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未來價值,當然得憑「心」而論

城市的發育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多種資源聚合,多重政策引領,集合天時地利人和才能成就一座城市的全面升級。在中國的城市化進入深化期的當下,更多的城市資源帶著物以類聚的集合本能,不斷在城市中形成全新的“向心力”,改變著城市的格局,締造著一個又一個全新的城市熱點。

要洞察城市的未來軌跡,無疑要憑“心”而論。

副中心不“副”:疏散的是功能,再造的是未來

傳統城市中心為城市帶來強勁的發展動力,是一座城市資金、人才、交通、政策濃度最大的區域。佔領副中心,即佔領了城市優質資源。而進入副中心則是很多城市打拼者改變人生的一道大門。而伴隨城市建設的深入,中心發展過剩導致了大量的功能滯後於空間限制,副中心油然而生。

1968年,在日本新宿“新都心開發協議會”成立,旨在疏導東京的城市功能,從行政、商務、科研、居住服務等複合功能設計出發,建設成為東京的城市副中心。而今的新宿,已然是日本城市的一張耀眼名片。它的土地價值與房地產價值已經與建設之初不可同日而語。同樣的,首爾、倫敦等全球性城市,都經歷過城市副中心建設過程。

城市副中心的建設,從結構上是城市中心功能的外移,從而實現城市中心而城市副中心功能的分配。而分配的真相則是:城市迭代的需要。

需要更為理想的城市結構,承載全新的產業發展需要,締造更為合理的城市人才結構,形成更為舒展的城市建設尺度——

這一切都指向了城市的新未來。

一座城市的未來價值,當然得憑“心”而論

高新區是“心”:產業合作是大勢,更是迭代新城市

唐山的未來發展,當然無法繞開京津冀一體化的發展大勢。在一體化的核心城市中,無不是建立了一定的城市發展基礎,擁有了自身產業結構的城市——而唐山,作為河北經濟的領跑者,城市發展更為成熟,產業結構也更為穩固。因此,其發展機遇,一定在於全新的城市中心的締造。

而這樣一個全新的城市中心——唐山的副中心,環顧全城,當屬京津冀一體化合作的核心板塊,唐山高新區。

一座城市的未來價值,當然得憑“心”而論

京津冀一體化的唐山產業核心核心區有二,一個是曹妃甸,一個是高新區。作為唐山城區的產業合作的片區,高新區可以說正是承載了唐山城市產業發展的全新勢能。

產業合作引領了京津冀一體化最好的經濟合作未來,自然也將成為城市建設中最為重要的高新產業副中心。

一如新宿之於東京的發展,高新區承載著城市全新的產業發展目標,也承載著城市副中心全新的城市理想——在這樣的土地上,萬科未來城作為百萬平米城市資源優選大盤的出現,正是在將教育、商業、居住、生態等城市理想的生活形態帶給唐山,為高新區打造的全新城市生活資源芯。

獻給步入城市迭代軌道的新唐山。

在京津冀一體化的大勢之上,唐山產業副中心的崛起,不斷提速的城市迭代,憑“心”而論,已勢成必然。

一座城市的未來價值,當然得憑“心”而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