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太佛繫了,無慾無求,不願意和人打交道,怎麼辦,愁死我了?

鐵樹開花在來年


我孩子也差不多,不爭不搶,沒有什麼可以讓他去努力的東西。收了手機他就看書,不買零食他就不吃,要他鍛鍊他就跑跑走走,吃飯的話做什麼吃什麼,成績不好他也不操心,不遲到不早退,不打架鬧事,有什麼矛盾回家吐槽一番就忘了。問他以後想幹嘛,他說當個旅遊車的司機[捂臉]穿衣服沒講究,乾淨就好。我們曾經拿錢刺激他要求他上進一點,結果他可以連錢也不要,他覺得現在這樣挺好的。才初中的男孩子,我覺得佛得太早了點[流淚]


傻面賊心


我就是佛式生活!

打工二十年,現在近四十歲了,沒談過對象,每天兩點一線,超級佛式生活,不抽菸不喝酒不打牌不玩遊戲。

不容易的存了有30萬,現在理財,基金,股票,p2p,支付寶定期,為老了做打算!

年紀大了,最近上夜班感覺累,早上下班時心慌,胸悶,有點怕猝死。準備就今年吧,某個時段辭職了,回老家陪著父母,在家種種菜,炒炒股。

父母他們老了,陪他們走過最後的時光後,我也慢慢老了!


怪蜀黍的柔情


好朋友的獨子小琪就是這樣的年輕人。小琪今年38歲,身高1米75,瘦高瘦高的,長得有些帥氣,大學畢業,先是在一個水電站工作,父母都是普通退休工人。小琪是那種很受女孩歡迎的小夥,但小琪從沒談過女朋友。前年更是不經父母同意辭去了水電站的工作,獨自一人到泰國的清邁去租了一座小院開了一個自助小旅館,專門接待國內去旅遊的客人。經營收入只夠自己維持生活。因為辦不了長期簽證,每年都要費死費力的來回辦一年期簽證。小琪說他就喜歡這樣無憂無慮、閒適、清靜的生活,現代年輕人追求的諸如房子、汽車、小家庭這些東西對於小琪來說都是身外之物。小琪的父母已經五十五六歲,母親體弱多病,希望獨子能留在身邊不說照顧老人但起碼對老人有個心理安慰,親朋好友也苦苦相勸小琪回家,但小琪不為所動。今年春節前從泰國回國辦簽證恰遇冠狀病毒疫情滯留在家近一個月,算是陪父母最長的日子了。母親經常為此長吁短嘆,無可奈何。勸不了小琪,親朋只能勸小琪的母親,兒子喜歡過那樣的生活,只要兒子快樂,隨他去吧。唉,不管是誰遇到這樣的兒子,作父母的除了生氣,別無他法。只好老兩口相互照顧好自己,儘量不給兒子增加心理負擔吧?


品魏WZH


一、煩惱:

是怎麼來的,多是如您胡思亂想而生。怎麼才沒有煩惱,煩惱像頭皮屑,看不見不亂想就沒有。

二、信仰:

個人淺見,不管你信什麼(佛,道,基督),信仰就是風帆,人好比舟船,沒有風帆的舟船,它經不住狂風暴雨驚濤駭浪,也繞不過激流險灘。

偉大的毛主席領導著無畏的紅軍戰士靠什麼推翻帝國主義,從無倒有,從弱到強,靠的是信仰。

信佛就是學佛的慈悲,學佛的智慧~

三、放下:

您家孩子無慾無求那是好事,總比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惹是生非的好。

不要總是有牽掛,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不分貧賤高低,都是有他自己的使命。

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自有他的花期,只是綻放的早與晚而已。

各有各的因緣,各有各的福報,盡到你的責任和義務就好了。

四、隨緣:

世人之所以累,想得到的太多,放下的太少。當你什麼都隨緣的時候,一切就順利了。什麼都無慾無求時,才會無所不有。



秋2018


男孩子不必太擔憂,沒有太大的年齡劣勢。畢竟當他有錢有事業時,會有大把女孩子撲他而來。

目前你最主要是搞好親子關係、家庭關係,讓他體會到家庭的溫馨和父母相依相伴的美好,並且心生嚮往。

況且有時說佛系,只是一種順其自然、不急不徐的態度,並不代表他不處對象。

一般來說,當男孩子工作順利、心情愉快時,才會嚮往愛情。所以讓孩子先開心先輕鬆,等瘋玩之後,他自然會憧憬和嚮往甜蜜二人世界的。


xx花開又一年


我今年二十八,男。但我是真的返璞歸真了,吃喝拉撒都不比較,每天都正能量,無慾無求,愛好不明,就喜歡畫畫吧,看天上的雲作畫。


暗夜初源


首先要看孩子多大了?如果孩子已經成年或者已經成家立業了,這個時候家長髮現孩子們表現出佛系,我覺得父母如果也勸不動就儘量看開吧,兒孫自有兒孫福,讓他們自己掌握自己的人生吧,只要他們能有基本的生存技能餓不死就可以。

