叫豐田Celsior,謳歌RL(由Legend改名而來)在日本市場叫本田Legend,不過本田的策略與豐田有所不同,本田不僅為日本市場專供右舵版本田Legend,而且也向中國出口左舵版本田Legend,因此當時在中國的謳歌RL少之又少。

謳歌在華錯過的三次機遇(上)

雷克薩斯於2005年正式進入日本,英菲尼迪於2014年正式進入日本,目前只有謳歌品牌還沒有正式在日本市場發佈,因此在本田的日本官網上我們還可以看得到與謳歌RLX(RL的後繼車型)一模一樣,卻懸掛本田車標的本田Legend。

謳歌在華錯過的三次機遇(上)

2.第二次機遇:2006年前後

雖然凌志的名號早已在國內如雷貫耳,但是LEXUS卻是在2004年才宣佈由豐田官方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並宣佈了其在中國的官方中文名“雷克薩斯”。

這次謳歌沒有錯過這個好機會,2006年年底,本田的Acura與日產的Infinity先後以官方渠道進入了中國市場,這看起來似乎謳歌並沒有錯過這個機會,但是這次謳歌沒有錯在時間,卻錯在了車型佈局與定價上面。

由於在該時期雷克薩斯的銷量等均早已領先謳歌和英菲尼迪,並且其進入中國也比這兩個品牌要遭兩年,所以在這一部分,我們著重來對比謳歌與英菲尼迪在進入中國市場時的車型佈置與營銷策略。

謳歌在華錯過的三次機遇(上)

謳歌在2006年進入中國市場時選擇了將運動型中級車謳歌TL與行政級中大型轎車謳歌RL在中國首發,車型佈局似乎沒有什麼問題,完全涵蓋了豪華品牌的兩大必爭之地,但是在定價與營銷策略上面似乎謳歌做的不是那麼好。

我們首先來看TL,謳歌TL的直接競爭對手就是差不多與其同期在中國市場發佈的英菲尼迪G系列,兩者都定位於運動中級車,都寄希望於爭奪BBA之外的運動豪華中級車市場。

當時的2006款謳歌TL推出了兩款車型售價分別為39萬元與43萬元人民幣。

謳歌在華錯過的三次機遇(上)

而與其競爭的英菲尼迪G系列在2006年只推出了一款車型,售價為44.8萬元。

謳歌在華錯過的三次機遇(上)

但是,英菲尼迪的G系列的銷量卻超越了車型更加豐富,看起來售價也更低的謳歌TL,這並不能將其原因歸咎於消費者的不識貨,首先我們要知道,這兩款車在各方面都有著許許多多的差別。

從聲名遠揚的超跑謳歌NSX開始,謳歌的四驅系統就成為了該品牌的利刃,謳歌知名的SH-AWD四驅甚至有在過彎時“穩如翼豹”的美譽,但是作為進入中國的拳頭產品的謳歌TL卻並沒有裝配四驅系統,兩款車型均為前置前驅。

謳歌在華錯過的三次機遇(上)

而英菲尼迪的G系列為前置後驅(FR),前置後驅的設定使得該車的運動型頗為出色,再加上該車實為大名鼎鼎的日產Skyline的後繼車型,有著卓越的運動基因,而該車在登陸中國市場進行宣傳的時候,沒有放過該車的運動基因,而且當時日產在大理推廣的家居型內飾也在英菲尼迪G系列上得到了極致的展現,因此這款既有著充足的運動性又有著豪華而舒適的內飾的運動型後驅轎車得到了國內新興的小資們的青睞。

謳歌在華錯過的三次機遇(上)

並不是謳歌的產品力不夠強,如果謳歌可以把自己的王牌亮出來,缺席四驅的車型彷彿失掉了謳歌的靈魂,並不是說一定要全系標配四驅,這種低配車型仍然還是需要的,對於降低該品牌的價格門檻還是由很大的作用的。但我們不得不說謳歌在這方面確實是做得不夠好,使得其化優勢為劣勢,在競爭對手前面亂了陣腳。另外個人認為謳歌TL的內飾方面確實不如日產的居家式內飾看起來有格調。但是就算有此無法調整的劣勢,在營銷與宣傳方面卻是可以彌補的,而入華初期的謳歌如摸著石頭過河一般,在此方面沒有及時調整。

謳歌在華錯過的三次機遇(上)

再加上入華初期在宣傳力度上不夠大,各地的4S店建設速度太慢,使得其在競爭對手英菲尼迪面前慢慢顯出了差距。

但是英菲尼迪並不一直是謳歌眼中的那個“別人家的孩子”,雖然在運動型豪華中級車市場上沒有比得過英菲尼迪,但是在大型SUV市場謳歌卻獲得了難得的機遇,英菲尼迪也在行政級中大型轎車市場上剛開始就摔了一跤,這些內容我們將在下一期中為您呈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