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史上最文藝的皇帝,也是最失敗的皇帝

一千多年前的宋朝,彼時在位的宋神宗趙頊忽有一日心血來潮,到秘書省(古代專門管理國家藏書的中央機構)去溜達了一圈,其中收藏的南唐後主李煜的畫像吸引了他,駐足畫前,神宗“見其人物儼雅,再三嘆訝”。

宋徽宗:史上最文藝的皇帝,也是最失敗的皇帝

李煜畫像

回去之後,神宗一直對那幅畫像念念不忘,甚至還夢到後主前來見他,說要做他的孩子。不久之後的端午節,神宗的嬪妃陳氏生下了一個兒子。

亡國之君李煜託夢說要做宋神宗的孩子,已是不祥的徵兆,孩子還出生在端午節,古時人都說,端午出生的孩子“五毒俱全”,宋神宗更是龍顏不悅。第二年,神宗給孩子賜名趙佶,希望他能逢凶化吉,健壯成長,此後便不再過問。

李煜託夢一說究竟是真是假已經無從考究,但是趙佶的身上卻有著和李煜一樣的特徵。他自幼愛好筆墨、丹青、騎馬、射箭、蹴鞠,對奇花異石、飛禽走獸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在書法繪畫方面,更是表現出非凡的天賦。養尊處優、輕佻浪蕩的趙佶,本可以接著做他的富二代文藝青年,然而陰差陽錯的,趙佶卻登上了帝位,成了我們所熟知的“宋徽宗”。

宋徽宗:史上最文藝的皇帝,也是最失敗的皇帝

宋徽宗畫像


徽宗熱愛繪畫,尤其熱愛花鳥畫,他又是工筆畫的創始人,用筆挺秀靈活,舒展自如,充滿祥和的氣氛。他注重寫生,體物入微,以精細逼真著稱,其中較出名且鑑定為宋徽宗真跡的有

宋徽宗:史上最文藝的皇帝,也是最失敗的皇帝

《瑞鶴圖》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藏

宋徽宗:史上最文藝的皇帝,也是最失敗的皇帝

《池塘秋晚圖》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宋徽宗:史上最文藝的皇帝,也是最失敗的皇帝

《芙蓉錦雞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宋徽宗:史上最文藝的皇帝,也是最失敗的皇帝

《梅花繡眼圖頁》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宋徽宗:史上最文藝的皇帝,也是最失敗的皇帝

《聽琴圖》局部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同為文藝皇帝的乾隆在繪畫上簡直被宋徽宗秒成渣……

宋徽宗:史上最文藝的皇帝,也是最失敗的皇帝

乾隆《多祿圖》(鹿打架)局部

徽宗不僅愛畫畫,他還愛收藏畫,也愛培養畫家。他在位期間曾廣泛收集歷代文物書畫,著書評論,編輯《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書,並開設“

皇家繪畫學院”,親自指導培養了一批如王希孟、張擇端、蘇漢臣、米芾等中國繪畫史上的經典人物,北宋書畫在徽宗時期發展到了極致。

宋徽宗:史上最文藝的皇帝,也是最失敗的皇帝

《宣和畫譜》

宋徽宗:史上最文藝的皇帝,也是最失敗的皇帝

《宣和博古圖》

《清明上河圖》可以說是聞名中外的傳世名畫了,作者張擇端便是徽宗皇家繪畫學校裡的一員,而徽宗也成為了收藏此畫的第一人。宋徽宗用他自創的“瘦金體”在畫幅開頭題了“清明上河圖”五個字,蓋上他的雙龍小印,然而浪漫主義的宋徽宗對這種現實主義的風俗畫並不太感冒,張擇端筆下的盛世危機也沒能讓徽宗在政治上清醒幾秒。

宋徽宗:史上最文藝的皇帝,也是最失敗的皇帝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還有18歲就畫出《千里江山圖》的王希孟,也是徽宗一手培養出來的苗子。歷史記載徽宗常常在皇家繪畫學校裡給大夥兒出題作畫,不少極富意境的題目至今為人們所津津樂道。比如“深山藏古寺”,第一名的畫裡是沒有寺廟的,山前有一個挑水的和尚,寺廟在哪?給人無限的遐想空間。

宋徽宗:史上最文藝的皇帝,也是最失敗的皇帝

比如“踏花歸去馬蹄香”,花香如何表現?第一名在馬蹄處畫了幾隻蝴蝶,化無形為有形來表現花香。

宋徽宗:史上最文藝的皇帝,也是最失敗的皇帝

再比如“嫩綠枝頭紅一點,惱人春色不須多”,第一名的春色勝在哪?勝在全篇只有姑娘的一點紅唇映在綠葉中。

宋徽宗:史上最文藝的皇帝,也是最失敗的皇帝

宋徽宗在繪畫上,看重想象力,喜歡含蓄的意境,不落俗套,獨具匠心,是一名十分有思想的畫家。


繪畫上的造詣還只是一部分,宋徽宗自創的字體才真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徽宗最先是學黃庭堅的書法,後來又學習了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歷朝歷代的書法家都講究“頓筆藏鋒”,然而徽宗卻打破了這種寫法,偏要