如果孩子孩子還未成年甚至是幼年時期,父母肯定要嘗試引導或糾正孩子的這種心態。當然我們也要分不同的情況去幫助孩子。

一般理解下,佛系應該是一種看破世事的灑脫境界和豁達淡然的心態。而作為一個未經世事的孩子和學生表現出“無慾無求,不願意和別人打交道”等特點。這樣會對外界漠視、對成績無視,落入頹廢虛無的精神荒漠,失去了學習的目標和興趣,以致影響孩子的一生。

家長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應對孩子的這些“佛系”行為。

1.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是學習的出發點,也是學習的最終歸宿。

目標越明確、越切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孩子學習行動的每一次努力越能夠獲得成功。當孩子在成功中體驗到了學習的喜悅和收穫,以後的學習更能充滿動力,也就不會出現“無所謂”的態度了。

目標不用太大,可以循序漸進,也可以分割成一個一個具體的小目標來完成。比如,第一步預習課文;第二步認真聽課;第三步課後好好複習;第四步多讀多看課外書,以拓展知識面。

每實現一個目標,孩子也就多了一份自信,這一小步的進步,對於大目標來說,就是最好的努力。

2.家長要學會欣賞孩子的優點,相信孩子的能力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比較高,一旦孩子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就會不停地指責孩子。在長期得不到認可的情況下,孩子的內心會焦慮和自卑,最後演變成用“你高興就好”的無所謂態度來回應父母。

家長不以偏概全、能理解和接納不是十分完美的孩子,這樣才有助於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動機向積極的方向轉變。

3.做好時間管理,擺脫內心的慵懶

不少孩子無法專注投入到學習任務中,或者學習效率總是極低,常常做作業到半夜三更,原因就出在不會進行時間管理。對時間觀念的模糊認知,會導致孩子越來越拖拉,對待學習也越來越懶散。

變“隨便”為“不隨便”,在乎時間的高效利用,努力提高學習的效率才是擺脫“佛系學生”的重要方式。

有規律的學習節奏和有條理的時間安排,讓孩子知道什麼時候要做什麼、什麼時候能做自己喜歡的事,生活中每時每刻就有值得期待的“小確幸”。

“佛系”孩子的無所謂,應該引起家長足夠的警惕。不僅要規避可能造成孩子“無所謂”態度的方式,也要在發現孩子“無所謂”態度之後,採取積極的“應對”措施。

“不甘平庸,努力奮進”才是孩子該有的姿態,上進、堅毅、好學的秉性才能陪孩子過關斬將、安度一生。





笑可胖胖媽


這個不用太擔心了,或者說擔心也沒用。

孩子不願意和人打交道,很大原因就是性格如此,而這種性格一般主要是遺傳因素決定的。所以基因天生如此,擔心也沒什麼用。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每種性格都有適合的職業和人生,不必過於焦慮。當然,我們現實生活中往往都被那種“四處逢源”的人所吸引,認為這樣的人更吃得開。從社交的角度來說,這種人確實更加適合做與人打交道的職業,比如銷售、顧問之類的。但不要忽略了,這個世界上還有另外一句話“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不善於社交的人在很多方面也能取得很好的成功,比如科學研究、比如醫生等等,也可能會更加有創造力和藝術力等,也很多很多職業不需要過多的社交能力。

因而,不用太愁了,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命運。作為家長,更大的作用和使命就是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長處,然後創造條件讓他在自己的長處方面發揮優勢,能夠揚長避短,這樣未來他的人生才會更加快樂和幸福。

我是一名80後奶爸,主業是做市場研究,主要興趣點是研究兒童保險配置,最大的心願是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樂成長,歡迎大家多多溝通交流。


兔子愛大米


佛系?多麼好的一個詞彙。

可以無慾無求,可以與世無爭,可以低欲的去生活,去對待問題處理問題。

這種佛系的人或者佛系的生活,其實也不能說不好。

不願與人打交道,可能偏內向,甚至害羞不知怎麼突破說話的這條界限,也是長期給自己的這種生活模式讓自己變成這種性格。

可以帶你兒子出去旅旅遊,可以跟他聊聊心裡話,傾聽一下他內心的聲音,我相信他內心可能有自己的一個世界,一個小宇宙,說不準還挺多姿多彩。

佛系,無慾無求,在我看來其實挺好。

如果不佛系,慾望太高太大,達不到那種慾望狀態,反而很難受。



那就老蔡咯


看到那麼多的分析,在分析,都是大道理,紙面文章,看看可以,我看還是得抓實際!看具體情況。第一,榮辱感塑造。先讓他獲得榮譽,先從他感興趣的地方入手,注意觀察,他一定有喜歡的東西,事,人等等。找準了,就從那裡開始。目的就一個,只有爭取,只有努力,才能獲得這樣的榮譽。天上不會白給你榮譽。第二,鄙視他,羞辱他,當然,一定有理有據有節的羞辱他,一定不能讓他反駁回來,最好用他自己的價值觀,他自己的那一套說辭否定他,使他要心服口服。目的只有一個,不想落後,不想被看不起,瞧不上,不想做阿斗,那只有刻苦努力才可以辦到,才可以過上被人尊敬的生活。兩個方面相互配合著用,切記,一切都是你有意為之,拿捏好分寸。另外,務必狠下心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