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臨死前,給劉禪上了一表,結果子孫就安然無恙了

中國歷史上,功高蓋世的能臣權臣下場大多都不咋的,即便尤其其子孫,如大明的張居正。但諸葛亮卻不僅在世時,一手遮天,去世後,劉禪也沒有對其子孫清算,這是什麼原因呢?先來看諸葛亮輔佐劉備創立蜀漢的過程。

諸葛亮臨死前,給劉禪上了一表,結果子孫就安然無恙了

其27歲時,被47歲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到54歲去世時,恰好也27年。其在亂世中,治國治軍的才能收到普遍的稱讚,如失街亭馬謖的哥哥馬良就是諸葛亮粉絲,稱其“伊尹呂尚”,陳壽直言,“管蕭之亞匹也”。同盟的孫權也說諸葛亮是“一時之俊傑”,連曹魏的謀臣也多次稱讚諸葛亮,如劉曄、賈詡曾說,“亮善於治國”,司馬懿案行其營壘,嘆曰,“天下奇才”。其為了漢室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先主劉備因不聽諸葛亮勸諫,執意伐吳失敗,死前將諸葛亮叫到身邊,讓17歲劉禪呼諸葛亮為尚父,還下達了令諸葛亮揹負一生政治包袱的話,“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成大事。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然,君可自取!”

諸葛亮臨死前,給劉禪上了一表,結果子孫就安然無恙了

為了所謂的“十倍曹丕,安邦定國”,諸葛亮在內修政理,穩定南中的基礎上,執意進行了五次北伐,結果勞民傷財,以至於清人趙藩言,“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作為一名出類拔萃的政治家,諸葛亮深知,託孤大臣的後代和家人一般結局都不好,如霍光。於是,諸葛亮為防止自己死後,兒孫可能被劉禪清算,特意留下了“錦囊妙計”。

諸葛亮臨死前,給劉禪上了一表,結果子孫就安然無恙了

這個妙計就是向劉禪臨死上表,表中詳細說明了自己的家產,如人丁多少,妻妾幾人,桑樹多少棵,土地多少畝,這些東西已經夠養活他了,希望陛下不要為他的生計操心。

在諸葛亮病逝後,各地要求立廟,後主劉禪馬上以朝廷禮節不批准。老百姓為紀念葛侯,重要節日關口,紛紛在道路兩旁私下祭祀。管理這個事情的官員把情況報告給後主劉禪,並建議先立廟於成都,後主劉禪堅決不從,足見其對諸葛亮的不滿。

諸葛亮臨死前,給劉禪上了一表,結果子孫就安然無恙了

最後實在沒辦法,主事人退而求其次,建議立廟於沔陽,禁止百姓"私祭",後主這才勉強同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