鋒芒畢露,於是自成一派作出了“瘦金體”。

宋徽宗:史上最文藝的皇帝,也是最失敗的皇帝

徽宗草書《千字文》局部

宋徽宗:史上最文藝的皇帝,也是最失敗的皇帝

徽宗瘦金體 題《芙蓉錦雞圖》

“瘦金體”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瘦挺爽利、側鋒如蘭竹,天骨遒美、逸趣藹然,具有非常強烈的個性色彩,需要有極高的書法功力和涵養以及氣定神閒的心境才能夠寫出來。說白了就是有錢有閒有個性又有藝術天賦的紈絝公子爺才能寫出這樣的字,後人模仿瘦金體的不在少數,然而得其精髓者卻寥若星辰。

宋徽宗:史上最文藝的皇帝,也是最失敗的皇帝

徽宗《閏中秋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接下來要說的,便是宋徽宗對中國茶文化的貢獻。徽宗精於茶藝,而宋代又是中國茶事演進的重要階段,盛行點茶、鬥茶以及茶百戲等。因此,宋徽宗便大筆一揮,洋洋灑灑寫下了一本《大觀茶論》,這本書不僅成為了中國茶書的經典作品之一,也為後人研究宋代茶事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歷史依據。

宋徽宗:史上最文藝的皇帝,也是最失敗的皇帝

徽宗畫《喝茶文會圖》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書中對茶事的描寫分地產、天時、採擇、蒸壓、製造、鑑別、白茶、羅碾、盞、筅、瓶、杓、水、點、味、香、色、藏焙、品名,共二十目。對於地宜、採製、烹試、品質等茶事的討論相當詳實。


傳說有一天,宋徽宗午後夢醒,看到雨後的天空泛著淡淡的青色,甚是好看,他當即叫來匠人,命他們將這種“天青色”做成瓷器。這可難倒了窯廠的匠人,其難度堪比清代的匠人給乾隆做瓷母,為什麼呢?

宋徽宗:史上最文藝的皇帝,也是最失敗的皇帝

青瓷蓮花式溫碗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為了燒出“雨過天晴雲破處”的顏色,工匠不惜將珍貴的翡翠瑪瑙等寶石研成粉末加入瓷胎,燒製時窯內溫度需控制在1200度左右,過高或者過低都燒不出徽宗要的“天青色”,而古時候又沒有溫度計,只能憑藉匠人的經驗判斷火候。一批幾十個瓷器燒出來,匠人往往只挑最好的一個,其餘全部作廢。而獻給宋徽宗的十幾二十個,徽宗只挑自己喜歡的一兩件,其餘全部摔碎。

宋徽宗:史上最文藝的皇帝,也是最失敗的皇帝

汝瓷水仙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宋代的制瓷業在徽宗極其苛刻的要求下達到了古代陶瓷藝術的巔峰,五大名瓷(汝、鈞、哥、定、官)中尤其以宮廷御用的汝瓷最為珍貴,坊間流傳著“縱有家財萬貫,不及汝瓷一片”的說法,不誇張的說,至今也是如此。

宋徽宗亡國後,汝瓷的生產技藝也隨之消失,汝瓷在那短短二十年所達到的藝術水平,後世如何努力,也無法再復原當時的美,現在存世的幾十件汝瓷藏品不是呆在博物館裡成為國寶級文物,就是以上億的天價在收藏家手中流轉、珍藏。近代國畫宗師李苦禪先生甚至曾寫過:“天下博物館,無汝者,難稱盡善盡美也。”而這些,不過是宋徽宗當時生活用的鍋碗瓢盆罷了。

宋徽宗:史上最文藝的皇帝,也是最失敗的皇帝

鈞窯天藍釉碟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宋徽宗:史上最文藝的皇帝,也是最失敗的皇帝

官窯青釉圓洗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宋徽宗:史上最文藝的皇帝,也是最失敗的皇帝

哥窯碗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宋徽宗:史上最文藝的皇帝,也是最失敗的皇帝

定窯白釉刻“易定”銘碗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如果要問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發展最繁盛的朝代,莫過於唐宋,但是唐朝之繁盛在於其從四面八方的文化當中吸取了很多精華,做了一個集大成者,而宋代,幾乎是宋徽宗一人引領了那個文化盛世,他的藝術審美不僅對當時,至今也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身為道教徒的宋徽宗,

把簡約、素雅又大氣的思想帶入書法、繪畫、制瓷等藝術當中,引領了中國甚至是日韓等周邊國家一千年來的審美。

靖康之恥後,宋徽宗斷送了自己的國家,也基本斷送了自己的文藝生涯,他在顛沛流離時期寫下的“徹夜西風撼破扉,蕭條孤館一燈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斷山南無雁飛”讓人讀來也覺心痛。宋徽宗無疑是一個昏庸無能的政治家,元朝宰相脫脫曾評價他“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有人說,如果趙佶沒有成為宋徽宗,那麼也許不會有國破家亡的慘劇,然而如果趙佶沒有成為宋徽宗,可能也就沒有了讓今人都為之驚歎的藝術盛世。非遺君以為,文化不死,國家就一定還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