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氣溫32℃,除了轉發朋友圈,我們能爲生病的地球做點什麼?

這幾天,北極圈內氣溫32℃的消息幾乎刷爆朋友圈,北極熊正迎來滅絕的消息霸屏。

北極氣溫32℃,除了轉發朋友圈,我們能為生病的地球做點什麼?

北極高溫報道

北極高溫報道

地球的氣候變化,遠不止溫度變熱那麼簡單

亞馬遜熱帶雨林、南北極陸地冰蓋、珊瑚礁、洋流、永久凍土層......看似毫不相關的事物,都因為氣候變化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

北極氣溫32℃,除了轉發朋友圈,我們能為生病的地球做點什麼?

被餓死的北極熊

被餓死的北極熊

現在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不同於大自然規律性的冰期變化,當二氧化碳水平迅速上升時,全球變暖具有高度破壞性,甚至會導致大規模物種滅絕。當今人類正在以大於地球過去最具破壞性的氣候變化的速度,釋放著二氧化碳。

北極氣溫32℃,除了轉發朋友圈,我們能為生病的地球做點什麼?

生病的地球

高溫下生病的地球

一項新研究顯示:

由於森林砍伐和棲息地破壞,到2100年人類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將足以引發地球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北極氣溫32℃,除了轉發朋友圈,我們能為生病的地球做點什麼?

被砍伐的森林

美國威拉姆特國家森林的樹木被砍伐殆盡

不管我們是否承認,真相就在那裡不來不去。

氣候變暖的罪魁禍首——二氧化碳

它是從哪裡來的?

·植物能捕集轉化大氣中二氧化碳,所有毀林毀草毀田的行為就是變相增加碳排的行為。

·城市化會極大地提高人的能源需求量,城市交通中的汽車無疑增大了碳排。

·電是地球上碳排增加的最大魁首,鼓勵用電實際等同於鼓勵碳排。

·過多的消費增加了碳排

一件衣服從它還是莊稼地裡的棉花、亞麻開始,歷經漂白、染色等工藝變成紗線、面料,製成成衣之後經過物流和使用,直至最終變成垃圾掩埋降解或焚燒,可以說,每一個環節都在排放著加劇全球氣候變暖的二氧化碳。一件250克純棉T恤,碳排放量約7千克。

北極氣溫32℃,除了轉發朋友圈,我們能為生病的地球做點什麼?

不穿的衣服被焚燒

許多不穿的衣服被焚燒處理

買了很多衣服卻從來不穿,浪費了一碗米飯,多使用一個塑料袋,撕掉了一張原本可以用的紙張,一個人開著4.0排量的汽車等等,這些看似平常的舉動,其實都大大增加了碳的排放量!

隨著現代化的發展,絕不可能讓人類迴歸森林,停電停暖去過原始人的日子。每個國家都不可能停下發展的腳步,每個國家都在競爭與紛爭中爭相現代化。

北極氣溫32℃,除了轉發朋友圈,我們能為生病的地球做點什麼?

全國高溫

全國高溫

事已至此,越來越多的人受到了氣候變化的威脅,我們只能採取有效的行動來為生病的地球做些什麼了!

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大家的意識淡漠或者沒有責任感,而是對自己能帶來的改變缺乏自信——就我一個人的力量,又能做成什麼?

其實,看似生活中的一些點滴小事,只要每個人做了那麼一點點,就可以聚集成很大的力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這些低碳生活方式,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綠色通勤

北極氣溫32℃,除了轉發朋友圈,我們能為生病的地球做點什麼?

改變自己的出行方式,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車等,不僅能夠減少碳排,也可以讓自己更健康、更快樂,還可以節省銀子去做一些更有趣的事~

節約能源

北極氣溫32℃,除了轉發朋友圈,我們能為生病的地球做點什麼?

改用節能燈泡;在不使用的時候,關掉電腦、電視和其他電子產品;購買新家電時,請選擇節約、清潔能源~

享受簡單生活

北極氣溫32℃,除了轉發朋友圈,我們能為生病的地球做點什麼?

在大自然中度過美好時光:來一場叢林漫步、山路騎行、花海美拍,而不是一味地“買買買”收穫快感,其實是一種很環保的娛樂方式哦~

與他人分享物品

很多物品,基本用過一次後就在角落裡接灰了......這時候,推薦大家在“玩轉再生”店鋪購買優質的閒置物品,或者和小夥伴“物物交換”,降低物品閒置率,提高利用率。

廢物利用

各種包裝盒、瓶瓶罐罐、碎布料,稍微DIY一下就可以成為各種手工物品;不穿的衣服可以變身精美的手工布藝,還可以改成其他款式“新衣”......

舊物保養和修理

與其讓曾經喜愛的寶貝被拋棄在垃圾站,不如平日裡注重保養,如果損壞的不是那麼嚴重,及時修復也可以延長物品的使用壽命~

土地堆肥

北極氣溫32℃,除了轉發朋友圈,我們能為生病的地球做點什麼?

天然肥料

各種菜葉、菜梗、果皮、落葉、茶渣、院子裡剪下來的乾草都可以用來堆肥。將這些“垃圾”用來種花花草草還有食物,而不是拿去焚燒。

垃圾分類

北極氣溫32℃,除了轉發朋友圈,我們能為生病的地球做點什麼?

垃圾分類

如果我們合理進行垃圾分類,15%的廚餘垃圾可以製成肥料、20%的固體垃圾可以再次回收利用、如果我們稍加註意,那麼15%的垃圾可以是不必要的浪費,這樣一來,我們相當於減少了城市中50%的垃圾排放!

減少塑料的使用

北極氣溫32℃,除了轉發朋友圈,我們能為生病的地球做點什麼?

被汙染的海洋

目前,中國塑料年產量為300萬噸,消費量在600萬噸以上。塑料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給環境帶來了難以收拾的後患。用布藝包包代替塑料袋、自帶保溫杯代替礦泉水購買等等,這些都是一種環保又時尚的選擇。

調整飲食結構

北極氣溫32℃,除了轉發朋友圈,我們能為生病的地球做點什麼?

多吃當季食物和有機食物,不浪費食物。

根據2014年聯合國的報告,飼養一頭母牛每年會產生70-120千克甲烷,來自牲畜的甲烷佔農業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39%,其中55%的排放來自肉牛。到2050年,牲畜排放量可能會增加30%或更多。

其實,地球並不需要我們拯救,我們需要拯救的是自己。

畢竟,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