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降级:工薪阶层是否需要一个酒店的常旅客计划?

虽然现在都提倡消费升级,但大家可能都能注意到,我的文章里面,对于酒店的推荐相对航空的玩法来说比较少。很多朋友发现,我更多的时候,推荐的是IHG的一些思路。

原因很简单,便宜,能用起来更超值。当然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给大家推荐酒店。和航空公司的推荐不同,买机票的时候,相对来说大家选择余地比较小。

消费降级:工薪阶层是否需要一个酒店的常旅客计划?

大部分读者里,无论是飞国内四大航还是飞外航,经济舱大家都是挑便宜的买。用亚万1万换亚洲单程的,也别瞧不起买经济舱特价票的,毕竟都是经济舱,体验没什么差别。

两舱呢,大家各显神通用里程去换票,或者是买买特价公务舱机票,其实都还算比较超值。

然而酒店这个,怎么算超值呢?毕竟附加值太多了,比如说早餐、HH、游泳健身、私密空间、延迟退房、房间的面积什么的,部分酒店还可以免停车费。有的人看中,有的人无感,如何权衡值与不值呢?

作为IHG的致悦会员(曾经的致悦大使)、万豪&SPG白金会员、(曾经的)雅高A+白金会员、希尔顿钻石会员、(曾经的)凯悦环球客,我不反对,凯悦、万豪都是不错的酒店计划,只是要注意,这些连锁酒店还是有一些门槛的。

这个门槛在于,你在酒店出行上的可支配收入有多少钱,而你投入在酒店的级别上以后,是否还要继续保级?

举个例子,凯悦环球客的保级政策是55晚的入住,按照每晚600元的房价来计算,保级需要支出33000元人民币。当然,600元你是基本很难住到君悦、柏悦的。如果小李的月薪到手是1.5万元(税前1.8-2万元的收入),那么他月薪中的20%将会贡献给凯悦。

所以,如果你的收入水平在上面这个基准以下,我想还是在考虑一些其他的酒店集团吧。当然,可能你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能够凑到55天的年假。

还有个问题,就是收入到底是多少,才算是“工薪阶层”?

未来的万豪由于有了50晚的入住,所以在没有促销offer的叠加和买分政策的时候,也不是特别推荐硬保。至于希尔顿,现在Match还有着,备一个护身也还好,促销时候买买分不赔本也是可以的。就是保级,要三思。

常旅客向钱看,是一个发展方向。用三星的价格住五星级酒店,今后的机会,可能越来越少了。

所以最近,我重新研究了一下OTA和国内的酒店计划,比如铂涛会,比如,下面是三亚的房价,你们感受一下。

消费降级:工薪阶层是否需要一个酒店的常旅客计划?

当然看到七天,很多朋友会觉得实在是无法入住。稍微提升一些的话,在实际入住的时候,选择稍微中端的一些丽枫,所获得的体验还是要比HIX之类的好一些。

为什么我这么说,因为充值就能到金卡,金卡就能送早餐,房费还能打折。缺点吗,无非就是很多酒店不支持开专票就是了。但最大的优点,其实就是覆盖面实在太广了。

消费降级:工薪阶层是否需要一个酒店的常旅客计划?

再比如,这是我187元临时从携程上订到的酒店,到店后前台小姐姐可能看我人品比较好,给我升了个套房。虽然是老干部风格,但这个面积和价格,我还是很喜欢的。

消费降级:工薪阶层是否需要一个酒店的常旅客计划?

当然,其实这个套房如果直接定,也就是三百多块钱。

在日本的东京,去年年底的一次出游我少定了一晚上房间,最后在到达东京后直接打开携程随便找了个MyStays(可以理解为日本快捷),300多人民币的价格算我捡了个漏。

消费降级:工薪阶层是否需要一个酒店的常旅客计划?

虽然和之前两天入住的东京凯悦都比不了,但这个面积和价格上来看,也算是物超所值了。而且入住的时候CI小姐姐还给了我个小纸片,别误会,是Mystays 的会员卡,住十送一。

同样的,Hotels.com也有住十送一,叠加返利网还有6.5%的返现(IHG部分网站也有返利),给他人订房自己无法累积积分的时候,或者是需要订多间房的时候,其实这样的操作,更超值。

消费降级:工薪阶层是否需要一个酒店的常旅客计划?

所以酒店的玩法,其实很多。量力而行,根据实际收入来进行支出的分配就好。至于出行,虽然酒店和航空体验很重要,但旅游的时候你最大的期待,应该不只是五星级酒店的床和公务舱头等舱那可以放平的座椅吧?

写在最后

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字,穷。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努力多赚钱了。各位有钱的读者也不要diss本文,在评论里面放放路子,大家共同富裕。

*点击阅读原文,我送你一张迈生活的1000里程新户券,消费满199元可以额外拿1000航空里程,现在迈生活有3倍国航的活动,用这个可以抵消一下国航换国泰贬值的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