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心計2:這麼低智的宮斗爲什麼我們還是愛看?

宮心計2:這麼低智的宮鬥為什麼我們還是愛看?

大IP劇《宮心計2》剛剛迎來結局,太平公主最後的倔強,皇后王蓁的作繭自縛晚年淒涼,皇帝李隆基腹黑上位功成骨枯,(原諒小編生造了一個成語,為了契合這電視劇臺詞的風格,煞費苦心啊!),都挺讓人感慨的,但要說宮鬥,這個劇真的是太弱了!

不是所有有滑胎、手段、爭鋒相對的就能稱作宮鬥劇的,這劇的宮鬥情節太弱,栽贓陷害什麼的手段太過拙劣,分分鐘看出破綻,簡直就是破案+言情的小白劇情。然鵝,雖然劇情槽點很多,但不糾結於細節跟邏輯的話,檸檬君覺得還是挺看得下去的,並且 “日夜兼程”地看完了,也是real神奇。

要說宮鬥劇的佳片,檸檬君為數不算多的電視劇庫里拉出來前三的要數《甄嬛傳》、《金枝欲孽》以及《步步驚心》了。

甄嬛傳不必說,字字句句都可琢磨深意,劇情處理得都很到位,就算人物黑化、劇情陡轉都符合人性與情理,有過鋪墊,細節之中暗藏玄機,最起碼小編這種level的看不出什麼邏輯上的破綻,不苛求於歷史真實性,可算得上宮鬥劇中的上品。

宮心計2:這麼低智的宮鬥為什麼我們還是愛看?

金枝欲孽要更老一些,更經典一些,流瀲紫也曾說過《甄嬛傳》的靈感有一部分源自於金枝欲孽,我更是偏愛這部劇裡的人物,沒有明確的黑白界限,深宮之中多無奈。

玉瑩出場的時候是傻白甜,看得觀眾都為她著急,其實城府極深,心狠手辣,可到頭來也是個只能揹著家族榮辱葬身火海的可憐人;尓淳出場的時候心思細膩,處處對玉瑩設計陷害,看似是一個反派的角色,卻實際上反而是深宮中難得稱得上“善良”的人,也是一大反轉,卻不突兀;還有鄧萃雯飾演的如妃,亦正亦邪,深宮頗多無奈在她身上盡顯,成就了一個經典的人物,後來的華妃怎麼看也有點如妃的影子。

再後來的步步驚心,雖然把女人的後宮鬥爭換成了“九龍奪嫡”男人在前朝的爭權奪勢,也更偏向於偶像劇,但人物都栩栩如生,各有特點,故事情節緩慢卻皆有鋪墊,不會讓人覺得突兀。

好了,接下來說我們的《宮心計2》,畢竟人家才是主角,總結了幾大受追捧的原因,覺得有共鳴可以多多交流,覺得沒道理就一笑置之吧!

宮心計2:這麼低智的宮鬥為什麼我們還是愛看?

1、演員、人設討喜。

TVB經歷了一眾演員的離巢,當家花旦、小生能撐起一部大IP劇感覺有點不容易的,但這部劇總體感覺還不錯的。

兩大女主太平公主和皇后王蓁(原諒在我心裡這兩位才是女主),陳煒和胡定欣算是TVB比較老牌的人了,陳煒早年飾演梅豔芳,形象上確實有幾分相似,早年的《大清後宮》演的是剛入宮的小主,如今已轉型鎮國太平公主這樣的角色,霸道,壞得明明白白,雖然搞得陰謀詭計幾乎每次都沒得逞,但卻得了很多觀眾的歡喜。

胡定欣這些年基本上都是女一女二的角色,很多人表示不服,覺得她顏值不夠,但小編倒有些偏愛她的,她不屬於一眼美女,但是看多了倒覺得別有韻味,從《法證先鋒》到《大太監》再到《點金勝手》,每一部都讓人有深刻的印象。

還有許久沒有在熒幕上出現的馬浚偉,感覺吃了防腐劑一般,跟當年的康熙皇帝還長的一個樣子;一出場讓人滿腦子都是來硬哥的蕭正楠;笑起來超級甜的……emmmm不知道叫什麼名的甘若芊;存在感不強,妝好像得罪了化妝師的劉心悠,個人還是蠻心水的,記憶停留在《步步驚心》的若蘭;以及外冷內熱、永遠撲克臉的馬國明……就演員以及人設而言,亮點蠻多的,至於劇情……別太較真就好。

2、港劇中永遠都有的大道理

“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齊齊整整”一段時間風靡,被做成了很多表情包,但細想起來倒是這麼個理;早年《宮心計1》的時候白甜女主劉三好著名的“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在宮鬥劇中被吐槽的很嚴重,但是在生活中倒也不失為一條箴言;而這一部裡出現最多的就是“無論多艱難,走下去就有希望”(大意是這樣的),雖然聽著很雞湯,但是放在宮鬥劇中就……別有一般滋味。

宮心計2:這麼低智的宮鬥為什麼我們還是愛看?

3、宮鬥劇情弱、探案風強勁

雖然是衝著宮鬥去的,但每次太平都被KO,每次都有人出來頂包真的是無力吐槽,手段極為小兒科,這哪是宮鬥,不是宮廷日常撕逼麼?不過撕得倒是有幾分痛快,不墨跡,分分鐘成語大典KO你!

雖然宮斗的劇情弱了一些,但活脫脫的破案劇情倒是有點驚喜,每兩集死一個人破一個案,甚至還有早年《刑事偵緝檔案》因為一個物件引起的變態殺手連環殺人案,雖然懸疑劇情感弱了一些,但小編還是看得還是有一種久違的欣喜,早年TVB的破案劇可是小編的最愛啊!

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